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
魔兽
微信好友3千,我却更孤独了
每一个装睡的人都期待被唤醒
点击播放
GIF/104K
01
前段时间,同学群里有人提议说大家好久不见,不如找个时间聚聚。
一时,响应的人颇多,大家都举手报名参加。我想着毕业也十几年了,确实有很多朋友相隔多年未见,实际上长成什么样,胖了瘦了并不知情。于是,我也报了名。
离聚会还有一天时,我莫名地开始紧张,聚会时穿什么衣服好呢?要不要带点礼物给大家?见到大家说些什么好呢?我们要聊点什么呢?我甚至像要出远门似的,提前看了天气预报。
终于到了聚会那天,由于事先在朋友圈见过,大家一见面都认出了对方,热情地拥抱握手。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大家开始了各种拍照,先是美食,然后自拍、合影,发群里,再各自刷朋友圈。
桌上美味佳肴,而每个人都捧着手机不时在群里互动着:你看你的样子笑起来好傻;你这件衣服拍照挺上镜;你看他的肚子啊像个孕妇。
大家头也不抬地在群里回应着,调侃着,群里煞是热闹,而面前的那些菜却从热腾腾变成冷冰冰。
我们那么辛苦地等了几个星期,大家绕了大半个上海好不容易见了面,却依然是在微信里聊着天。
有人说,微信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却把朋友变成了网友。当我们习惯在朋友圈了解对方的动态时,我们是孤独的。
点击播放
GIF/104K
02
微信刚开始盛行的时候,我们联系到了很多失联已久的同学、朋友。久别重逢的感觉让我们慨叹,因为微信,我们又见面了;因为微信,我们走得更近了。
我们在群里聊着过往,抢着红包,嬉戏着,久违的亲切。然而,也就那么一瞬间,群就渐渐沉默了,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偶尔扔个红包,会炸出几个人,却依然不说话,默默地抢好红包继续潜水。
自从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我们已经不太习惯面对面聊天。有些人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见了面却常常冷了场,尬聊。
曾听过这样的对话:
A:啊,你什么时候换工作了?我怎么不知道?
B:我不是发过朋友圈吗,我记得你还点了赞。
A:我每天都一一点赞,其实那么多消息,来不及细看。
B:......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微信绑架了,我们已经习惯微信上的问好、聊天、再见。我们每天都聊着,在朋友圈相互点赞,而实际上我们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
记得有篇文章说,有个女孩爱上了微信好友里的一个男孩,那个男孩非常体贴,每天早上向她问好,每天晚上和她道晚安,会问她冷不冷,有没有吃饱。她们俩两年就这样谈着恋爱,从没见过面,后面女孩决定真的约出来见一面后,才发现她完全不能适应。
她爱上的其实只是她微信里的那个人,那个人的样子、个性、说话的语气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和实际的那个男孩没半点关系。
微信通讯录和朋友圈喧嚣的背后是无尽的寂寞。
点击播放
GIF/104K
03
“当我们哭泣时,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信息。”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曾这样描述社交网络与人的关系。
我们的朋友圈看似热闹不已,而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是一个用滤镜、美颜、面具粉饰过的自己,当我们真的想哭泣时,是不会发在朋友圈上。因为很少有人能真的给你肩膀,大家只会给你发一个拥抱的图标,仅此而已。
自从做了公众号后,我的微信好友爆增,每天都有很多陌生人加我。不是公众号编辑,就是公众号运营,还有广告商。
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上、下班在地铁里刷,等红绿灯也刷,我把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用在了微信上,分秒必争。
我还加入了多个公众号写作群,每天微信群里有好多信息,红红的圆点看得强迫症的我难受,不得不一个个点开删除。朋友越加越多,而我却越来越不屑于发朋友圈,第一次发朋友圈时的兴奋、期待与紧张早已找不到。
朋友圈越来越拥挤,仿佛一个大迷宫,我怕不小心走丢了自己。
前两天有朋友说要聚餐,我查了下天气预报,显示橙色雷电预警。我说,天气不太好,我不去了。
大前天,前同事说要聚会,我一查地点,坐地铁来回要三个多小时。我说,路太远了,不太方便,你们聚吧。
每次发完消息,我就感觉轻松了,不紧张了。
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怕和人面对面地聊天,我怕大家坐在一起却不知道聊啥,我怕把酒言欢之后是更深的寂寞。我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和人交往,我只愿意在朋友圈上为朋友点赞。
我的微信好友3千,却找不到人一起喝茶聊天,我越来越孤独了。
最后更新:2017-10-25 1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