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6 返回首頁    go 新東方


微信被曝要賣保險,合作方卻不是騰訊投資的眾安

文|AI財經社李玲

編|楊舒芳

8月15日,新媒體“全天候科技”爆出騰訊將在今年下半年在微信錢包“九宮格”中開設保險入口,正式在微信中開賣保險。合作方是台灣富邦金控旗下的內地子公司富邦財險。

事實上,騰訊早已開始布局互聯網保險行業。除了和阿裏、平安共同入股的眾安保險外,騰訊現階段已入股壽險公司和泰人壽,並獲得了保險中介牌照,同時有計劃向香港保險市場發力。

冷落眾安,布局險企

與阿裏、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拆分金融業務不同,騰訊還未將金融業務與原始業務拆分開來,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集中在6個板塊:銀行、保險、支付、征信、基金、理財。

在互聯網保險領域,騰訊最有名的一次布局,大約就是與阿、平安共同入股的互聯網科技第一險——眾安保險,騰訊持股12.09%為第二大股東。但有趣的是,騰訊首次在微信放開保險銷售入口,卻並沒有選擇眾安保險作為合作方。

相比之下,大股東阿裏要配合多了。

眾安保險上市招股書顯示,阿裏在2015、2016年通過電商平台創造的保單占眾安保險同期保費總額分別的56.9%和35.0%。並且,眾安保險向螞蟻金服及其子公司銷售的保險合同從2014到2016年呈持續增長趨勢。

以退貨運險、支付寶賬戶安全保險,以及航空延誤險為主,阿裏為眾安提供的消費流量成為其業務的主要來源。而二股東騰訊的業務貢獻,眾安招股書中未曾提及。

這不是眾安遭遇的唯一一次冷遇。事實上,就在眾安保險上市前,曾有股東試圖轉讓價值1500萬美金股份,並且長達2個月無人接盤。一個原因是,眾安千億人民幣的估值一直有所質疑。

不過這並不影響騰訊在保險領域的熱情。

2017年1月,騰訊收購英傑華人壽保險20%的股份。隨後,和泰人壽成立,騰訊全資子公司持股15%,為第二大股東。同時,手持保險中介牌照的騰訊在3月成立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此外,騰訊還聯合英傑華集團、高瓴資本在香港成立了專門的數字保險服務公司。

事實上,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域名,weinsur.com和weinsur.cn已分別於2015年3月30日和2016年10月31日注冊。由此可見,騰訊對互聯網保險領域布局構想早已建立。

互聯網保險全場景

隨著更多互聯網巨頭的加入,互聯網保險領域的競爭顯得尤為慘烈。以電商平台為基礎的阿裏和以社交平台為基礎的騰訊,依托於其線上線下消費數據和社交行為數據,成為互聯網保險最具競爭優勢的企業。

據保監會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市場運行情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140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分別同比增長14%和26%;賠付支出5786億元,同比增長10%。

巧合的是,阿裏與騰訊都選擇以財產保險切入,逐步向壽險發展。2016年7月,螞蟻金服以8.33億元拿下國泰產險51%的股份。2017年7月,騰訊在公司內部推出試水產品,重大疾病保險“企鵝保”。

2017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簽單件數46.66億件,同比增長123.55%。其中,退貨運費險27.35億件,同比增長53.01%;責任險4.19億件,同比增長17.36倍;保證險6.98億件,同比增長13.27倍;意外險3.36億件,同比增長1.45倍。其中,車險保費收入、占比下降明顯。

這其中,最核心的一個詞,就是場景。這也是互聯網相比較傳統保險的最大優勢。

以互聯網為基礎,共享經濟的發展及人工智能的應用,保險行業增勢將繼續保持。同時,車險收入下降也可看出銷售行為逐漸由線下轉移到線上。並且,隨著保險科技的發展,保險場景單一化需求情況將被改善,擁有豐富場景和數據的企業將實現快速發展。

騰訊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目前還在向監管機構申請牌照,並稱將入局的產品不局限於財險,還包括壽險。可以推斷,一旦牌照到手,騰訊將會依據社交平台,建立全場景的保險生態。

最後更新:2017-08-20 01:31:17

  上一篇:go 安順第一屆文藝調演開幕 微信上就可看直播
  下一篇:go 騰訊副總裁回應與華為數據之爭:微信不會讀取、存儲聊天記錄;米家有品更名為“有品”,將引入第三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