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DotA
Dota2:《Ti邀请制度已经落后于时代》
TI7大幕即将拉开,一年一度的盛会将把全世界Dota2爱好者的目光再次汇聚在西雅图。
TI全称国际邀请赛,顾名思义邀请制度下的Dota2国际比赛。这个从TI诞生之初就确立的制度已经陪伴Dota2走过了六个年头,即将迎来7岁的生日。邀请制是否还适合Dota2最大的赛事亦或是Ti的邀请制度是否已经落后于时代?
众所周知冰娃在被V社招安后与V社一起共同开发了Dota2,结束了Dota长久以来“没爹没妈”的漂泊生涯。而为了宣传Dota的第二代产品Dota2,TI邀请赛便应运而生。高额的奖金迅速吸引了所有电竞爱好者的目光,TI也成为了电竞赛事的新标杆,从此电竞赛事迎来了高额奖金的时代。
作为承接Dota1的首个Dota2赛事,Ti1也理所应当的邀请了Dota1的职业战队参赛。早在Ti1举办时Dota2还尚未发售,处在内部测试阶段。在当时也只有少数Dota1职业选手被冰娃邀请加入了Dota2,而大部分普通Dota1玩家并没有机会接触到Dota的第二代产品。TI邀请赛举办初期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同时也没有在各地区举办预选赛的条件,在种种因素限制之下V社也就为TI定下了邀请赛制的基调,并延续至今。
邀请制下V社首先会对Dota队伍一年以来的成绩进行评估,邀请其中表现出色的队伍参加世界上奖金最高的电竞比赛---TI邀请赛。而没被邀请的队伍只能遗憾错过TI,当时Ti奖金的收入是Dota2职业选手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落选TI就意味着收入相比参加TI的选手要少很多。起初Dota2队伍之间水平差距明显,V社很容易就能客观的选出最出色的队伍参加Ti。但之后当Dota2队伍之间水平差距越来越小,TI名额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励。V社一言堂下的名额邀请是否客观一时间众说纷纭,邀请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时代在改变,Ti邀请制度却没变。以Ti1环境下指定出的邀请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与如今的时代。在直接邀请争议声越来越大后预选赛便出现了,V社从全部直接邀请的制度,过度到了一半直接邀请一半通过预选赛的形式来确定TI邀请名额,这也让更多不知名的队伍也有了前往西雅图的机会。
即便是有了预选名额,V社在评估直邀队伍时究竟是邀请成绩好的队伍,还是邀请成绩好的选手也争议不断。Dota2选手在当时流动性很大,常常TI前转会也时有发生,选手流动让V社很难做出客观的邀请评估。Ti4前就因为LGD队员流动到Newbee而让V社犯了难,最终直接邀请了Newbee而让LGD参加预选赛的决定也引来了不小的争议。不过在这件事儿上不管V社作何选择,都会有人不满意,即使最后的决定很客观也会很容易招来非议,主观的决定最难以服众,这也就是邀请制度相较预选赛最大的缺点。
去年AKKE就曾发文质疑过Ti的邀请方式,V社主观的决定Ti直邀名额即使能不存私心,用很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决定直邀名额,也会让没被直邀的队伍不服气,特别是在队伍实力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直邀名额继续存在是否公平?不管V社怎么解释公平与否肯定都会有人不满,只有客观从预选赛打出来的名额,才能让各方心服口服。
中国TI预选赛常常被称为“魔鬼赛区”,其出线困难程度可见一斑。自Ti4在华西村大规模举办线下预选赛以来,TI正赛名额的争夺就越来越激烈。不论是大牌明星还是草根大神谁赢谁都有可能,去年ti6预选赛即使强如”宇宙第一C”B神、老牌劲旅Ti2冠军IG也没能从残忍的中国区TI预选赛中杀出获得一个Ti正赛的名额。平心而论把Ti6直邀队伍NB、LGD放在预选赛中能否直接出线呢?如果不能那为什么不所幸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各凭本事”去竞争前往西雅图的机票呢?
