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魔兽
“油品汇”服务石化实体经济 成交额突破240亿元
随着“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不断渗透,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搭上“互联网+”快车。随着大宗商品电商平台的异军突起,“油品汇”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而备受关注。
“油品汇”是华东石油交易中心开发的炼油行业B2B电商平台,旨在为炼化企业、贸易商、加油站、工矿企业等用户提供B2B网上交易、资金支付及结算等服务。今年截至9月中旬,该平台成交总金额突破人民币240亿元,成为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石化产业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典范。
油品汇“自上线以来,一直受到山东石化行业的关注,山东部分石化企业也陆续入驻”油品汇“,山东金石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石沥青)便是其一。
金石沥青董事长叶成光表示,华东石油交易中心领先推出油品汇,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油品企业要积极响应该平台,这会增强企业的营销能力。
“油品既是工业品,又是消费品。因此通过‘互联网+’创新思维、运用B2B电商平台串联生产端、贸易端和销售端,对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影响很大。”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总经理马哲如是表示。
“油品汇”改变市场模式
“公司通过油品汇这种网络销售平台,打破过去传统的销售员销售模式。既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还能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叶成光表示,销售员销售的时间和关系网是有限的,这种传统模式具有局限性。信息化营销是无限的,可以销到有网络的地方,这种信息化营销具有无边际,成本极低,效率极高的特性。
“油品汇”通过B2B、B2C模式将企业有效地连接起来,将供应商、客户都拉入到“石化油品圈”中,为各方提供信息交互的平台。“油品汇”同时满足了商家展销商品以及客户挑选的需求。截至目前,“油品汇”注册会员为1686家,2017年1月~9月中旬的交易量达到536.85万吨,线上交易金额达到240.84亿元。
同时,在“油品汇”平台上,每一笔交易都会自动生成相应的表单,简化了传统线下交易流程中的表单制作,减少了过去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计算失误,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还让员工有更多时间提升业务水平,让企业管理也更加人性化。
据介绍,“油品汇”为金石沥青开通企业专场电商——山东金石沥青电商,包括沥青、石脑油、柴油、蜡油、渣油等商品都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终端客户显着增加、电商销量迅猛增长,工作、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该公司的销售、财务人员也已经从最初的不适应电商,发展到现在的非常信赖电商平台了。
“油品汇”方面有关人员介绍,金石沥青专场电商还尝试了限时促销“逢8必抢”,8月份的活动就为金石沥青新增了69个优质终端企业客户。
在叶成光看来,华东石油交易中心领先推出油品汇,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油品企业要积极响应该平台,会促使企业营销力量更加强大。“企业不仅在响应平台的同时,企业还要支持,企业自身在网络平台上也要添加优惠活动,比如做抽奖、促销等活动。这样会吸引更多客户,不仅帮助平台也是帮助自己。”
搭上“互联网+”快车
此前,《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行业的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自2015年“互联网+”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很多炼化企业都在尝试去做炼化与销售板块生产信息化等。
“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工程师蒋昕昊表示。
他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需要更强的数据采集能力、更大范围的网络连接、更深层次的数据链打通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因此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出现新的产业缓解;二是现有环节进行创新变革。
同时,蒋昕昊强调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平台。两化融合将从工业互联网延伸到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融合广度不断拓宽,制造、能源、金融、交通等行业均将呈现互联网化发展趋势,实现从工业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已经出现了多个垂直电商平台,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主导的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北京石油交易所主导的中国石油石化商城、华东石油交易中心主导的“油品汇”等。
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为传统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方式变革提供了方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速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正是为了推动当地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战略在石化产业落地,山东省金融办在几年之前做出批复,同意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探索开展大宗商品交易试点工作。而石化产业B2B垂直电商品牌“油品汇”正是试点工作的结晶。
马哲在2017年中国(东营)石化产业电商年会上也表示,“油品汇”的推出,对改变石化产业贸易的组织形式以及经营模式,促进石化产业流通体制的转变,完善石化商品市场体系,提升石化产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影响力,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不断改革强化自身
由于山东是传统石化产业大省,石化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探索对山东尤为重要。尤其东营,又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石化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以外,全国地方炼油企业的一次加工能力为2.62亿吨,其中山东省就占了1.48亿吨,而东营市又占到8000多万吨。也就是说,山东省占到全国地方炼油企业加工能力的53%,东营市则占到山东省的54%、全国的30%。
公开资料显示,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是北京石油交易所与山东省东营市政府,联合东营11家龙头炼化企业发起成立的能源化工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油品汇”则是华东石油交易中心开发的涵盖“油品线上交易-仓储物流配送-油品终端销售服务管理”的全产业链B2B电商业务平台。
对于“油品汇”平台,叶成光建议,“打铁还需自身硬”先把功能开发好,如结算能力、链接能力、广告能力、配套能力、集权能力。他举例介绍,所谓集权能力就是,“平台卖产品,它会把买产品的人吸引过来,我们也要相信平台的能力。”
事实上,自2014年上线以来,“油品汇”已经经历了1.0信息交互、2.0在线交易、3.0数字电商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2016年12月2.0版本的投入使用,让“油品汇”在功能优化、技术升级、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未来“油品汇”还将持续迭代升级,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与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企业客户采用的“油品汇”电商平台还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根据马哲的介绍,目前,“油品汇V2.0”系统已经完成挂牌、交易、结算等所有功能模块的开发、测试,并且已经上线运营, “油品汇V2.0”系统构筑了服务于石化产业上下游、涵盖炼厂、贸易商、用油企业、加油站等产业客户的垂直电商平台。
“今年,‘油品汇’将实现与中国石油石化商城融合,汇聚更多买方资源。明年,‘油品汇’将实现供应链融资、仓单交易以及集中结算等金融服务功能。”马哲介绍,目前,“油品汇”主要开展“石化超市”“企业专场电商”等业务。未来结合“油品汇”平台,华东石油交易中心还将打造“现货贸易服务平台”等,以此构筑华东石油交易中心各大业务平台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战略版图。
(原标题:“油品汇”服务石化实体经济 成交额突破240亿元)
最后更新:2017-10-29 0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