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acon銷聲匿跡了嗎?
蘋果在去年的WWDC大會上推出了iBeacon,由於低功耗、低成本、布置方便等各方麵的優勢,業界一時興奮地撰文分析其廣闊的前景。但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iBeacon好像並沒有得到推廣,至少還沒能走進我們的生活,而且還有傳言說iPhone 6將支持NFC,iBeacon真的要銷聲匿跡了嗎?
宅客君(微信公眾號:letshome)近日走訪了一家從事iBeacon領域的公司——自在科技。自在科技最初做的是藍牙防丟器Nut,同時,自去年開始利用iBeacon做O2O,目前已在南鑼古巷等五個商圈鋪設了Beacon設備。
利用iBeacon做O2O
自在科技的創始人田林表示,因為一直就很想做O2O,當iBeacon發布後,覺得用這個來做感應很合適,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可以很方便地感知到客戶並推送一些個性化的信息,是有實際意義的。
而且,做Beacon的硬件其實門檻並不高,他們在做藍牙防丟器Nut時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硬件團隊。“芯片的電路板都是自己的硬件團隊做的,也有網絡尋找的功能”,都是藍牙標準,這與Beacon其實在電路板上都是共用的,成本也很低。“已經有一款很暢銷的產品在驗證這個電路板”,因而田林對這款硬件的做工和穩定性都很有自信。
但他們自己並不對外銷售這些Beacon設備,並且田林認為,用iBeacon來做定位並不是一個終極的解決方案,因為藍牙信號本身的問題,做定位並不合適,而且其實其應用效果跟Wi-Fi沒多大區別。
還沒開始做大麵積推廣
之所以很難見到有落地的iBeacon項目,主要原因在於這是一個軟硬件結合的解決方案。“問題主要在於軟件方麵的應用,包括產品能力、運營能力都是要強的”,田林表示,光做一個Beacon的硬件出來其實沒什麼難度,關鍵在於能不能提供後續的服務。
自在科技在今年7月份正式推出了基於Beacon的線下應用“自在逛”,並在南鑼古巷、五道營、後海、建外soho、煙袋斜街等五個商圈,共計700多家商戶安裝了Beacon設備,年底計劃鋪設到10000個商戶。“當用戶靠近一家合作商店時,對方的優惠信息就會顯示出來,而且即便用戶沒有一直開著app看手機也會收到通知”
這其中的挑戰在於,如何讓商戶接受這種新東西。田林表示,從根本上來講,還要看這一套產品能給商戶帶來什麼價值。利用iBeacon來作感知設備,能夠很方便地了解進來的消費者,他是不是店裏的會員,他有什麼喜好等等,還能幫助商家統計一些信息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但目前,自在科技並沒有急於做用戶的推廣運營,因為他們還需要驗證一些模式,包括自身對商戶和消費者兩方的需求有沒有真正把握。田林介紹道,目前他們所覆蓋的這些商界基本人流量在20萬人左右,等達到50萬的人流量以後就要開始著手做線下推廣,“這個其實也很容易”,因為這個對用戶來講是有價值的,大家在逛街時看到這個東西對他們有用就會去下載體驗,轉化率會很高。
iBeacon不是萬能的
目前自在科技團隊有30幾個人,基本上都是技術人員,核心成員有來自豆瓣FM和中國移動做手機項目的團隊。對於iBeacon的前景,田林並沒有過多考慮,隻是覺得對自己有用,就會一直做下去。而其最終普及也跟手機藍牙4.0標準的普及相關,要讓用戶習慣打開藍牙,這畢竟是個趨勢,iBeacon還是值得做的。
“不要因為是蘋果推出的,就對它給予過多的重視”,關鍵還看它對提升自己所運營的服務質量或者對將要做的事情有沒有幫助,田林補充道,“它隻是一個工具,並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工具。”
最後更新:2017-09-13 1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