不仅如此自Ti4预选赛以来,通过预选赛获得名额的队伍相比直接邀请的队伍,在TI正赛的成绩是越来越好。以中国赛区为例,Ti4预选赛出线的LGD获得了第五名,Ti5预选赛出线的CDEC一路高歌猛进打入了决赛是所有中国队伍最好的成绩,Ti6预选赛出线的Wings甚至举起来冠军盾把直邀队伍远远落在了身后,Ti6靠直接邀请前往西雅图的中国队伍则成绩惨淡。
究其原因Ti邀请制度下,直接获得名额的队伍往往是很早之前拿到成绩状态不错的队伍,而预选赛出线的队伍一般都是最近状态神勇。Ti预选赛临近Ti正赛,从预选拼杀出来的队伍往往都会把好状态延续到TI正赛,而直邀队伍没有经过预选赛的洗礼状态就比前者差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预选赛出线的队伍成绩越来越好,而直邀的队伍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现如今的Dota2各队水平差距是越来越接近,成绩好坏完全取决于状态。TI直邀很早之前状态好成绩好的队伍显然有失公允也不科学,且对TI的观赏性与赛区成绩也有不小的影响,只有大规模的预选赛才能筛选出近期状态最好的队伍,而非仅仅参考很早之前的成绩。
讲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V社一句了,在如今Dota2队伍之间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在如今Dota2各队状态时有起伏的今天,TI还要直接邀请的必要吗?是不是应该给所有队伍一个公平参加Ti的机会呢?全面取消直接邀请,让客观的预选赛来决定前往西雅图机票的归属。
把视野拉到足球世界杯的预选赛制,即便是差距再大的赛区也要通过预选赛给所有队伍一个同等竞争的机会,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何况Dota2队伍间的水平非常接近,特别是中国赛区,V社却常会参考排名等因素来确定Ti名额。很多时候第三方的排名数据根本说明不了问题,比如早些时候LGD战队的世界排名就在其全队放假的时候,因为其他队伍输了比赛而从第十升到了第八,这种排名对于Ti7直邀的评估来说毫无参考价值。排名用来为预选赛各队分档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不管之前排名如何只有Ti前状态最好的队伍才能赢得参与Ti的机会,这也更符合电子竞技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
Ti7前成绩欠佳的Secret排在了世界第一
每年华西村举办的Ti预选赛收视率绝不亚于任何第三方Dota2赛事,各预选队也都如临“高考”般投入,为了争得Ti正赛的门票,激烈程度甚至堪比major。原本就关注度很高的中国区预选赛,如果取消直邀让全部队伍都去打预选赛,观赏性还能在上一个档次,不管对于V社还是对于观众来说肯定是双赢的结果。观众看到了更刺激的比赛,V社延伸了Ti的影响力。
事分两面,取消直邀也应该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全部通过预选赛决定Ti名额,势必会减弱各职业队伍对第三方比赛的重视程度。Ti囊获了dota2选手大部分的收入,如若邀请前不在参考第三方比赛的成绩,第三方比赛对于各队的吸引力将会大大降低。如果V社打定主意想像拳头一样压缩第三方比赛的空间就无须考虑这个问题,但相反的话就得思考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了。
另外取消直邀后也许选手的“假腿”会再次切的飞起,全年休息打直播只在每年TI前的预选赛出来“拼一枪”的做法过去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职业圈“每年只打3-4个月Dota”的思维方式早就已经行不通了,上一个持这种想法的选手据说已经转型去了王者荣耀。况且major的奖金也十分诱人,还有一些第三方比赛的奖金,加起来相比很多人的直播合同都要大不少。即便是还有想切“假腿”选手,V社从制度上其实也很容易杜绝这种现象。
不得不说明星效应也是V社延续直接邀请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度依靠互动指南收入维持的TI,如果明星选手预选没出线Ti本子的销售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如果Dota2想以传统体育为目标的话,这种娱乐圈卖明星的做法显然与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V社高度依赖Ti互动指南的做法绝非长久之计,摆脱单一依靠游戏内收入的产业结构,走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才是Dota2的未来,而不仅仅依靠明星效应所产生收入。明星选手总会老去,Dota2与Ti却要思考更长远的未来。
如今的Dota各职业战队之间水平越来越接近,TI的邀请制度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每年预选赛后,各个Dota社区也都会有“希望所有队都去打预选赛”的请愿声音。而自TI5以来预选赛出线队伍成绩远远好于直接邀请队伍成绩的现实,也让“都TM打预选赛”的吐槽声与“直邀队伍也很难从预选赛出线”的猜测声都不绝于耳。Ti6Wings以预选赛出线的身份夺得冠军后,也让这些声音日益高涨。
Ti6冠军Wings已然崩盘,直接邀请上届冠军的惯例肯定也会被打破,V社何不借此机会取消直邀开启大范围预选赛呢? 各职业队“各凭本事”打出来的Ti名额才堵住质疑的悠悠之口,还能以最客观的方式选出状态最好的职业队伍前往西雅图,让Ti正赛更加精彩。也许唯一值得V社头疼的问题只是,不再使用直接邀请制度后Ti邀请赛应该改个什么名儿?
最后更新:2017-10-17 21: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