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魔獸
新三板縮容拐點悄然而至 大整改下摘牌掀小高潮
整改、摘牌、轉板,監管趨嚴掛牌企業也在各謀出路。近期新三板負增長拐點已來臨,迎來曆史上首次縮容。從摘牌原因來看,除卻因IPO及被並購之外,業績變動、融資需要、公司發生重大變動、監管處罰等也是企業選擇退市的重要誘因,2018年新三板退市率將會繼續上升。在遭摘牌的掛牌企業中,私募的黯然離場也讓市場一片嘩然。伴隨著以中科招商為首的五家私募機構的摘牌,掛牌私募快速擴容的時代正式宣告落幕。
大整改背景下 2017年摘牌掀小高潮
據粗略統計,2017年共有694家掛牌公司從新三板摘牌,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新三板退市企業僅56家。2017年摘牌數較2016年增長11倍多。新三板負增長時代已來臨,迎來曆史上首次縮容。
一年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突破了10000家。而一年後的現在,新三板公司逾600家公司退市創下曆史新高。
從摘牌原因來看,除卻因IPO及被並購之外,業績變動、融資需要、公司發生重大變動、監管處罰等也是企業選擇退市的重要誘因,2018年新三板退市率將會繼續上升。
2017年開年第一周,共有景域文化等11家掛牌公司宣布擬申請終止掛牌。摘牌理由是清一色的“公司發展戰略需要”。到年底,掛牌公司主動摘牌還在繼續。但與以往“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等模煳式摘牌理由不同,已有多家掛牌公司直言“摘牌原因是為降低運營成本……”
同年12月8日,久江科技(834789)宣布擬申請終止掛牌。理由說得很明確,“根據久江科技目前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全體股東一致認為公司短期內無法在資本市場達到融資目的。為降低公司運營成本等擬向股轉係統申請終止掛牌。”
擴容高速期已過 私募整改大幕拉開帷幕
在遭摘牌的掛牌企業中,私募的黯然離場也讓市場一片嘩然。伴隨著以中科招商為首的五家私募機構的摘牌,私募時代正式宣告落幕。2016年5月份,股轉係統發布《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已經掛牌的私募必須按照新八條進行為期一年的整改。
2017年10月27日,股轉發布最後通牒,在提交核查報告後,不符合規定者將摘牌。截至12月28日,中科招商、達仁資管、銀紀資產、富海銀濤和擁灣資產5家私募機構被強製摘牌。
終止掛牌原因為管理費和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比例不足80%。根據2016年淨審計的財務數據,中科招商管理費和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比例為41.39% 。
2015年年底,PE蜂擁而入新三板,隨後監管層及時叫停了PE機構的掛牌行為。2016年5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在現行掛牌條件基礎上,對私募新增了8項掛牌條件。其中,第一項是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第五項要求,創業投資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20億元以上,私募股權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2015年,新三板企業全部股權融資1100多億元,其中私募機構占據重頭,僅九鼎集團和中科招商合計超過200億元規模的定向增發,就占市場總融資額的近20%。其中,手握巨資的中科招商,在2015年股市震蕩期間,通過旗下的投資平台等,對A股二級市場上市公司進行大筆買入,並迅速舉牌。有市場分析稱,中科招商當時以40億元左右的資金,舉牌了10多家上市公司,且大多為市值40億元及以下的小市值公司,殼股特征明顯。
優質企業外流轉板潮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擬IPO公司也選擇了摘牌。2017年12月7日起,京華信息正式從新三板摘牌。理由是,未來擬籌劃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股權機構及業務發展戰略均可能進行相應的優化調整,本次摘牌是為了提升上述工作效率並同時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鍾近日表示,深交所將積極推進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加強不同層次市場間的有機聯係,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
此消息再次振奮新三板市場。新三板轉創業板已有先例。2009年至今,累計已有24家新三板公司成功登陸A股。自2016年以來,發行速度遞增,IPO堰塞湖壓力有較大緩解,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相對優勢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預期提升,也是符合邏輯的。
從整體情況來看,已轉板企業在2017年的資產總額共131.09億元,占新三板的0.42%;營業收入總額為66.92億元,占新三板的0.70%;淨利潤總額為8.04億元,占新三板的1.50%。
風格上,已轉板企業更加穩定,而擬IPO的企業則活力十足,成長迅速,也是各有特色。以平均水平作為一個參考標準的話會看到,如果公司有7億元左右的資產規模、3.5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以及4000萬元左右的淨利潤,似乎更容易登陸主板市場。
(原標題:新三板縮容拐點悄然而至大整改下摘牌掀小高潮)
最後更新:2018-01-03 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