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2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廣州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 政協委員唿籲把支持政策落實落地

廣州民間投資增速在2015年達到峰值35.8%後,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到2017年1-9月,首次出現負增長。

房地產依賴度過高

1月12日,廣州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各界別委員代表座談會召開。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提交的材料顯示,近兩年廣州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從2016年1-3月的31.4%,2016年1-4月的15.7%,2016年1-12月的5.3%,2017年1-6月的0.3%,到2017年1-9月的-1.5%,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相應的,2017年上半年廣州民間投資增速明顯低於全國(7.2%)和廣東省(13.4%),也低於部分珠三角城市(深圳23.5%、佛山22.3%、東莞5.2%、珠海14.6%),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也不斷降低。

廣州市明道燈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水河表示,廣州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與主觀上的民間資本信心不足有關,也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房地產業依賴度過高有關,需要引導民間投資進行結構性調整。

從2017年上半年數據看,廣州市民間投資房地產占73.53%,批發零售業占5.45%,製造業占5.38%,僅這三個領域的投資就達85%左右。

而在以上三個主要領域裏,實體經濟領域又進一步加速下滑。2016年廣州民間投資的批發和零售業下降19%,製造業下降18.4%,到2017年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投資下降29%,製造業投資下降達40.6%。

在11日舉行的大會發言環節上,廣州市政協常委、民建廣州市委員會兼職副主委黎名準同樣表達了對民間投資增速下降的關注,“廣州不差錢,但是民營資本沒有投向本地的製造業。如何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創新市場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劉水河還表示,工商聯的調研表明,由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等原因,民間資本投資傳統產業意願不強;廣州營商環境改善速度落後於一些江浙城市,過去的優勢正在逐步削弱;“非禁即入”原則實際落實並不理想,即便是現已開放的民間投資渠道也“通而不暢”。

“比如,吸引民間投資參與PPP項目方麵門檻過高,財政部2017年2月發布的季報顯示,全國民營企業簽約PPP項目占比39%,但2016年廣州約為7%。而在辦醫辦學等社會事業方麵,民間資本進入缺乏指引,實操難,近4年來,廣州衛生和教育等行業的民間投資占比均在1%以下。”劉水河說。

委員:把支持政策落實落地落細

民營經濟對廣州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民營經濟創造的GDP占廣州全市四成,貢獻就業崗位占比五成,稅收占比三成。2017年9月,廣州市召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並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出台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幹措施》。

若幹措施共有20條具體條款,因此也被稱為“廣州版”的“民營經濟20條”,並細分為83項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資資金原則上不投入到經營性項目之中,以降低其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工業用地可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實施優秀民營企業家選拔和輪訓工程;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製,每年麵向社會資本推出一批公私合營項目等。

1月11日,廣州市長溫國輝向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被列為2018年“狠抓落實”的工作之一。報告指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0條,強化產權保護,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暢通民間資本進入渠道。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政府部門要用真心、謀真招、出真力,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黎名準建議,製定民營經濟20條的相關配套政策,有針對性地將引入民營資本進入創新市場的方向列入政府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甚至可以以“三年行動計劃”的形式推進落實。此外,還需落實先行先試的載體,跟進相關鼓勵政策的執行效果,定期檢討,務求將相關政策用足用好,並形成切實可行的推廣方案,打破原來政策和執行兩張皮的現象。

劉水河則建議,要在全麵推動廣州“民營經濟20條”落實落地落細方麵下功夫。比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麵,建立市、區兩級統籌協調機構,實施靶向招商,以股權投資、優惠的回購政策等吸引優質民營企業遷入等等。

在這方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也做了相應安排,報告提出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出台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創建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城市。對接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推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模式。

最後更新:2018-01-13 17:21:46

  上一篇:go ING:美聯儲2018年升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下一篇:go A股正形成整體性底部 積極挖掘跌出價值的小公司(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