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5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盈利,是不是真命題?數據分析京東盈利背後的關鍵因素

在日前發布的京東2016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中,扭虧為盈的京東給投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京東2016年全年淨利潤為10億元人民幣,扭虧為盈,2015年淨虧損為9億元人民幣。對於這樣一個巨無霸電商實現年度盈利瞬間成為大事件,成為行業熱點話題。實際上,如果梳理京東過往財報就會發現,2016年全年京東商城已經在過去七個季度,保持經營利潤率連續為正。可以說,2016財年京東盈利能力的改善已無庸質疑。當然扭虧為盈的背後,被行業或褒或貶的“京東式”戰略思路和商業模式,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盈利是一種選擇 增速不是唯一目標

本次盈利並非京東首次盈利,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在13、14年均小有盈利(2.24億、3.63億),彼時淨利率Non-GAAP下兩年均為0.3%。此次業績發布,京東16財年淨利10億,淨利率Non-GAAP下0.4%。乍看之下,京東似乎仍在盈虧之間搖擺。事實上,並非如此!

彼時京東處於高速擴張期,大力發展自建物流,超前一步打造電商線下優勢;堅持“正品行貨”;投資生鮮、O2O等藍海領域。可以說,彼時京東由於戰略性投資,確實在盈虧之間搖擺。然而正因為於此,京東打造了“多快好省”的差異化品牌形象,運營效率在零售行業遙遙領先,保持著令行業側目的庫存周轉效率與運營成本控製能力。

隨著京東整體規模越來越龐大,增速放緩無可避免。這是一個自然道理,基數的擴大必然導致增速比例的下降。京東第四季度實現47%的營收增長,已經大超市場預期的40%,可見市場對大體量下的增速降低是理解的。京東在2016全年實現營收2602億,相比2015年的1813億增加了近800億。根據2016年蘇寧雲商財報,線上平台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GMV)為805.10億元(含稅)。即便拿營收對比GMV這種很吃虧的對比方式,京東一年仍然增加出了一個蘇寧易購的體量。

事實上,隨著規模的增長,高速增長不應該是現階段京東的唯一追求。16年度京東悄然調整了運營策略,從高速增長調整為高質量增長。這看似簡單的一詞之差,實則是對外發布一個明顯的信號:隨著基礎布局已初步完成、規模不斷擴張,單純的規模增長已無法滿足京東的野心,京東開始追求盈利了,並且是健康可持續盈利。應該說,進入這個階段的京東才真正成熟了。

高效運營背後

觀察零售行業企業,存貨周轉天數和應付賬款天數是衡量運營效率的兩個重要指標。目前,京東的存貨周轉天數僅為38天,堪稱行業翹楚,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賬期)為52.6天,遠低於同行業主要企業。無論是對比蘇寧國美還是亞馬遜,京東的表現都足夠優秀。京東強勁的運營現金流是建立在高效的存貨管理和運營效率上的,而不是所謂的盤剝供應商。京東的管理層在很早之前的財報電話會上就講過,隨著供應鏈議價能力的不斷增強,未來是可以逐漸增加賬期的,但也會保持和供應商的友好關係,不會達到現在很多線下零售商的水平,京東之所以可以保持較為友好的賬期,就是基於其有效的庫存管理能力。如同一貫強勢的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所說,京東是唯一一個不談條件,而談產品、服務、技術的渠道商。

可以說,開拓電商自營模式的京東以一己之力,率先以互聯網為紐帶,打通了從供應鏈最前端的消費者到最末端的供應商的新渠道,消滅了中間環節,有效提高了運營效率,而這也就是為何京東的現金流表現優秀,截至去年底的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56億人民幣,現金儲備達313億元。

從數據看京東盈利背後的關鍵因素

隨著運營策略的改變,對京東業績的考量也不僅限於GMV與營收增速等收入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也同樣成為重要的衡量要素之一。

首先,毛利率的不斷提升。本年度,京東規模效應進一步體現,更大的銷售規模有利於獲得更理想的進貨價格或供應商返利,京東在2016年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毛利額達到38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漲62%, 毛利率也穩步攀升至15.2%,實現連續的穩步增長。

其次,實際上比毛利率在財務上更具指標意義的是經營利潤率。2016全年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上升至0.9%,2015年為0.3%。在大力促銷的第四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利潤率達到0.8%,去年同期為0.04%,經受住了季節性考驗,連續七個季度為正。可以說京東商城的盈利已毋庸置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京東扭虧為盈不過是厚積薄發後的水到渠成而已。

在用戶規模增長方麵,京東的表現也足夠優秀。2016年,京東的活躍用戶數將近2.3億,2015年這一數字為1.5億,考慮到用戶留存率,一年淨增新活躍用戶數將近1億。相比阿裏在2016年第二、三、四季度的活躍用戶數分別為4.34億、4.39億、4.43億,連續兩個季度活躍用戶增長為500萬。雖然基數不同,但是京東在活躍用戶數的強勁放量仍是一個亮點。

京東活躍用戶數

此外,隨著商超類商品的占比加大,雖然京東的客單價有少許下降,但其每單履約成本卻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這同樣代表了運營效率的提升。

無論是增速還是盈利,京東一直在遵循健康發展的科學規律。2016年第二季度,京東關閉了一大批不合格第三方商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京東的增長勢頭,但也側麵反映了京東對可持續發展和對確保用戶體驗的看重。在這個階段,已經開放物流、營銷乃至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京東,正逐步將自身供應鏈優勢轉換為可持續盈利能力。

最後更新:2017-10-08 01:29:09

  上一篇:go 現如今電商增長放慢以後,京東都在幹什麼
  下一篇:go 盒馬鮮生會超越京東生鮮、京東到家嗎,生鮮電商未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