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迅雷
迅雷卷土重來:下載市場、雲計算、短視頻等多渠道同時發力
互聯網潮來潮去,總有一部分公司能站在風口浪尖起舞,集聚萬眾矚目的優待,相應地,前浪夾帶的企業就有可能隱沒在頻繁的更迭之中。商業競爭本來就不崇尚過往,公眾本身也擅長遺忘,長此以往,消失於視野中的皆成了所謂的失敗者。
但實際上,用戶對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認知經常停留在先前的定位,孰不知,換了個賽道重新出發的它們,或許依然活得很好。比如迅雷,最近股價持續上漲,從最低的3.11美元漲到了現在的6.58美元(10月20日股價),上漲了近110%。
這足以說明,在經曆從工具類軟件的局限轉向內容平台進發的陣痛之後,迅雷已經小有成就。近兩日,被各大直播平台爭搶的網絡紅人薑允兒,宣布投向迅雷直播的懷抱,跳槽簽約費達千萬的可據消息凸顯出迅雷擴充內容的一大決心。
與此同時,前藍汛國際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FO周乃江的加入,所對應的正是公司蒸蒸日上的CDN業務,這些外部信號似乎都預示著大眾熟知的迅雷,並沒有倒在一個互聯網老兵的“退伍”路程中,反而憑借新生力量重歸戰場。
目前的下載市場依舊可以支撐迅雷嚐試不同領域的探索
你多久沒用過迅雷了?
很多用戶麵臨這個問題不免有些猶疑,或許是在思索這款曾經裝機必備的軟件是否還存留於筆記本,也有可能在回想上一次下載影片的時間。以己推人,迅雷過時的猜測便油然而生。不過我國網民數量之多,使得這種推理與現實難免有些出入,與其過分相信偏居一隅的感知,數字證據更有說服力。
根據前幾日迅雷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達到4,150萬美元,相比上一季度增長4.9%,同比增長則達到了8.9%,其中會員業務收入達到2,060萬美元,仍是公司總營收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其實這種增長趨勢也是有據可查,回想前幾個月對迅雷最有利的市場變化,無疑是QQ旋風宣布停止服務。這兩個在下載服務領域纏鬥多年的死對頭,終於以最後的堅守判定迅雷為勝方,忽略其他消極因素,這意味著QQ旋風的用戶很有可能轉移到迅雷,進一步增加其會員體量。另外,A站、B站相繼經過多次整改導致大量資源被下架,迅雷作為代替品可能還會發揮長時間的餘熱。
當然,用戶對下載工具的市場需求減弱,顯然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這才是迅雷的最大威脅。隻不過,相比外界基於對下載工具的認知而普遍唱衰迅雷,透過公司這幾年的會員業務情況,還是可以看出市場對需求減弱的反應,遠比想象的緩慢很多。
2014-2015年之間,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轉折點。2014下半年,政府在互聯網內容方麵的監管加強,使得迅雷會員一度損傷嚴重,因而以後一整年的時間內,迅雷開始了全方位的盤整。
和其它競爭對手在這段時間內就此沉淪不同,2016年第一季度中迅雷的強勢反彈就開始出現,會員收入環比增長11.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6%。而且據2016年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迅雷會員平均收入為30.1元,同比增長19%,會員收入9,020萬美元,同比增長9.4%。
由此可見,在整個下載服務行業難抵下滑趨勢的市場環境下,迅雷逆勢而上,並且能相對保持這種態勢,這足以說明公司受行情波及的影響遠沒有外界猜測得嚴重,甚至可以說,用戶對於下載的需求,仍然在擴大。據迅雷在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透露,迅雷第三季度的會員人數還將迎來上漲。馬上到迅雷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的時間,會員人數到底會迎來怎樣的增長,我們拭目以待。
當然這背後很大程度得益於迅雷對會員服務的精細化運作,產品的更新迭代等等。據了解,迅雷很早就開始梳理自己的會員體係,並推出了涵蓋更多會員特權的超級會員,在下載加速外提供遊戲加速、網絡加速等服務;迅雷最新產品迅雷9於2016年正式推出,重新編寫的下載庫和下載引擎,讓下載速度比前代產品提高了兩倍還多。
逐鹿CDN業務,迅雷的眾籌雲計算策略正在發力
擺在迅雷麵前的機會曾有很多,視頻播放、應用商店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可最後都因為各種因素無疾而終,這不免有些可惜。不過如今陳磊掛帥,其一手培養的星域CDN業務已經連續8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成為資本市場恢複信心的一劑良藥。
