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Everything@阿裏雲:隻有大象才能奔跑!


image


5月23日,ofo小黃車的CTO童長飆在阿裏雲2017雲棲大會成都峰會上稱,該公司除了擁有600萬輛小黃車外,還擁有全國最好的自行車路網數據。

“我們的自行車路網數據即便專業的自行車廠商,比如高德、百度都沒有我們這麼好的自行車路網數據。我們來之前做好了自行車導航服務。”童長飆說。

現在的ofo正基於阿裏雲計算平台進行騎行需求預測。盡管城市騎行需求影響因素複雜,受到降水、溫度、PM2.5等影響,具有非常強的空間相關性與時間相關性,但ofo還是可以通過把地圖切為等距方格,在每個具體區域內需求預測,並通過神經網絡,通過大量的輸入計算可以精準預測下一個時段某一個區域內會出現的需求數。

“北京北部是強需求區域,然後是中關村,然後是望京,東南則是北京的國貿。”童長飆強調,這一切大數據的計算能力,都是基於阿裏雲來實現的。

當然,不僅是小黃車,人們的周圍已經充滿了阿裏雲的生態合作夥伴:未來我們看到的新媒體,很大程度上都會根植於阿裏雲上,例如雲上的電視台,例如基於人工智能的視覺合成……甚至,現在已經有基於阿裏雲進行的對地震餘震的震源預測!

沒錯,阿裏雲正在一路狂奔。

五天前,阿裏巴巴集團公布的財報中,阿裏雲以靚麗的數字幾乎閃瞎了很多人的眼:連續八個季度增速超過100%!

從財報上看——5月18日晚阿裏巴巴集團公布了2017財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全年財報。其中,阿裏雲的表現相當搶眼,財年營收規模達到66.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121%;2017財年第四季度(2017年1月至3月31日)單季度營收為21.63億元,接近阿裏雲上一個財年的整體營收30.19億元。

對於這個以規模來衡量生命力的行業來說,一個又好又不太好的消息是,阿裏雲收入是中國市場規模是後10位總和,中國業內的雲戰爭已經基本結束——寡頭已經出現!

雲計算是個腦力活,也是個體力活——在某種程度上,量起不來,就無法講規模效益,而“雲”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提高單個企業的IT效率。因此我們在若幹年內都會看到阿裏雲瘋狂地在全球擴張,並最終圍剿北美。

是的,國內市場的雲計算戰爭已經結束,阿裏雲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精細化運營並把每個重點行業垂直領域精耕細作。

在這次成都峰會上,阿裏雲已經表現出了一種對很多垂直行業會慢慢“下手”的姿態。

例如,華棲雲和阿裏雲一起隆重推出了“雲端電視台”,主要麵向電視台的新媒體部,那些PGC和UGC。在公共雲上,一站式提供從直播、點播、短視頻的生產、製作、發布到用戶數據留存分析、精準推送、視頻內容的生命周期管理等全套解決方案。

沒錯,目前正值內容創業大潮,媒體巨變——阿裏雲傳媒行業負責人汪瑩稱,采用“雲上電視台”是媒體行業麵向未來的一種新的技術業態,輕盈、敏捷、彈性擴展,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媒體傳播要求。

image


又例如,在這次大會上,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阿裏雲天池平台,啟動了首個地震AI大賽——餘震捕捉AI大賽。大賽還向全球發出邀請,試圖聚集全球工程師的智能算法,挑戰餘震震源的定位捕捉。

再例如,今年3月的深圳峰會上,阿裏雲公布了成長於雲端的ET醫療大腦,可以用幾十秒甚至更短的時間, 幫助醫生完成一張甲狀腺B超的閱片工作,圈出結節區域,並給出良性或惡性的判斷——過去,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從閱片到書寫診斷報告,至少需要20分鍾。

當然,也有人說,在雲計算領域裏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目前正在發生著一種行業整體融合且相愛相殺的態勢,更何況阿裏雲還需要進一步與全球性競爭對手PK——或許吧,更保守的說法應該套用一句電影《我的老婆是大佬》裏的台詞:阿裏雲,還要再“安靜地殺一會兒”!

最後更新:2017-06-08 16:31:55

  上一篇:go  解讀阿裏雲成功運營生態體係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下一篇:go  cephx: ceph的認證和加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