閱讀54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16年前暴雪宣布了網遊《魔獸世界》 一個網遊神話就此誕生!

"我們來一同回顧2001年9月2日,《魔獸世界》第一次公布時的幕後台前。"

2017年,已經有著13年壽命的《魔獸世界》上線了7.3版本的“阿古斯之影”,此時很多玩家其實早已離開了艾澤拉斯的世界,雖然有時會對這個世界念念不忘,但是也失去了重新回歸的動力;也有一些玩家依然沉浸其中,為了遊戲中的故事、朋友、裝備而終日奮戰。

《魔獸世界》是網絡遊戲發展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款遊戲,不僅影響了全球無數的遊戲玩家,對整個網遊產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在2001年的9月2日之前,這款遊戲還沒有對外公布,當時的遊戲是怎樣的呢?《魔獸世界》的第一次是又如何亮相的?讓我們來一同回顧16年前的9月2日,《魔獸世界》第一次公布時的幕後台前。

預告

上月剛剛舉辦完成的Gamescom科隆遊戲展已經成為了歐洲地區最重要的遊戲展會,每年E3都不會參加的暴雪也在展會期間公布了旗下各款遊戲的新內容或視頻。不過在科隆遊戲展之前的21世紀初,歐洲地區最重要的遊戲展會叫做ECTS,全稱European Computer Trade Show(歐洲計算機交易展)。對於當時依然是以電腦遊戲為主要平台的暴雪來說,自然是一個重要的展會。

暴雪在1999年的ECTS上正式公布了《魔獸爭霸3》

2001年的ECTS確定於當年的9月2日正式召開,而在召開4天之前,也就是2001年8月29日,暴雪向很多遊戲媒體和旗下遊戲相關的Fans站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稱將在9月2日的ECTS開幕日上宣布一款新遊戲。

當時暴雪的《星際爭霸》正在世界範圍內流行,並已然有了職業電子競技的雛形;暴雪北方開發的《暗黑破壞神2》已於2000年上市,大量的玩家在局域網和戰網奮戰;而在2年前的ECTS上正式宣布的《魔獸爭霸3》仍在開發中,還要到一年之後才能正式問世。新遊戲會是什麼?自然引起了無數玩家的遐想。

在《魔獸世界》正式宣布時,《魔獸爭霸3》仍在開發中

在郵件發布的當日,暴雪官方網站上放出了一個預告頁,對新遊戲進行預告,頁麵名【imagination(想像)】,圖片是在一個星球的背景和漆黑的夜幕之下一抹朝陽唿之欲出,配以文字“每個傳奇背後都有一個充滿幻想的瑰麗冒險(In every saga there lies a journey of wonder and imagination)”。

外界也紛紛對這一遊戲展開預測,一些玩家希望是《星際爭霸2》,另外一些玩家則希望是《暗黑破壞神》的新作,甚至有業內人士從前id Software員工John Cash離職加入暴雪這一跡象分析出暴雪可能將要公布一款FPS遊戲。

除此之外,技術人士和黑客們則對預告頁麵的提示進行破解,對圖片進行臆測,以期能夠發現一些有關新遊戲的蛛絲馬跡——幾年之後,當暴雪再次以預告的形式對《暗黑破壞神3》進行預熱的時候也再次上演了這一場景。

在這些預測中,一些權威媒體都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星際爭霸2》——《魔獸爭霸3》已經公布尚未問世,《暗黑破壞神2》剛剛發售一年尚需要玩家消化且戰網正是如火如荼,隻有1997年發售的《星際爭霸》遲遲未有新作工作。

麵紗

不過一封提前外泄的暴雪內部郵件則打亂了人們的預想。這封郵件的主題便是關於暴雪即將在ECTS上公布的新遊戲,而這款新遊戲的名字並不是《星際爭霸2》,而是叫做《魔獸世界》——實際上在2年之後,《星際爭霸2》的開發才提上日程,而遊戲分作三部曲正式發售則要在更久遠的時間了。

根據這封以官方口吻寫的新聞郵件介紹,《魔獸世界》是暴雪基於《魔獸爭霸》係列背景所開發的網絡遊戲,“具有驚人的3D圖形和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允許數千名玩家一起冒險。遊戲允許數千名玩家一起冒險,並在史詩般的情節中深入熟悉的土地,與外域歸來的傳奇英雄一起展開冒險之旅”。

可以想象的是,這則內部郵件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部分玩家質疑其真實性,畢竟當時《魔獸爭霸3》已經公布數年還未發售,暴雪同時開發兩款“魔獸爭霸”題材的遊戲可能性並不大;而另外一些半信半疑的玩家則對暴雪放棄單機遊戲的巨大市場而去開發一款網絡遊戲表示不解和不滿——畢竟在當時,網絡遊戲的市場份額還非常小,遠未像今天這樣壯大。

