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2 返回首頁    go 新東方


荷蘭畫廊實習的點滴記憶

  說起荷蘭,大概很多人會將她與鬱金香、風車、足球、紅燈區這些詞語聯係在一起。其實,在這個四萬多平方公裏的小國家誕生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除了大家最為熟悉的梵高之外,還有倫勃朗、維米爾、蒙德裏安……懷著對歐洲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的向往,我在2010年踏上這片自由的土地,來到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攻讀碩士研究生,所學專業為Arts, culture and media (藝術、文化與媒體)。這個專業主要研究各種形式的藝術與社會、經濟、文化的關係,從而更好地幫助政府製定政策來發展文化產業,讓藝術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服務。課程共一年時間,前半年是去學校上課,剩下的半年則是實習和寫論文。

  在所有科目的學習即將結束之時,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實習。因為對純藝術有很大的興趣,也一直喜歡參觀博物館、看展覽,所以我很想去美術館或者畫廊實習。我跟負責實習的老師表達了我的意願,她很快幫我聯係到了一家名叫“Gallery with Tsjalling”的畫廊,畫廊主Tsjalling是我同專業的畢業生,算是我的學長。於是,在春暖花開的4月,我開始了畫廊助理的實習生活。

  第一天的“小蜜蜂”畫廊之旅

  我去實習時,Tsjalling的畫廊開業還不到半年,規模也很小,因此急需進行市場推廣,挖掘潛在客戶。我在畫廊除了要幫他做一些日常的助理工作之外,也要負責市場推廣的策劃和一些文案的寫作。

  第一天的工作我想我今生也不會忘記。“你喜歡在外麵跑嗎?”Tsjalling問我。我答了句“Yes”,但是心裏疑惑:到底要交給我什麼任務呢?後來才知道他是要讓我去格羅寧根的其他畫廊擺放我們新展覽的邀請卡片。他交給我一疊卡片和一張名單,名單上大約有十個畫廊,地址也清楚地記錄在上。接過這些,我便騎上自行車,開始了我的“小蜜蜂”畫廊之旅。

  好在格羅寧根是個很小的城市,幾乎所有地方都可以騎自行車到達,每個畫廊之間的距離騎車最多也就20分鍾。出了門,我沒有忙著出發,而是拿出Tsjalling送給我的“格羅寧根藝術地圖”,地圖上標注了格羅寧根所有的博物館、藝術機構和畫廊。我在地圖上找到這些畫廊的具體位置,按照遠近安排好順序,再用手機裏的Google Map進行定位,一家一家地去拜訪。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其實我從中收獲不少:首先,我知道了格羅寧根比較重要的幾家畫廊,在擺放邀請卡片的時候也順便參觀了他們的畫展,了解了其風格;其次,走訪的過程也鍛煉了我的溝通能力,每進一家畫廊,我都要向畫廊主自我介紹,表明自己的來意,宣傳我們的新畫展。這對於性格偏內向的我來說著實是一個寶貴的鍛煉機會。在放完最後一打卡片後,我的心中還是有小小成就感的。

  阿姆斯特丹藝術展,大開眼界

  對於很多畫廊來說,參加藝術展是一個很好的推廣機會。為了讓年輕的畫廊被更多的收藏者和藝術愛好者所了解,Tsjalling決定參加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的藝術展,他的畫廊也是格羅寧根唯一一個參展的畫廊。

  展會開始前,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Tsjalling將他所代理的藝術家們的作品一一精選,最終確定了一批優秀的畫作。這些作品的主人不僅包括著名的藝術家,也包括一些極具潛力的年輕藝術家。我的工作則是為這些畫拍照,然後將畫作的圖片和資料上傳到藝術展的官方網站上。因為越來越多的收藏者喜歡在網上購買藝術品,藝術品市場也在逐漸走向電子化。所有參展的畫廊都可以在藝術展的官網上建立自己的空間,上傳作品圖片和信息來吸引買家。同時,藝術展還推出了iphone手機的App。下載這個App之後,買家就能隨時瀏覽參展的藝術品。

