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魔獸
彭博:微信在中國已成金融交易平台,安全性存疑
全文總計1795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鍾
微信
微信在中國已經無處不在,現在也被應用到了金融交易中。中國的交易員使用微信個人賬戶執行各種交易,獲取信息。但是在多數發達市場,監管部門要求保留交易記錄,禁止使用即時通訊應用,並對違反者進行處罰。另外,微信聊天群裏存在虛假信息,會對投資產生影響。現在,對衝基金等投資公司對於從微信傳出的信息要進行小心確認。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中國,銀行家和交易員在交易時不再隻是使用手機或者發送郵件,現在還能使用微信。
全球其他國家的監管部門可能會禁止金融行業使用私人消息應用,但是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微信得到了廣泛使用。在規模為11萬億美元的中國債券市場,從業人員可以使用微信和QQ上的個人賬戶完成一切交易,從發布研究報告到征求訂單。微信和QQ均屬於騰訊控股公司旗下應用。
微信成為金融業交易平台
盡管使用社交媒體開展業務並不違法,但是多數發達市場的監管部門要求保留交易記錄,這就是中國擁抱新技術時會遇到的問題。香港的一名銀行家對此深有體會。上周,他因為使用微信和手機接受入市指令遭到了香港證券監管部門的處罰。
交銀國際控股公司駐香港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中國金融市場使用社交媒體工具是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話雖這麼說,但是在執行任何交易期間使用微信,肯定存在風險,因為微信賬戶基本上是個人的,不受監管,”他表示。
有銀行家稱,中國確實出台了保留消息記錄的政策,但是當涉及微信或QQ的通訊時,還不清楚這一政策的執行力度。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網站顯示,該協會要求銀行間市場的經紀人保留“即時消息記錄”至少三個月。
全球逾30億人使用即時通訊應用
大陸的交易員在微信或QQ上建群分享研究報告和相關消息,但是也在散播傳聞。有分析師稱,今年6月,銀行試圖出售萬達集團票據的消息在微信群裏傳播,拖累萬達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大跌。萬達隨後辟謠稱,這是虛假傳聞。
“和打電話相比,微信和QQ在聯係人時更方便,”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COO王鳴稱,“如果你想借錢或放款、購買或出售特定債券,隻需把它發到群裏。當有人感興趣時,你們就可以私聊。”
王鳴稱,他的公司沒有製定保留交易前通訊記錄的規定,但是出於記錄方麵的考慮,員工應該盡量不要在公司電腦上使用個人微信或QQ聊天。他說,任何在個人手機上發生的交易都不會被公司跟蹤。
微信債券
多位國有銀行、商業放款人以及小型證券公司的債券交易員和銀行家透露,在中國,通過個人消息交流購買債券的細節一般是被允許的,包括價格、規模以及條款。
中國央行和證監會尚未就金融行業使用個人消息應用置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尚未置評。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示無法立即發表置評。
中國大陸不是唯一使用個人消息應用分享金融新聞和信息的市場。在中國台灣,移動聊天應用Line在市場從業人員中備受歡迎。韓國金融行業使用消息服務KakaoTalk。Facebook旗下WhatsApp則在印度交易市場得到廣泛使用。
虛假信息
但是對於發達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私人消息應用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香港對衝基金深藍全球投資有限公司(DeepBlue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正在擁抱微信,把它作為快速獲得中國大陸相關新聞的一種工具。不過,深藍全球投資創始合夥人王子贇表示,在確定信息可靠性上,他們必須非常謹慎。 香港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亞洲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吉姆·文尤(Jim Veneau)對此深有同感。“我們會從所有來源獲取公開信息。如果它們能影響了我們的投資,我們就必須研究它,”文尤稱,“問題是,始於聊天室裏的傳聞也會影響我們的投資。”
騰訊尚未置評。
上周並不是香港監管部門首次因為使用微信保存記錄暫停銀行家的從業資格。今年3月,一名客戶經理因為同樣的原因被暫停從業資格6個月。今年初,投資銀行傑富瑞前銀行家因為在WhatsApp上分享機密數據被英國監管部門罰款。與此同時,多數華爾街銀行據稱已經製定了政策,防止個人消息應用在金融行業大行其道之際出現未受監控的通訊。
不過,德意誌銀行已經禁止員工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短信和WhatsApp等消息應用,以支持其合規標準。
星展集團控股公司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克利福德·李(Clifford Lee)表示,當出現爭議時,多數銀行家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重視通信監管規定。“未經官方監督或記錄媒介完成的交易確認可能會引發問題,”他表示,“可能現在沒那麼明顯,隻是因為目前的市場勢頭強勁。”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編譯 |簫雨
責編 | 劉考坤
最後更新:2017-10-16 20: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