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人人、新浪社交網絡優劣勢分析
社交網絡是現在網絡界的熱門話題,從facebook,twitter到foursquare,tumbrl,社交網絡一直在被創新。在中國也有相應的人人網,微博,街旁,點點網等一大堆社交網站,與國外情況不同的是,中國的社交網絡是互聯網大佬的天下。在激烈的競爭中,社交網絡時代的三個巨頭——騰訊,人人,新浪也在慢慢形成。他們不僅要麵對互相蠶食對方地盤的競爭,也要麵對新興社交網站的挑戰。三大巨頭到底鹿死誰手,接下來筆者就來個分析。
騰訊篇:
騰訊的社交產品主要由三部分構成,QQ空間,騰訊朋友和騰訊微博,分別提供的是博客,sns和微博的服務。從產品布局上來看,在比較成熟的社交領域,騰訊都有相應的產品,而一些不成熟的產品,像lbs這樣的功能騰訊還沒有做。用戶體驗方麵做的不錯,在模仿競爭對手的基礎上還會做些小的創新。產品思路整體上是跟著人人,新浪等競爭對手走,創新不多。
騰訊的優勢在其推廣方麵,第一個方式是路人皆知的,依靠其龐大的QQ用戶群,用彈窗,郵箱,在聊天軟件加入口等渠道進行推廣。第二種方式就是不惜血本的廣告和媒體宣傳。騰訊很容易獲得用戶,但是其產品繁多,用戶花再社交網絡上的時間並不多,用戶質量也不高。為了提高ugc,騰訊將個性簽名,微博,空間等產品數據打通,用戶一次操作可以將消息發到這些社交產品,企圖給網站製造一個虛假的繁榮,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在總的用戶數方麵,騰訊的數量是絕對的領先的,但是在單個產品方麵,用戶數和活躍度都落後於人人跟新浪。
人人篇:
人人網的主業是SNS,基於實名製和真人關係,滿足朋友,同事,家人之間溝通的需求,主打親情牌。產品布局比較完整,像公共主頁,小組,群,在線視頻聊天,話題,位置,人人桌麵客戶端,家庭空間等產品都是對用戶社交需求的滿足。人人網越來越碎片化,再加上開放平台後很多第三方產品的接入,人人網出現了一些產品之間不銜接,界麵不統一的情況,讓用戶使用成本變高。隨著最近幾次產品的升級和改版,這種情況在慢慢變少。 人人的產品思路是跟著facebook走,也關注最新的社交產品,然後進行模仿和本地化。
在媒體資源不如新浪,推廣渠道不如騰訊的前提下,人人還能保持領先的優勢,主要就是靠其有中國特色的推廣方式。人人網有一個渠道部門,這個部門專門做人人網的推廣工作。他們在大學,中學,網吧等地方建立起了龐大的兼職團隊,據說總人數有上萬人的規模,其內部稱為“維度軍團”。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在線下通過宣傳海報,活動,以及其它的方式對人人網進行宣傳。這種看似複雜但是卻很有效的方式,讓人人網對自己的目標用戶進行了有效的覆蓋,並且在校園形成了壟斷的地位。現在很多想進入校園的產品都在試圖模仿人人網的這種推廣方式。
新浪篇:
新浪的社交產品主要是最近一年來發展凶勐的微博。微博是一種社交媒體,滿足一些有媒體影響力的人表達自我的需求,比如明星,媒體人,企業家等等。作為中國的twitter,新浪在twitter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創新,比如適合中國網民的評論,轉發,發圖片等功能。不過新浪似乎不滿足於隻做twitter,在產品布局方麵,推出了微群,微領地等產品,在向中國的facebook人人網靠近。新浪的思路是用twitter的概念,做中國facebook的目標來模仿人人網的產品。
新浪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媒體資源和運營能力。微博用加v的方式,給了名人用戶特殊的身份標識,滿足其高人一等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礎上,發揮名人效應,製造了一些社會事件和娛樂八卦事件,然後利用媒體資源進行報道,勾引名人的粉絲們上微博。這種方法頗為有效,同時微博也麵臨很多問題。比如普通用戶之間交流不多,活躍度不夠,名人認證寬鬆,導致一些人很容易就能通過認證,然後利用名人的身份做一些炒作的事。還有些商業機構利用微博的轉發功能進行商業廣告轉發,有很多名人也參與其中。假粉絲泛濫,用戶經常被打擾,謊言和假新聞經常在微博上流傳。總之在微博變的越來越大的時候,也變的越來越喧囂和功利。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SNS領域人人網是絕對領先的,但在整個社交領域,人人網的領先優勢並不明顯。人人網主要還是80後,90後的人在用,對掌握社會資源的老白領用戶覆蓋不夠,新浪和騰訊兩個大家夥都在勐追。在微博領域,新浪是領先的,後麵除了做的比較好的騰訊外,搜狐微博,網易微博等也在發力,新浪既要保持領先,還要向人人網靠近做sns,尺寸把握不好,就會被後麵專注於微博的小兄弟超越。對於騰訊來說,雖然目前都是在老二的地位,但是老二也做的輕鬆,如果新浪和人人在社交領域出現危機,將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的危機,而騰訊業務繁多,幾個產品的問題不會對企業整體產生多大的影響,目前隻需緊跟老大的步伐,保持跟進,等著老大翻錯誤就可以了。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