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智造”東風席卷 行業大咖籲機電業抓機遇謀轉型

作為工業體係的核心產業之一,機電產業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工業4.0時代的到來,機電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成為了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新一輪產業升級的製高點,“技術立業”也由此成為許多機電企業謀求發展的新思路。

4日,“中國智能製造機電裝備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來自機械工程、自動化、投資等不同領域的學術及行業大咖就“智能製造與機電產業發展”主題開展高峰對話,深入探討機電產業在“智造”背景下的轉型發展之路。

“智能製造給整個機電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潘柏鬆看來,在工業4.0時代,機電產業在成套裝備,單元裝備以及軸承、液壓元件等基礎件方麵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希望更多有誌青年能加入到機械裝備製造業的創新大軍中來。”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劉振宇同樣對“智造”潮流頗為看好。“現如今,我們正處於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交匯的時期。這個曆史交匯點對於機電行業來說大有可為。”劉振宇說。

如何把握這一發展機遇?劉振宇認為,機電行業要把握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此外,他還強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技術要與機電裝備設計製造技術深度融合,解決機電裝備研發的技術瓶頸問題。

與機電領域學術大咖不同,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杭州代表處首席代表項茹冰從投資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智能製造實際上是工業化與信息化技術不斷迭代的過程,這其中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運用好資本力量,使智能製造產業落地,實現轉型升級。”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驅動整個機電產業的變革,而在此過程中,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如何實現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也成為該產業轉型需要麵對的課題。在當天論壇的高峰對話環節,專家們還就如何開展產學研合作進行了討論。

劉振宇提出充分發揮高校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領域的智力優勢,通過科研項目合作、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人才培養等多種形式開展機電行業智能製作產學研合作的建議;潘柏鬆則唿籲建立知識價值的評估機構;而在項茹冰看來,在技術產業化過程中,運用資本的力量進行判斷和有效嫁接至關重要。此外,浙大中控高級副總裁張伯立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據悉,“中國智能製造機電裝備高峰論壇”由浙江省機電行業協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主辦,浙商總會新媒體委員會協辦,浙江資本與產業發展聯盟、機電之家網共同承辦。

最後更新:2017-11-04 22:03:46

  上一篇:go 中國官方:反不正當競爭法將有助於遏製“雙十一”惡意刷單等行為
  下一篇:go 中國企業持續看好古巴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