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中信集團:集團雲,探索互聯網+轉型路徑



作者:阿裏雲研究中心 田豐

ea907db5ca9f831fdf14e33eba5d2a161d1d00f1

39年的2016年中信集團位居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第156位。DT“在後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滿足的模式正從線上向線下轉移,產業互聯網正成為新的風口。這是挑戰,更是機會。”

1) “生產者的生態係統”成為一大挑戰。

2) IT係統設施既無法跟上業務創新的節奏,又麵臨複雜曆史架構中的遺留問題,包括子公司煙囪式係統無序生長、數據孤島快速蔓延、開發與運維難於協同、新技術更新換代慢等  “頑疾”,IT投資大

3) “儀表盤”卻失效了,眾多有關聯而不融通的數據孤島在沉睡中膨脹,集團管控風險

“四大矛盾”在IT基礎設施中IT資源和無限的業務需求之間的矛盾、局部的業務係統和整體的IT策略之間的矛盾、業務短期價值和公司長期戰略發展之間的矛盾、IT從被動服務變為主動布局之間的矛盾,從而早在2012年

ebeec041e671538e29f35bc0c3993e4110d46934

2016年,中信集團聯手阿裏巴巴等合作夥伴,在眾多大型多業態集團中,率先探索出了“互聯網+”轉型的關鍵路徑,以集團2016年2月中信集團設立“互聯網+轉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8月底中信集團在京發布“互聯網+轉型”戰略,並宣布采用開放共享的理念打造的“中信產業雲網”平台正式上線,標誌集團戰略轉型的首個成果已經落地,之後中信係豐富的產業資源逐步向雲遷移,加快實體企業資源和能力的在線化、數字化和內外部資源的關聯。在上雲轉型的背後,蘊含著創新性戰略思考原則:

1) “平台+應用”新5大板塊,56個細分行業,由於傳統IT架構無法支撐多業務線上千個“核心係統+外圍應用”模式不再適用,借鑒成熟的互聯網“平台模式”,采用互聯網架構,以雲平台承載越來越多的跨行業業務應用,以“U盤

2) “中介資源”新定位:“中介模式”Cloud Broker4個月SaaS

3)  “互聯網+轉型”新路徑:”將所有子公司用戶連接起來,利用阿裏雲合作夥伴的“建站服務”為子公司提供移動社交“高管看板”

242b4026f9bfa419b7aecc1b964793a7cfe5e9cb

“互聯網”。“中台模式”,也就是“微服務”架構,實現了“高內聚、鬆耦合、複用性”的設計原則,全局共享、靈活搭配13

“互聯網“用數3“如果企業裏麵所有的行業數據都能有效地連接起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運籌帷幄,同時業務經營的效率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這與”不謀而合。“統一平台,應用百花齊放”,平台賦能應用,縮短驗證周期,降低業務風險。

0841fab3524cff091336791416fda4f36790f6a7

“互聯網“應用升級ITISO27000IT

1a31136d42022da8b4fffd42dd8e3c73d45315e5

“開放共享”和“做連接、聚用戶、生數據”作為實施策略,中信集團正在通過一體化雲平台推動對分布於各地的子公司人力資源、資金、物資、核心信息的整合與賦能,實現子公司間各類資源的全麵協同,利用信息平台和互聯網化模式為子公司提供各類服務。企業應用網絡化資源協同平台,使子公司間研發係統、管理係統、服務支撐係統形成協同,實現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高度集成,生產製造與服務運維信息高度共享,資源和服務動態分析與柔性配置。具有圍繞全生產鏈協同共享的產品溯源體係。基於互聯網創新研發生產、組織管理、營銷服務模式,推動企業進一步開放共享,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帶動產業

1) O2O

2) OA

3) 

4) “員工連接器”,服務全集團

“雙創”投資資金,成立“雙創”平台,吸引內外部資本和技術資源,鼓勵內部員工創新創業。

最後更新:2017-04-01 16:39:46

  上一篇:go 華大基因:雲計算“撬動”大基因
  下一篇:go MaxCompute JDBC 2.2 發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