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人工智能]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百度200萬美元獎勵不到20人的團隊

8月8日下午,李彥宏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三四萬人中的一萬人,召集在百度大廈東廣場,舉行了個超級大的Summer Party,據說是因為從今年開始,這就是百度的年會了(所以才會有百度高管一起小蘋果這樣一年一度的歡樂節目)。這次場子裏除了近萬人的夏日狂歡,還有李彥宏親自頒發超級巨獎,也就是所謂2014年度的“百度最高獎”,今年獎金達到600萬美元,是過去三年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說在中國互聯網行業裏無出其右,當是基本事實。


百度人工智能“開花結果”


這個百度內部獎的特別之處不是金額巨大,而是有個硬杠杆,就是隻頒給少於十個人的小團隊,十一個都不行。今年一共有六個小團隊獲獎,也就是說每個小隊100萬美元。


大概看了下從2011年到去年的獲獎項目,基本上是以搜索技術、鳳巢等為主,代表了百度的兩大支柱板塊,即向網民提供的搜索服務和向企業主提供的推廣服務,非常實用,但今年有了新的變化,就是獲獎團隊中有兩個項目與人工智能相關:“深度學習並行平台”、“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及研發應用”。這兩個團隊都來自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由此看來,百度近幾年高度重視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逐步走向“開花結果”的階段了。


這兩個研發人工智能的小團隊,拿了200萬美元。


600萬美元獎金的發放,是百度確實已經決心把未來依托於技術和創新之上的一個側影。這一兩年,如果留心百度,會發現大量關於這家搜索引擎公司,投巨資到技術領域的新聞被刊出,比如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廣攬世界級技術專家,推出Baidu Inside智能硬件合作計劃,發布大數據引擎,研發“百度大腦”,修建智能mall,推出少帥計劃,從穀歌重金挖來吳恩達出任首席科學家……


上月底百度發布二季度財報,列明研發支出較去年同期增長84.5%,占總營收的14.49%,這個比例,不但比蘋果、三星高,比華為也高。那麼錢都花在哪兒去了呢?主要是人才投入,一個例子是,百度計劃到2015年底在美國研發中心聘請150-200位員工,這一項支出是3億美元。而百度一年來股價的暴漲,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市場對百度技術投入的認可。


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


但一個屬於互聯網業的搜索引擎公司為何會愛上人工智能,這不是特斯拉、愛迪生這樣的科學發明狂人才該幹的事情嗎?而事實是,搜索引擎與人工智能有天然的親緣關係,不但百度在幹,穀歌也在玩命研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說簡單了就是機器思維,上世紀50年代,圖靈發表《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ing):一個人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和對方進行一係列的問答,如果在相當長時間內,他無法根據這些問題判斷對方是人還是計算機,那麼,就可以認為這個計算機具有同人相當的智力。


把搜索引擎與人工智能相關聯,這在以前的科學幻想中沒有被提出過,而搜索引擎被發明之初,人們對它也沒有這種期待,搜索引擎不過是一種互聯網上的檢索程序而已,但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等的進步,科學家們卻發現,搜索引擎通過不斷學習可以具備一定的智商,而且智商會越來越高,搜索引擎公司在研發人工智能方麵有天然的優勢。


搜索引擎在人工智能方麵的異軍突起,為穀歌和百度們找到了新的未來突破點。它們原來隻是一個互聯網公司,但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突飛勐進及數據庫的積累為人工智能提供了突破的環境與機遇,通過人工智能這條路,它們卻變成有一個未來技術想象力的高科技公司。所以它們會把人工智能列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這點從穀歌6月底舉辦的年度I/O開發者大會上表現出的、強烈的智能硬件特色也能看出。


如果是搜索引擎公司率先在人工智能方麵得到突破,在未來,這無疑是一項劃時代的殺手級發明,說“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也不算過分。因為其中存在著巨大的產業價值。


百度的服務——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人,如果未來的搜索引擎有了一個聰明的大腦,然後通過互聯網把所有的的硬件都智能化,並且互通互聯——手機、汽車、穿戴、家電、筆記本,百度再通過不同的設備捕捉到用戶一天24小時的行為尤其是消費行為,這就等於把自己的標簽貼到人類科技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是“連接人與服務”的完美實現。


因此,人工智能將給搜索引擎公司拓展出的幾乎沒有邊際的想象空間。一個普通的搜索引擎公司,它的想象空間無非就是開發更好的係統多賣一些廣告而已,但一個創新驅動的、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方麵率先獲得突破的公司,寓意中的未來可能性簡直數不清。在股票市場上,如果未來有對衝基金之類因為“人工智能”概念潛伏在搜索引擎公司中,一點都不奇怪,或許,人類第一個萬億美元市值公司,就會誕生於這個領域。


事實上,即便在短期上看,搜索引擎公司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也隱藏著巨大的產業價值,即便沒有翻越分水嶺,為了人工智能在大數據、深度學習領域的推進,也能夠提高搜索、地圖、團購等產品的用戶體驗,更何況,他們還都在推進自己的智能硬件平台計劃。


[IT時代周刊編後] 人工智能在前期對技術的大量資金投入,是為了以後的殺手級應用技術發明。李彥宏曾表示,隻要技術重要,我們不在乎花多長時間,5年甚至是10年都可以。人工智能需要長期大量資金的投入,同時也需要專業人才的吸納,自從今年5月,前“穀歌大腦之父”吳恩達加盟百度後,在科技界引起不小的震動,隨之也為百度打開了技術人才缺口,此前百度曾多次接觸,卻難以招至麾下的牛人,也隨後悉數加入。可見,人工智能日後將成為未來巨頭間較量的戰場。[責任編輯 鄭希]

最後更新:2017-04-03 05:39:52

  上一篇:go 阿裏雲ECS、SLB、OSS、OCS服務升級公告
  下一篇:go 目標跟蹤學習筆記_1(opencv中meanshift和camshift例子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