  為了讓客戶對我們畫廊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我需要在網絡上搜索參展的藝術家的個人資料和作品資料,然後進行編輯,上傳至藝術展官網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們的履曆、風格、作品等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時候藝術家會來畫廊坐坐,或是找Tsjalling談事情。在等Tsjalling介紹前,我都會在心裏猜測這是哪一個,看自己是不是能通過作品和藝術家對上號,感覺非常有趣。

  終於,2月初,阿姆斯特丹藝術展開幕了。此次藝術展為期五天,共有144個畫廊參展,其中有44個外國畫廊,除了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有畫廊參展,還有來自美國、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畫廊和藝術機構參展。在Tsjalling和學校的安排下,我也來到阿姆斯特丹,輔助畫廊的展覽工作。第一次參加這麼大規模的藝術展,在前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上我就已經興奮不已了。

  藝術展現場大大小小的展位讓我大開眼界,各種藝術品令人目不暇接,並且每個畫廊都有自己的風格——油畫、雕塑、水彩、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等。Tsjalling的畫廊則是以鉛筆畫為主,雖然沒有油畫看上去恢弘大氣,但也充滿想象力,每一幅畫似乎都在講述一個故事。

  在展會現場,我幫助Tsjalling接待參觀的客人,為他們介紹他們感興趣的作品。這時,我之前做的資料收集工作可發揮了作用,麵對這些作品我都能脫口而出它們的名字、作者和創作的想法。通過接待,我發現來參觀和購買藝術品的顧客看上去並不像非常有錢的人,但是他們對藝術品的收藏卻有很大的熱情。而Tsjalling也為他們提供了相應的藝術品,這些作品可能不是出自非常有名的藝術家,但也很優秀,過幾年能升值也說不定呢。這也讓我看到荷蘭人對藝術的熱愛,不一定為了投資,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喜歡。

  在阿姆斯特丹的三天時間裏,Tsjalling還特別為我放了一天假,讓我去參觀城市裏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和畫廊。我一個人拿著地圖,暴走了一天,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倫勃朗故居、當代藝術館以及幾個畫廊,對荷蘭從古至今的藝術家和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市場推廣,需要誠意和創意

  在阿姆斯特丹藝術展上,我們成功獲取了大量藝術愛好者和收藏者的資料,他們都是畫廊的潛在客戶。為了和他們保持密切的關係,Tsjalling安排我給他們每人撰寫一封信,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並對我們接下來的展覽和新簽約的藝術家進行介紹,邀請他們來畫廊參觀。

  寫信這事看似簡單,卻還是讓我有些發愁。平時我寫的最多的英文文章是論文,這樣的市場推廣文案我還是第一次接觸。憑著自己之前在國內雜誌社的工作經驗,我花了半天的時間寫出了這封信。雖然完成了,但對於是否符合要求,我心裏還是七上八下,一點底都沒有。我硬著頭皮交了上去,果然,Tsjalling看過之後指出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我的語言風格在他看來太浮誇了。比如,我在信中寫了“You absolutely cannot miss gallery with Tsjalling”這句話。Tsjalling說,在藝術界,大多數交易都建立在收藏者和畫廊主之間的彼此信任之上,如此誇張的表達是不受歡迎的,甚至會造成負麵的效果。由此,他還談到了荷蘭人的文化和習慣,說荷蘭人的風格是務實,他們不喜歡虛無縹緲、看上去很美的事物,隻需要了解實在的信息。而我那樣的語句是美國人喜歡的,或者是中國人喜歡的。那時我才發現,雖然已經在荷蘭生活了半年多,但是我對他們的文化還不是特別了解,或者說在寫作之前並沒有將荷蘭人的喜好和文化習慣考慮進去。同時,我也懂得了在藝術市場,信任是尤其重要的。因為藝術品作為商品有其特殊性,它們不是必需品,而是一種奢侈品,所以買家的每一次購買行為都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了解之上,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賣家需要提供豐富、真實的信息供買家參考,這樣才能與買家建立長遠的關係。

