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共享單車物聯網應用重心從智能鎖轉移到電子圍欄

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裏, 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經被橙、黃、綠、藍、白、金、彩等各色共享單車所攻占,今年4月份開始,物聯網“電子圍欄”開始成為共享單車界的新話題,各地政府部門喜聞樂見,甚至單車品牌是否具有電子圍欄成為某些地區的準入門檻。以摩拜、OfO為首的共享單車龍頭開始進入到刷技術的階段.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簡單來說,“電子圍欄”就是一個個虛擬的停車框,用戶必須將車輛停在指定的停車框中,否則無法鎖車結束行程。具體而言,通過物聯網芯片發射信號覆蓋技術,給共享單車停放劃定一個區域,讓單車隻能停放在規定範圍內。當車輛停放超出係統規定的區域時,係統會發出語音提示,要求騎行者將車輛返回至指定區域,否則車輛將無法上鎖,後台也將會一直計費。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的兩種形式,一種是由政府統一規劃的“公共電子圍欄”,另一種是有共享單車企業自行設置的獨立電子圍欄,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兩種電子圍欄也有重合的可能,例如OfO和北京經信委聯合開發出了全國首個電子圍欄技術,並在北京通州試點。兩種電子圍欄設置目的都在於限製停車位置,共享單車通過一定的定位技術識別用戶是否將車停放在指定區域內,從而對用戶進行獎勵或懲罰。

共享單車實行的電子圍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在地麵建立信號發射裝置來實現對停車區域的識別,有基於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而實現的,也有基於藍牙實現的(如摩拜、小鳴單車);另一種是北鬥導航提出的基於衛星定位技術的電子圍欄係統(OfO),借助地麵增強係統,北鬥係統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亞米級,完勝GPS!高定位精度除了解決找車難問題,對於監管問題也是一把利器。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共享單車相關企業在積極推動之外,地方政府也參與了進來。共享單車已經由於過渡的鋪設帶來了明顯的城市管理隱患,是時候到了政府介入攜手共同規範化的階段。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www.buaaiot.org)相關人員認為通過“電子圍欄”來規範化停車,是目前從技術角度來講較為可行的約束手段,不過這會不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定點樁”,還得看用戶怎麼想。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4:37

  上一篇:go  數據擦除軟件與物理破壞:數據刪除的可持續方式
  下一篇:go  英特爾推出全新至強處理器E5 v4產品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