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魔獸
即便在華建廠,特斯拉也恐迎來喜憂參半的新挑戰
在雙積分政策落地之前,人們還在為自主品牌能否有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而議論紛紛,而當在政策終於在9月29號被正式推出之後,人們終於能為自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稍稍鬆口氣。
然而在時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隨著《華爾街日報》一條新聞的公布,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又要迎來新的挑戰。
10月22日,據《華爾街日報》披露,特斯拉已與中國政府在上海達成協議,將在上海自貿區建設生產設施,根據新工廠協議生產的汽車仍將麵臨25%的關稅。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華啟動規模近500人的校招以及特朗普11月8日訪華的消息也紛至遝來,它們的矛頭似乎都紛紛指向特斯拉在上海建廠這件事。
而一直以來,關於特斯拉入華的消息幾乎沒有停止過,就在四個月前,特斯拉中國區就曾對外發布公告表示過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的可能性。可以說特斯拉對於中國新能源市場這塊蛋糕已是覬覦許久。
從過去對於電動汽車的補貼到如今雙積分政策的落地,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地發展,中國新能源市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已經累計推出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46%。
麵對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在上海自貿區獨資建廠這件事對於特斯拉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特斯拉可以保證自身相對獨立地位和知識產權,雖然在華獨資建廠將失去免除25%進口稅的機會,但仍可省去從美國到中國的運輸成本。不僅如此,對於特斯拉提高產能也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特斯拉的低產能幾乎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三季度隻交付了260輛Model 3,如今還有40多萬台訂單等著消化。雖然無法立刻緩解,但從長遠角度考慮,在中國增建工廠對於其提高產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不僅特斯拉對中國新能源市場虎視眈眈,中國的消費者對於特斯拉這個新奇之物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從去年特斯拉的表現我們就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
2016年特斯拉總收入超過70億美元,其中在中國的收入總額就超過了10億美元。即使其目前旗下的產品在華價格居高不下,但仍然有許多消費者願意為之買單。
當特斯拉在中國建廠以後,麵對其產品力與低探的售價,特斯拉將會以更親民的姿態出現在消費者麵前,更何況在未來隨著model3的加入,中國的潛在客戶將被迅速挖掘。
在前往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這條路上,許多外資車企紛紛選擇了與國內自主品牌“聯姻”的道路,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雙積分政策的來臨。
但如果特斯拉進入中國不僅不需要擔心雙積分政策的束縛,反而還能夠憑借這個政策在國內大賺一筆。
從2009年到2015年底,特斯拉利用了加州零排放汽車積分交易政策(ZEV),獲得約為5.34億美元的收入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而中國的雙積分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參照了美國加州的相關政策,因此進入中國的特斯拉很有可能依然獲取一筆不小的費用。
當然以上所說的這一切都建立在特斯拉能夠以獨資身份進入中國的前提下。但目前來說,特斯拉能否在中國建廠,如果建廠將以合資還是獨資的身份出現,這一切還都是一個未知數。
自從“以市場換技術”的合資模式開始,我國對外企投資汽車業務一直有著中方占股不得少於50%的股比限製,而手腕強硬的馬斯克也並不希望將特斯拉的技術與自主車企共享。
這使得談判遲遲難以推進。因此,盡管特斯拉在近三年內頻繁被傳將於國內建廠,但受限於以往政策中的合資股比限製及授權專利限製,其獨資建廠並不被外界看好。
但即使特斯拉在華建廠成為現實,仍舊要麵對許多挑戰,除了瘋狂追趕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它還要麵對時間帶來的難題。
因為汽車廠的建設需要一個時間周期來完成,從廠房的建設到產品正式投產很有可能需要五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在華生產的特斯拉汽車需要在五年以後才會出現在中國市場,因此在建廠後很長的一段裏,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虎視眈眈的特斯拉也隻能幹瞪眼。
而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更是接踵而至。
除了以比亞迪與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具有雄厚實力的自主品牌主力軍,江淮與大眾、福特與眾泰的“聯姻”都為雙方帶來雙贏的局麵。而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布局的ABB三巨頭也極有可能在產品層麵超越特斯拉。
目前正處於汽車市場麵臨重新洗牌的重要時間點,誰能在市場提前進行布局,誰就會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這條道路上取得優勢。但對於尚未在中國市場進行布局的特斯拉來說,其在中國品牌形象的樹立勢必將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如果說在華建廠與正式投產是特斯拉走進中國市場的前兩步,那麼特斯拉在汽車市場的本土化就成為其在中國市場落下的第三枚棋子。
但在異地市場的本土化偏偏是許多汽車企業所忽略的,更何況特斯拉的總裁馬斯克是一個極其特立獨行的人。
或許馬斯克對於電動汽車在技術領域十分在行,但向一個國家推廣一個新的產品就像第一次帶著女朋友去見嶽父,而馬斯克作為一個自信得有些過了頭的愣頭青,顯然有些難以麵對這樣的場麵。
馬斯克既不懂中國互聯網時代興起的一批富有的年輕消費者,也不屑於傾聽富有經驗的中國管理層切中肯意見,最終特斯拉若想在進入中國市場後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就應該更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明晰本土化戰略的重要性。
從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的發布,再到Model S與Model X的出現。特斯拉不斷地搶占汽車圈的頭條,而特斯拉或將於上海自貿區設廠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盡管對於特斯拉來說這是一次機遇,但我們從大眾CEO與蘋果聯合創始人對特斯拉的批判聲中不難看出,麻煩不斷的特斯拉今後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在未來還將麵臨更嚴峻的挑戰。
最後更新:2017-10-28 17:48:54
上一篇:
奧迪A7和後備箱有紋身的車模,原來奧迪A7的後備箱這麼寬大
下一篇:
奧迪Q7和豐田皮卡拔河,看完才知道差距在那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