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回歸價值投資本源 公募版“漂亮50”贏者通吃

“一九分化”的行情主導了2017年的A股市場,“漂亮50”吸引權益市場大部分資金。與此相似的是,公募基金也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格局,一些重配藍籌股的公募版“漂亮50”賺錢效應凸顯,有的淨值創曆史新高,接二連三日銷百億,但沒有踩對風格的基金淨值顯著下跌,有的瀕臨清盤,在處境迥異的背後,對應的是對價值投資的堅守和背離。

業內人士稱,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的“馬太效應”未來會更加明顯,欲依賴形式創新來突圍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空間越來越小,真正回歸價值投資本源的基金管理人或迎來“贏者通吃”的發展機會。

基金發行兩極分化

旗下基金接二連三地日銷百億,使東方證券資管成為今年基金圈的“網紅”,風頭一時無兩。5月23日,東方紅內需增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開放申購業務,當天即傳出多個渠道的總銷量接近100億元,第二天即暫停申購業務,贖回業務正常辦理;9月19日,東方紅睿豐三年封閉期結束,轉型為開放式基金,開放首日的全國銷售額總計100億元左右;11月8日,東方紅睿璽一上午的實際認購規模就達100億元。不僅是東方紅係列產品,華泰柏瑞基金銀華基金嘉實基金中歐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都曾出現“爆款”產品,往往兩三天就募集出20-50億元的單隻產品,營銷實力及其背後所依靠的投研實力令市場刮目相看。

但另一方麵,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日子卻不太好過:新產品難以發行,發行產品很快清盤,投研人員頻繁離職等,可謂件件“紮心”。例如,某“70後”基金公司花3個月募集基金2億元,結果產品運營不到3個月就因觸發基金合同中的基金終止條款而被迫進入清算程序。另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多隻產品在同類中排名後5%,同時管理這些產品的基金經理兼公司投研負責人也麵臨被迫離職的尷尬局麵。

“是否踩對風格是導致今年基金公司發行拉開差距的最直接原因,但其背後的投研實力、產品條線完整度等,才是加劇這種馬太效應的根本原因。”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分析稱。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13家基金公司共發行公募產品1677隻,南方基金以55隻居首,廣發基金以50隻暫居其後,發行數量最多的前22家公司共新發850隻產品,占了全部發行總量的50%,同時65家基金公司新發產品數量卻僅為個位數。首發規模上,113家公司共發行基金10287.54億元,工銀瑞信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華泰資管、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國泰基金的首發規模均在200億元以上。並且,首發規模最多的前16家公司共新發5266億元,占全部規模的50%,而與此同時,18家基金公司的首發規模均不到10億元,總數也僅占全部規模的1%。

“其實今年的格局已經比較明顯,同樣的市場,對於有些基金公司是非常好的行情,但對於另一些基金公司卻是煎熬,並且未來這種分化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前20%的公司吃了市場50%的份額。”上述投資總監說。

價值投資成就績優基金

緣何基金市場會出現如此分化?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將此歸結於監管的趨嚴和價值投資的回歸。

“兩三年前很流行的說法是‘不要看市盈率,要看市夢率、市膽率’,但現在行不通了。其實不僅是東方紅的產品,中歐、華泰柏瑞、銀華、國泰、上投摩根今年在產品發行上都得到市場很大的認可,也不僅是老基金,還包括部分新基金,也得到投資者的積極認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一直在堅持價值投資,並且有多年業績的沉澱。”有關媒體分析師說。

他表示,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日益旺盛,但在強監管的形勢下,原來部分投向信托、P2P等收益較高產品的資金也逐步轉向標準化資產,公募基金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其次,今年的權益類市場上,龍頭效應強、估值比較低、業績比較好的股票引領A股走勢,投資者也更傾向於宣稱做價值投資的公募基金。但事實上,從2013年到2015年,一直堅守價值投資的公募基金並不多,很多基金都偏向於“獵取”中小創或成長風格的股票。

“直到近一兩年來各種監管新規發布及落地,遊戲規則發生變化,價值投資在這種背景下更合適,並且目前看來這也不會是短期的趨勢,因此投資者都更傾向於去找那些堅守價值投資並且有曆史沉澱的公司。”雷昕說,“東方紅今年特別火,也是因為多年來他們在各種市場環境下都堅持自下而上選股,堅持賺企業增長和盈利的錢,從業績結果和投資理念兩個維度上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但部分小公司一方麵熱衷跟風買中小創,投資理念可能還未轉變過來,另一方麵即使自己宣傳做價值投資,但沒辦法通過過往業績向投資者證明這一點,因此也會受到冷落。”

對於基金公司之間的分化,招商證券基金分析師顧正陽還提到了三個細節。其一,渠道的日益成熟。“優秀的渠道扮演的不再是簡單代銷的角色,他們在引入基金時非常看重基金公司的能力,會集中資源選擇績優基金並且相當注重持續性的口碑,比如今年多隻爆款產品都是招行賣的,東方紅係列就是其中之一,招行選基金的團隊很有經驗。”他說。其二,投資者更懂得用腳投票,持續性不佳的公司投資者選擇時會更加慎重。其三,機構的話語權日益增強。“保險資金體量很大,但他們挑選基金管理人時也是優中選優,小公司可能‘入不了法眼’。並且,保險公司很看重基金經理自己認購了多少,如果自己跟投三五百萬元,保險資金可能會重點考量一下。如此一來,基金經理不會去做一些道德成本很高的事,反而和投資者利益捆綁後更有動力去做業績,真正回歸到價值投資本身。”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公募基金的資產淨值為11萬億元,排名前十的公司的資產淨值就達到5.6萬億元,占到總量的一半。

返璞歸真回歸“平凡”

明年市場怎麼走,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會延續今年的故事。而對於基金公司,延續價值投資理念,回歸資產管理本源,才是獲得投資者青睞的“平凡之路”。

“就我們目前調研的情況看,許多當前不在風口的基金公司已經充分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要學東方紅,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回歸到資產管理本源的中長期布局。公募基金不應該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過去那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心態需要改變,明年競爭會慢慢向良性轉變。”雷昕說。

他還提到,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2013年以來那批“60後”基金公司所走過的、創造了當時成功的道路在未來也不一定能行得通。“這些公司在當時環境下利用一些創新的思路和方式,彌補了基金公司發展初期投研實力相對薄弱、資金相對欠缺的短板,在行業中實現彎道超車。但當前的監管環境可能已經不太支持這些創新業務,而是希望大家真心回歸傳統資管的本源,那麼小型基金公司將很難複製”60後“基金公司的成功,必須沉下心來發展投研實力,讓投資者有更好的體驗,規模也就自然而然發展起來。”

上述投資總監還提到,資管新規後,龐大的銀行表外理財麵臨轉型,非標轉標是最主流的方式之一,原本就處在強監管之下的公募基金優勢會凸現出來,也會迎來更大的資金增量,在此背景下,紮實做價值投資的公司會真正脫穎而出。

(原標題:回歸價值投資本源 公募版“漂亮50”贏者通吃)

最後更新:2017-12-28 03:34:03

  上一篇:go 降杠杆管閘門 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中性
  下一篇:go 破立之間 信托業探尋製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