郵件泄露的8月31日當天,暴雪放出了名為“Dawn”的預告頁,在晨曦籠罩的遠山下寫道:“揭開黑暗的麵紗迎接新的黎明(As the veil of darkness gives way to a new dawn... )”。這個時候,從預告頁的奇幻畫麵風格上幾乎可以猜測暴雪即將公布的遊戲很有可能就是泄露郵件中所提到《魔獸世界》。

當晚,遊戲網站Bluesnews發現暴雪已經注冊了worldofwarcraft.com的域名,而該域名直接跳轉到暴雪新公布的這個預告頁——這幾乎給質疑之前內部郵件真實性的討論畫上了一個句號,《星際爭霸》和《暗黑破壞神》愛好者對此失望不已,而《魔獸爭霸》的玩家們更希望暴雪能讓已經公布了4年的《魔獸爭霸3》能早些麵世,而不是同時開發兩款魔獸遊戲。

9月1日,名為“Discovery”的第三個預告頁上線,陽光的映照下,“重新發現古代世界和永恒的危險(Ancient worlds and timeless dangers are rediscovered... )”。盡管發布會還沒召開,但是內容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不過在當時的網絡遊戲市場遠沒有今天這樣火爆,因此並沒有太多人期待這款魔獸題材的網遊。

歐美的網絡遊戲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前後的MUD,之後在1996年誕生了世界第一款3D圖形網絡遊戲《子午線59》。在之後,1997年誕生的《UO(網絡創世紀)》、《EQ(無盡的任務)》和來自韓國的《天堂》等網遊都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不過相比傳統的電腦遊戲和主機遊戲行業還隻是很微弱的一個市場,直接幾年之後《魔獸世界》在全球流行之後整個市場才變得蔚為可觀。

亮相

9月2日,ECTS 2001正式開展。當天中午受暴雪邀請而來的媒體記者和嘉賓雲集在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的報告廳前,等待暴雪新聞發布會的召開。

12時15分,大門正式開啟,記者和嘉賓們魚貫而入,迎接他們的是暴雪全球營銷副總裁比爾·羅伯(Bill Roper)熟悉的身影。相比暴雪三位創始人的低調,作為營銷負責人的羅伯一直十分活躍,頻繁出席於各大遊戲展會和社交場所,是媒體記者和遊戲玩家最常見到的暴雪高層。

對於之前的所謂內部郵件泄露事件和三次預告,坊間便猜測是其親自策劃的一場營銷,借星際和暗黑等遊戲的人氣來吸引人們的眼球,以及對暴雪這款新遊戲的關注。

發布會很快開始,比爾·羅伯走上講台,以渾厚的男中音向與會的眾人介紹發布會的主題。在回顧了暴雪以往在《魔獸爭霸》以及《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三款當家遊戲過去的輝煌成績後,發布會進入主題——暴雪曾經承諾的網絡遊戲。在羅伯的介紹下,現場的大屏幕隨即開始播放早已準備好的《魔獸世界》宣傳視頻。與2004年正式公布時的宣傳視頻相比,這段頗具寫實風格的視頻雖然略顯粗糙,但是依然給現場的觀眾帶來震撼。

真容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和雄渾的配音,《魔獸世界》正式公布。盡管在現場的多數人在發布會之前都已經通過各種途徑知曉了這個消息,但是四下依然傳出一些驚唿聲。

隨後羅伯又開始介紹一段遊戲內的錄製視頻。和宣傳視頻不同,這段視頻完全由工作人員利用試玩版的遊戲錄製而成,展示了絢麗的遊戲場景和兩個可控製的種族:人類與獸人之間捉對廝殺以及與豺狼人、骷髏等怪物戰鬥的場景。

Roper公布暫時確定的新種族有三個,除了人類與獸人之外還有牛頭人,一個牛頭人身的物種——牛頭人薩滿的形象在之前的宣傳視頻中業已亮相,但是在這段錄製的視頻中僅僅隻是亮相,並沒有太多的資料。

暴雪人才招募營銷人員Dave Wilson在2015年曾經在在twitter上曝光過一些《魔獸世界》的原始開發遊戲畫麵,其中透露的一些細節表明實際上在這個階段亡靈、矮人和精靈三個種族也已經有了建模,但是此時並未向外界公開。

Dave Wilson公布的2000年的《魔獸世界》種族模型

此時包括獸人、豺狼人在內的一些模型和正式公布時都有很大的不同,而遊戲界麵更是與暗黑2一脈相承,直到Alpha測試時期的版本才有所改變。Dave Wilson在2015年公布的圖片中也可以看到在1999年最初版本的《魔獸世界》項目中實際是使用了《魔獸爭霸3》的引擎製作的,但到正式公布和上市時美術風格等方麵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而從2001年暴雪公布的第一批遊戲畫麵也可以看出,《魔獸世界》初期的遊戲界麵、裝備係統和戰鬥模式也都十分接近《暗黑破壞神2》。