尤其是,最近接連的利好消息使外界對迅雷進一步消除了質疑。一則,網心科技拿下了工信部頒發的CDN牌照,至此成為國內創新型專業CDN裏麵的首家“持證”上崗企業。二則,受第二季度財報及玩客雲新品發布的刺激,迅雷頹勢的股價終於迎來了一波增長,這背後很大一部分是共享經濟雲計算業務爆發力的刺激。
在賺錢寶之後,網心科技今年推出了新品——玩客雲。玩客雲以輕Nas級私人雲盤功能,直擊當下年輕人移動智能娛樂生活的最大痛點,第一次為後者提供無限擴容手機內存、便捷數據管理、隱私數據保護、極速全網下載和多屏播放等自由順暢的使用體驗;也第一次增加了采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玩客幣,讓共享帶寬資源的回報有了更多想象空間。在此前結束的淘寶眾籌中,玩客雲獲得了高達千萬元的眾籌資金支持和次次秒空售罄的記錄;9月13日玩客雲宣布與京東戰略合作,開啟正式首發的預約,首輪售賣的總預約量超過40萬,在9月21日上午十點的正式首賣中1秒售罄,再次證明了它的爆款實力。
C端業務讓市場對迅雷充滿無限遐想空間的同時,迅雷B端業務也在發力。憑借共享經濟雲計算模式的創新技術和破冰式價格進駐CDN市場後,迅雷旗下星域CDN為技術和帶寬雙饑渴的視頻企業,帶去了創新的傳輸加速技術,並幫助他們大幅降低帶寬成本。而市場給予的回饋則是,包括快手、小米、愛奇藝、陌陌、熊貓直播、bilibili在內逾百家企業客戶的不斷增長,推動星域CDN從上市至今持續高增長,穩定成為迅雷收入引擎之一。
做內容的能力被低估,短視頻將成迅雷最大突破口
一個PC時代的工具應用轉型做內容平台,往往因為用完即走的用戶習慣和傳統定位,而普遍不被看好。但實際上這種慣性思維常與現實相反,要不然為什麼最Low的快手反而在短視頻領域強勢崛起,一個聚焦小眾音樂的《中國有嘻哈》居然也能火遍大江南北。
再者,工具軟件型公司進軍內容行業的大有人在,比如獵豹借此已經在轉型道路上取得了現實效應。據APP Annie 去年10月數據顯示,Live.me榮登穀歌應用商店美國地區社交類暢銷榜第一名,News Republic則是“海外高端版的今日頭條”,該新聞應用也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收獲無數擁躉。
由此可見,依托工具產品、構建內容體係,並非不可能,反而是外界對迅雷做內容的能力認知有失偏頗。
從基因上來講,迅雷一直為用戶提供的是娛樂消費,不管是影視劇資源下載,還是迅雷看看、迅雷影音等工具,都在為用戶的娛樂消費服務,因此它在這方麵有天然的基因;從邏輯上來講,工具產品帶來大流量,內容將用戶留在平台上,直播、打賞等帶來變現,這一個比較健康的生態體係。
以迅雷短視頻平台“有料”為例,盡管在快手、今日頭條等平台已經穩定根基的情況下,它難以動搖現有市場格局,但利用外部環境的機遇和自身優勢,分一杯羹的實力還是有的。
首先應該承認短視頻行業還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這點從今日頭條孵化的抖音短短時間內爆紅就可以看出。更為關鍵的是,從目前行業形勢來看,快手、今日頭條和秒拍三足而立的格局並不穩定,尤其是今日頭條三個產品圍剿快手的架勢,加之後者尾大不掉的“Low”標簽,顛覆一說並不是空談。
在這種混戰之中,迅雷其實尚有趁虛而入的機會,關鍵就在於自身能否把握。關於這方麵,不得不提及迅雷給有料創造的流量、技術、成本優勢。一則,工具應用帶來的流量入口並不是徒有其表,高達4億的用戶基數在碎片化的時間內足以轉化為用戶存留,這也是為什麼迅雷短視頻上線初期就能日積累2億播放量的原因。
二則,作為一家擁有技術基因的公司,迅雷為有料提供的拍攝、編輯工具,在上線之初就已經相對完善,這也意味著迅雷在開發新型短視頻應用工具方麵更有優勢,未來有可能增添更多的玩法。而且令外界相對看好的是,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給短視頻平台創造的商業價值,包括內容推薦和內容分發,相比於其他剛起步的短視頻app,具有很明顯的領先優勢。
再者,迅雷的生態體係已具規模:PC迅雷、手機迅雷帶來大量用戶和流量,短視頻吸引用戶留存,直播產品帶來收入。試想一下:你用迅雷下載東西,發現上邊有好玩、有意思的短視頻,你就看起來;看到某個喜歡的博主,而他/她恰巧在直播,你就可以直接點進直播頁,中間不用切換APP,不用重複登錄,不用額外注冊賬號……
回到文章開頭,迅雷股價的上漲其實隻是表麵現象。在美股,決定一家企業價值的,是其構建未來行業地位的能力。在下載領域,迅雷已經做到了絕對的領先;依托積累的技術、用戶優勢,迅雷布局了CDN、短視頻,這兩個領域的成績也逐漸顯現。或許現在的價值被低估,但迅雷正在卷土重來。
作者:歪道道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強AI時代步步逼近,你還不知道什麼是智能客服?
AlphaGo人機大戰熱度不退,會不會隻是一場營銷?
美圖又一款AI應用落地!為了妹紙的顏值也是煞費苦心
最後更新:2017-10-23 1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