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百億大單頻發 上市銀行融資衝刺“補血”

上市銀行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的步伐從未停歇。進入11月不到十天,6家上市銀行紛紛發布融資公告。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兩家大型銀行以及無錫銀行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共計完成募集760億元,用以補充二級資本。另外,南京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的融資方案也在本月初先後獲得監管部門審核。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上市銀行不僅較多百億級的融資規模頻繁,而且“補血”渠道多樣,其中包括6例非公開發行股票、9例二級資本債券、9例可轉債以及4例優先股。

融資規模多百億大單

11月8日,工行發布公告稱2017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一期已於近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完畢。據了解,此次債券發行總規模為440億元人民幣,募集資金用於補充該行的二級資本。而工行在10月2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該行擬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券的規模達880億元。

此前11月2日,中行發布公告表示該行於2017年10月31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為30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發行完畢。據了解,中行擬在2018年末前發行不超過600億元的二級資本工具。

進入11月,不僅發行工作得到了快速進行,而且監管層的審批也密集起來。南京銀行、招行、北京銀行的定增申請獲批,合計規模逾650億元。

11月3日南京銀行公告表示,140億元的定增方案獲得證監局批準;11月6日,招行275億元規模的境內優先股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同日,北京銀行239.8億元的定增申請獲得證監會的核準。

此前10月就有7家銀行的百億元大單擬發行以及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核,累計規模達1600億元,頻率與規模超過今年之前的月份統計。其中,建設銀行600億元優先股、江蘇銀行200億元優先股、上海銀行200億元定增、杭州銀行100億元定增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或批準。

實際上,多家上市銀行的融資可行性報告表示,隨著各項業務的穩健快速發展和資產規模的不斷提升,其資本充足水平將仍有可能下降。

對於今年以來上市銀行融資計劃的明顯增多,太平洋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董春曉表示從監管政策和銀行業務需求兩個角度考慮:“既要滿足監管的要求,也要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在保證資本充足率等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的基礎上,還要有足夠的資本來支撐自己業務的擴張速度。”

從監管角度看,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資本管理辦法》提出資本充足率監管新標準,大幅提高了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監管的要求,同時設置了明確的達標期限和過渡期安排,要求商業銀行2018年末資本充足率達標。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從2013年逐步實施新巴塞爾協議,是每年逐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那麼對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也是逐步提高的。

另外,今年以來實施宏觀審慎評估體係(MPA)從資本和杠杆、資產負債等七個方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自我約束和自律管理,以及一些類規範銀行同業理財、委外業務的監管政策的疊加,銀行麵臨建立長效資本補充機製和資本有效使用機製的問題。

多渠道“補血”

今年“強監管”背景下,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增大。銀監會公布的二季度監管指標顯示,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呈下降態勢。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商業銀行加權平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4%,較上季末下降0.15個百分點;加權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2%,較上季末下降0.16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16%,較上季末下降0.1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上市銀行融資方式明顯增多,銀行外源性的補充資本金渠道,除了發行普通股,發行優先股、發行資本債券外,發行可轉債越來越成為銀行的選擇。

記者統計發現,選擇可轉債融資的銀行多為股份製銀行和農商行,包括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常熟銀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以及張家港農商行在內,累計擬發行可轉債規模高達2000億元規模,其中,浦發銀行與民生銀行的規模最大,均為500億元。而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可以用於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隻有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才能算在核心一級資本,因而必須發行普通股才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外可轉債轉股後也可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要等待轉股。定增無疑是最便捷的,但定增是有限製的。”董春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對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作出諸多約束,從而客觀上促進了可轉債的發行。

上述監管要求對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另外對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而於發行可轉債的融資則不受此期限限製。

記者統計顯示,今年有4家銀行選擇優先股融資規模合計逾1000億元,而選擇定增的6家上市銀行,擬融資規模合計也才達1000億元。

選擇二級資本債券融資的銀行,大多數為大型銀行和股份製銀行,規模較大。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以及無錫銀行,均已發行完畢,合計發行超2000億元。

今年7月20日,銀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上述《決定》要提到了優化中資商業銀行募集發行債務、資本補充工具的條件。而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則表示,銀行通過募集發行次級債和其他資本補充工具,及時補充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原標題:百億大單頻發 上市銀行融資衝刺“補血”)

最後更新:2017-11-12 01:48:49

  上一篇:go 2分鍾售出10億!爆款基金頻現 時來運轉還是馬太效應?
  下一篇:go 可轉債密集麵世 催生A股獲利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