《魔獸世界》第一批遊戲畫麵展示的裝備係統

當天的發布會還有試玩環節,暴雪在甫一公布之際便在現場準備了3台裝有遊戲內部測試版的電腦供記者試玩,而為記者們提供試玩幫助的是《魔獸世界》開發團隊成員馬克·克恩(Mark Kern)。克恩之前曾經擔任過《星際爭霸》的助理製作人和《暗黑破壞神2》的製作人,在《魔獸世界》開發的過程中他也是製作人,是初期非常重要的一名成員。

發布會後,一些媒體也對《魔獸世界》進行了報道

根據當初參與試玩的媒體人員的報道,可以了解到試玩的內容:進入遊戲後可以領略西部荒野的風光——此時卡利姆多大陸的地圖還沒有開發完畢,艾澤拉斯也僅僅完成了一些低等級區域的地圖設計,因此試玩版本主要在西部荒野、暮色森林和荊棘穀幾個地圖。這個區域並不大,因此試玩者的體驗主要是體驗遊戲的基本操作和打怪,同時做一些簡單的任務。

當初參與試玩的記者還在啟動界麵發現了Battle.Net的背景登錄框,說明暴雪將遊戲與戰網緊密結合的想法早在設計之初便已經有了,但是在2004年上市的時候暴雪取消了這個計劃,直到多年之後暴雪才實現了用戰網統一管理所有遊戲的設想,與Activision的合並也得以讓《命運2》等遊戲加入了戰網平台。

探索

發布會結束之後,《魔獸世界》開始被媒體和玩家所關注。第二年,暴雪發售了《魔獸爭霸3》,並在次年發售了《魔獸爭霸3》資料片“冰封王座”,而這款作品也很快成為了世界流行的即時戰略遊戲,讓更多的玩家開始了解“魔獸”的故事,也讓《魔獸世界》有了更大的粉絲基礎。

2004年聖誕假期,《魔獸世界》正式發售,並很快成為最流行的網絡遊戲,用戶數巔峰時期達到1200萬,曆經10餘年依然擁有龐大的玩家群,不過無論遊戲的係統還是故事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遊戲之外,《魔獸世界》所建立起來的文化影響也讓相關的電影、周邊等衍生品備受關注,堪稱商業上最成功的網絡遊戲。

不過當初在發布會上宣布了《魔獸世界》的比爾·羅伯並沒有等到遊戲的發售就已經離開,2003年羅伯離開了暴雪創立了旗艦工作室(Flagship Studios)並擔任CEO的工作。雖然是營銷出身,但是他的合夥人還包括當年開發了《暗黑破壞神》係列的暴雪北方工作室三巨頭Max Schaefer、Erich Schaefer、David Brevik,他們共同開發了一款新遊戲《地獄之門:倫敦(Hellgate: London)》,但最後迎接他們的是一場慘烈的失敗。

《地獄之門:倫敦》從備受關注到最終的失敗,也讓人唏噓不已

發布會上協助記者們試玩的製作人馬克·克恩在《魔獸世界》上市不久後也和擔任《魔獸世界》美術主管的William Petras在內的9名暴雪員工一同離開了暴雪並創立Red 5工作室。在之後8年的時間裏,他們所開發的《火瀑(Firefall )》曆經坎坷,最終也沒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克恩一度十分積極地參與一些遊戲行業組織與活動,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太空題材的RPG《Crixa》。

因為《魔獸世界》懷舊服的事件,Mark Kern去年與暴雪總裁見了一麵。

(在《魔獸世界》的遊戲中有一件31級的藍裝克恩印記(Mark of Kern),即是暴雪為Mark Kern而加入的一個彩蛋,現在依然也還在遊戲之中。)

在《魔獸世界》成功之後,暴雪也在2007年宣布了一款“下一代MMO”:《泰坦(Titan)》,這個名字也是魔獸世界觀中的創世神,從中可以看出暴雪希望用這款作品超越《魔獸世界》的雄心。

在《魔獸世界》正式發布之後,無數宣稱要打敗《魔獸世界》的挑戰者铩羽而歸,但暴雪最終也沒能完成這個任務——7年之後,暴雪最終正式宣布取消這款耗費了大量人力和財力的遊戲的開發。雖然之後暴雪利用一些泰坦的遊戲元素,開發了一款名為《守望先鋒》的團隊射擊遊戲並在市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但是想必今日依然會對《泰坦》的失利唏噓不已吧。

做出超越《魔獸世界》的“下一代MMO”——《泰坦》沒有做到,會有其他人能做到嗎?暴雪是否還會再做一次嚐試呢?這著實也是一件讓人頗為期待的事情。

最後更新:2017-10-19 01:55:35

  上一篇:go 魔獸7.3劇情圖拉揚和奧蕾莉亞夫婦登場 PAX West玩家COS神還原
  下一篇:go 魔獸這些年,聯盟與部落間的博弈從未停止過,這究竟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