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神告訴你如何衡量APP開發價格
我們先來看一下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在現在互聯網高速發展,數據爆炸的時代,傳統企業的軟件開發模式無非兩種。
第一種,自身團隊搭建,眾所周知,移動電子商務、手機遊戲、社交通訊等麵向消費用戶群體的App占據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主流,僅限於個人級消費層麵,大多數傳統企業躍躍欲試卻不敢輕易下手。對於傳統企業的自主研發,我認為,長時間的研發周期和運維團隊可以“奢侈”來形容。
一方麵在於傳統企業沒有互聯網的從業經驗,自主研發成本、運維成本都集中體現在“人”的身上,而研發周期的延長,時間成本也就出來了。
另一方麵,三星、華為、小米等不同安卓品牌機的普及加重了終端市場的碎片化日益嚴重,移動產品又是不可能盡善盡美的,這樣就出現了未來可能產生的App升級、管理等運維成本。自主研發好在後期運維起來得心應手,畢竟自己開發的產品,自己更了解,但這個開發的成本對於企業來說在前期實在是得不償失。
第二種,找App開發公司外包服務,傳統企業則有了第二種選擇方式,那就是選擇App應用程序開發外包商。實際上這種“外包模式”的本質,是優化成本結果。如美國、西歐和日本勞動力成本較高地國家的外包商為節約成本,將部分大型程序開發的工作承包給如印度、菲律賓和中國等自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的外包供應開發商。與之類似,傳統企業選擇App開發商時,主要是為節約程序開發的人員開支,而將業務係統交予研發公司完成。
然而,因App應用開發的入行門檻太低,當前企業級移動應用市場魚龍混雜亂尤為嚴重,幾千人的大公司可以開發,幾個人的小團隊同樣可以承接或外包。App質量欠佳,原因是找錯了App開發服務商!
如果有平台對軟件開發服務交易做出保障,這也就避免了我上麵所說的軟件外包可能出現的風險。其實這種流程模式在線下也有出現,但是沒有第三方的保障,使得有時候雙方的交易會出現問題,產生一些利益上的糾紛。當這種模式經過創新由線下轉到線上的時候,有一個誠信的平台保障權益,就已經取得了一半的成功。而這種模式轉到線上也給雙方帶來了很多好處,跨空間的交流,交易的便捷,用戶的選擇也更多。一個模式的創新,可能就是一個行業的革命。
最後更新:2017-08-17 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