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結合OpenStack 談談雲計算

上周看了O`Reilly的《OpenStack》,讓人很失望,架構性的分析很少,大多是部署的內容,實用性也是有限,也怪不得沒有人翻譯它。OpenStack是一個開源的IaaS實現方案,是一套構建雲的框架,有Nova這套比較成熟的虛擬機管理方案。趁著上周在上海的Openstack亞太技術大會,侃侃業界大小公司對公有雲,私有雲構建的情況。



雲計算的幾個as a Service
雲計算之所以被稱作在玩概念,主要在於他的SaaS。SaaS麵向的對象是軟件使用者,即普通百姓,任何一個web上的app都可以稱作SaaS,所以SaaS被看作純粹隻是搞了個概念在玩兒。之外的PaaS和IaaS則不然,是真的提出了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先說PaaS,平台即服務,他麵向的用戶是開發人員。用戶隻考慮應用邏輯,操作對象是某個具體應用中的邏輯。他的特點是Auto-scaling。比如Tomcat/Apache Hosting業務,用戶隻要把你寫的網站的代碼,域名都丟給他,針對你的訪問量和需求,他自動給你起虛擬機,在適合數目的虛擬機上起適合數目的Tomcat,你無需考慮之後的問題。公有PaaS的提供商有Google App Engine,EMC的Cloudfoundry以及Redhat開源的Openshift。PaaS的技術門檻是高的。再看IaaS,基礎設施這塊。國內的大公司,阿裏和盛大都推出了自己的雲,他們都是IaaS的公有雲提供商。IaaS的用戶是開發人員,用戶接觸到的是虛擬機,需要考慮應用部署,應用邏輯等問題。一般虛擬機上還會提供一些非結構化的KV雲存儲服務,以及Block Storage,load balance這樣的業務,所以有人反對雲計算等於虛擬機。相比auto-scaling的PaaS,再相比騰塊地兒給你裝東西玩的虛擬主機,我們可以看到IaaS的定位。Amazon上的web services以及微軟的Azure,他們也屬於公有雲IaaS提供商。


公有雲和私有雲
在國內,想做公有雲對於普通公司來說是不可能的。公有雲需要機房,需要數據中心,隻有具備一定實力的大公司才玩的起,而且也是向電信或者網通租的機房,國內也不允許你自己建機房,應該是違法的。除此之外,對公有雲來說,三分研發,七分運維。一家公司的運維實力也決定了你是否玩的了它。公有雲是多租戶的,要解決數據隔離等問題。相比之下,私有雲是可以讓小公司或者個人實現得了的一種雲。隻要有局域網,隻要一個你自己的機房,甚至可以是單租戶的,反正你自己搞個私有雲,給自己的應用提供些內部服務,怎麼來都可以。


OpenStack的定位
隻談OpenStack的Nova和Swift。Nova較為成熟,是虛擬機管理方案。Swift比較簡單,是一套KV存儲方案。雖然Nova由開源社區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維護開發,他的架構和計費模式卻完全不能拿來做公有雲。英特爾公司因此還向OpenStack社區的委員會申請重寫它,被建議還是不要改寫它為好。反倒是Swift,因為簡單,卻是可以用的。Swift的成熟應用有韓國電信,Rackspace的Cloudfiles。總之OpenStack離公有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國內的小公司,對於OpenStack的應用,僅停留在界麵定製、部署工具、周邊開發,他們依賴二級運營商,比如上海電信。Intel,HP這樣的大公司是真正在捐獻重要的代碼,為性能做評測。國內確實還是有拿OpenStack來做公有雲的,但是必定高度不足,比如常州公雲: pubyun.com和上海VAS Cloud:try.cloud-open.cn。前者不知道為誰提供服務,或者常州政府之類?後者是為上海電信提供服務的。在雲存儲方麵,EMC公司的Atomos更牛逼。


雲計算硬件方麵:OpenCompute
聽說硬件方麵各大大公司想一統江湖啊,要給雲計算下的服務器硬件配置做一個可整機定製。Facebook宣布了OpenCompute項目,事無巨細地公開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軟硬件架構,甚至公布了服務器主板和數據中心配電係統等的硬件規格,兵提供了機械圖紙,公布了如何改進數據中心能效的方法。也許不久的將來各大硬件生產商的產品都互相雜合在一起了。

最後更新:2017-04-02 16:48:12

  上一篇:go 清華夢的粉碎——寫給清華大學的退學申請
  下一篇:go Before You 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