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上市時間表 京東金融分拆套現142億
在新金融行業,獲得高估值的企業一大把,但真正讓投資人全身而退、順利套現的案例卻寥寥無幾。
即便如已經登陸紐交所的宜人貸、信而富,前者20多億美元的市值相比其母公司宜信的體量明顯偏小,而後者更是被媒體冠以“流血上市”的標題,上市價格遠不敵前幾年那輪融資的估值。
在這一點上,劉強東和他的京東集團顯然是比較成功的。
北京時間8月14日,京東集團發布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已完成交割,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
根據財報,由於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同時擁有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的控製權,所以京東金融的分拆為同一控製下企業之間的交易,與此交易相關的142億元人民幣(約21億美元)收益記錄在京東集團2017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的權益科目中的資本公積。
此前拆分京東金融時,京東方麵給出的原因有三:簡單總結就是便於拿牌照、融資、上市。
今年3月初,京東集團簽署了關於重組京東金融的最終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於京東金融68.6%的股份,對價是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以及京東金融未來稅前利潤的40%。
當時,市場人士據此粗略估算,京東金融的估值為500億元。
據某接近這輪交易的人士透露,京東金融向投資方給出了明確的盈利和上市時間表,但跟去年溝通的情況相比,這兩個時間現在都有所推遲。以前者為例,原本計劃2017年實現盈利,但可能要推遲至2018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注:文章來源馨金融,評價中心綜合整理編輯。
最後更新:2017-08-20 0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