  除了寫信,Tsjalling還要求我為畫廊做一個市場推廣的計劃。經過思考,我想到大部分人對來自陌生商家的直投廣告和邀請函會有一定的抵觸情緒,所以要想辦法消除這種情緒,讓他們對我們的畫廊產生興趣。於是我策劃了一個“拚圖彩票”的方案,就是將拚圖中的一小塊放在要寄給潛在客戶的信封中,鼓勵他們來畫廊核對這塊拚圖是否能夠“中獎”——與我們的原始拚圖對得上。如果可以,他們就能獲得一本精美的藝術作品集。這個創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獲得了Tsjalling的讚賞,也讓我對實習工作更有信心了。此外,我還建議Tsjalling在做畫展的同時也做一些藝術工作室的參觀活動、藝術沙龍、講座等,與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係。

  Tsjalling,最棒的老板

  我想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結交了一位摯友——可愛的荷蘭人、我的老板Tsjalling。Tsjalling比我大十歲,但是看上去像是我的同齡人。他不像一般的荷蘭人那麼高大結實,身材更接近中國人,這也使我覺得與他沒有太大的距離感。

  因為他的父親熱愛藝術,Tsjalling 15歲就購買了第一件藝術品,並從此走上了藝術收藏的道路。在開辦畫廊之前,他經常利用自家的客廳做畫展,逐漸積累了很多人脈,也在荷蘭北部的藝術界小有名氣。他不喜歡商業味道濃重的藝術品,偏愛有故事的鉛筆畫,於是在他代理的藝術家中,很多都是畫鉛筆畫的,這些作品的價格通常也比較親民。他想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藝術品的收藏中,不希望藝術僅僅是少數人享受得起的奢侈。對於他的這個觀點,我也非常認可。藝術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使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不應該是少數人的專享。

  Tsjalling不僅教給我藝術市場、畫廊的知識,在生活上他也是個“百事通”。在我住的房子裏鬧“鼠災”的時候,他借給我強效的鼠藥,幫我成功殺死了好幾隻老鼠;在我準備去旅遊的時候,他也給了我非常實用的出遊意見;當我被畢業論文搞得焦頭爛額之時,他還和我一起探討理論知識……

  Tsjalling也是非常通情達理、人性化的老板。有一次格羅寧根舉辦了一個免費的音樂節,邀請到好幾支英國樂隊。得知我熱愛英倫搖滾,他便主動提出讓我提前下班去觀看,還建議我特別關注哪幾支樂隊和哪幾位歌手。這位老板還特別會照顧人。記得有一天上班路上,忽然下起瓢潑大雨,騎著自行車的我沒有任何遮雨工具,到達畫廊的時候已經渾身濕透。Tsjalling讓我脫掉外套,打開暖氣,把我的衣服放在暖氣上烘幹,還把他的外套借給我穿。在阿姆斯特丹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們吃過晚飯,我的手機沒電了,沒有辦法查詢回酒店的路線,而我隻記得酒店的名字。於是Tsjalling打電話給他爸爸,讓他上網查酒店所在的地址,然後一直把我送到酒店門口才自己坐車回他的媽媽家。實習的最後一天,Tsjalling特別為我準備了一塊小蛋糕和一束五顏六色的玫瑰花,祝賀我順利完成實習。其實,如果不是論文時間緊張,我想我會主動延長實習期的。

  回國後,我和Tsjalling一直保持聯係,時不時在網上聊聊彼此的近況。我得知他去參加了巴黎的藝術展,想要打開歐洲市場,不禁為他感到高興。而他的畫廊一有新的展覽,他還會像往常一樣給我發來邀請的Email。我想在不遠的將來,我一定還會回去,走進他的畫廊,像從前那樣跟他打招唿:“Goedemorgen Tsjalling (早上好,Tsjalling)!”

  作者簡介:吳晶,2011年畢業於荷蘭格羅寧根大學Arts, culture and media專業,獲碩士學位。現就職於新東方前途出國市場部,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責任編輯:王洪微)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4

  上一篇:go 王煦
  下一篇:go 如何判定雅思考試考哪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