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DotA
Dota選手完敗給人工智能!圍棋之後,AI又要統治電競了
在年輕不懂事的那段歲月裏,幾個年輕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堅貞不渝的玩著Dota2。無論是後來出現的英雄聯盟,還是經久不衰的魔獸,我們都曾走過一段令人難忘的激情歲月。然而,就在周六,發生的這件事震驚了Dota圈,也讓曾經燃情歲月的我們重新聯係起來 。因為大家都被一條消息刷爆朋友圈:
DOTA2 經典賽事TI7國際邀請賽決出最後冠軍,中國團隊雖占據234名但無緣冠軍。回顧本屆比賽,Open AI 的機器人因為戰勝了人類玩家而大放異彩,團隊也在Twitter上宣布歡迎更多玩家挑戰和試用自己的技術。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今中國在電競行業已經完全大放異彩。雖然決賽由中國戰隊 NewBee 對陣國際戰隊 LIQUID,經過三場大戰,最終 NewBee 0:3告負,LIQUID奪得冠軍。但是OpenAI的卻成為了比冠軍更加搶眼的新名詞,一度登上熱搜。同阿爾法狗一樣,OpenAI的出現,無疑讓電競行業一震。
Dendi輸了!
如果你玩過Dota2,那麼相信你一定不會不知道他,這位出生於1989年的烏克蘭老司機,可以說是整個世界上最頂尖的電子競技選手之一,曾經隨隊在第一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1)上奪得冠軍,又在後麵的兩屆 TI 上斬獲亞軍。然而,料的如此實力強勁的老手,卻在8月11日正賽之後,敗給了一個U盤,確切點說,是U盤當中裝著的由 OpenAI 開發的 Dota AI。
對決的規則並非 5V5 的經典模式,而是中路 solo 單挑,這一點對於打多了“父子局”、“可樂局”、“燒烤局”的小夥伴們來說或許更加熟悉。整場對局不能使用魔瓶、凝魂之淚、靈魂之戒、聖壇等裝備或場景道具。而雙方選用的英雄也均為長著一張嘲諷臉的影魔(Shadow Fiend)。
比賽從號角響起的那一刻開始,Dendi就輸的毫無懸念,一如圍棋峰會上與阿爾法狗廝殺的柯潔!一開局,OpenAI 就展現出堪稱完美的卡兵技巧,而當雙方正式交鋒時,職業選手與人工智能之間的差距也開始明顯地顯現出來,無論是正反補兵還是技能施放,AI對距離和時機都把握都更加準確,毫無遲疑。
根據 OpenAI 官方給出的數據,AI 每分鍾的操作次數(APM)僅僅是人類的平均水準,換言之,AI 的每次出手收益都比 Dendi 更高,無效操作更少。
第一局,AI利用假動作誘騙Dendi上前補刀並將其擊殺,相信眾位玩家也會是同樣的選擇。而第二局對戰中,Dendi更是因為前期的卡兵失誤而徹底失去優勢,比賽也在OpenAI的大舉勝利下低調結束。Dendi慘敗,而時長居然僅僅不到十分鍾。
AI或將製霸電競?
此時或許你會問,OpenAI 的老板是誰?你一定不會陌生的,科技大佬,特斯拉的老板,世界超壕馬斯克。馬斯克這位老同誌還在自己的 Twitter 上怒刷一波存在,並認為 OpenAI 第一次在電競上完勝世界頂級選手這件事,可比象棋圍棋要複雜的多。
對於人工智能的又一次勝利,朋友圈曾經一起 打Dota2的小夥伴怒道:
難道人類和人工智能終將有一場惡戰?(貌似哪一位偉大的大佬也說過。。。)
在OpenAI勝利之後,其官方也公布了獨門致勝秘訣,OpenAI之所以強大的原因就在於並沒有通過模仿學習和搜索策略來進行訓練,而是完全通過“自我對決(Self-Play)”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水平。並且在整個提升的過程當中,AI 從最早隨機渾噩的狀態逐漸進化到世界冠軍級的單挑水準,僅僅花費了兩周的時間。
而讓人震驚的遠不止這一點,人工智能在目光並不僅僅在Dota,8月10日淩晨,暴雪旗下《星際爭霸2》開發團隊就在GitHub上發布了一款與DeepMind合作的《星際2》API工具,以方便玩家與研究人員接入遊戲後進行對 AI 的研究與訓練。
電競天才少年 Arteezy_Artour Babaev 在和 AI 對戰後表示:“輸給一個機器人是讓人覺得不舒服。但看了回放,我發現我確實能學到一些東西……有些事情,別人告訴你是一回事,你自己親身經曆了以後,是另一回事。”
So,圍棋峰會之後,電競峰會是不是即將召開?不過驀然回首,我突然又想起來數博會上的馬雲爸爸:So TM What?
那麼,回歸本源,曾經的Dota迷的你呢?
點擊播放
GIF/41K
最後更新:2017-10-17 2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