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現實需求巨大,技術尚未成熟,學界與業界思維大碰撞

作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語言理解不斷吸引著學術界與產業界的目光。然而,在這個極具挑戰性領域,若幹理論問題和技術難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而現實生活和社會中又麵臨著巨大的應用需求。如何通過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共同努力,讓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與應用的相互反饋中共同進步呢?

為此,在即將於 7 月 22 - 23 日舉行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17)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宗成慶博士牽頭組織了一場以“語言智能與應用”為主題的專題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CCF 會士陳恩紅教授,阿裏雲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總監初敏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北京雲知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TO 梁家恩博士,奇點機智聯合創始人、ACL Fellow 林德康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挺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係研究員、思必馳公司首席科學家俞凱博士七位嘉賓蒞臨現場,共同圍繞著“目前自然語言處理(NLP)麵臨的問題”、“深度學習在 NLP 中的局限性與可能的黑馬”、“學術界與企業界各自對 NLP 技術的關注焦點和預期”、“產學研合作的理想模式”等若幹問題展開深度討論,希望在討論過程中所閃現的真知灼見能夠對正在進行相關領域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為本次“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的主席,宗成慶研究員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等領域擁有多年的研究經驗和豐富的技術積累。在大會召開前夕,我們就語言智能相關研究中的若幹問題對他進行了先行采訪,他為我們答疑解惑,一解當下之急。
 
宗成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係統等相關研究,主持國家項目 10 餘項,發表論文 200 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和譯著各一部。目前擔任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委員、亞洲自然語言處理聯合會(AFNLP)副主席、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和 CCF 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

問:當前在語言智能方麵我們麵臨著哪些主要挑戰?對此又該如何攻克?
宗成慶:語音和文字是語言的兩個基本屬性,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包括聲音和文字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所謂的語言智能,在廣義上涵蓋所有以語音和文本為主要處理對象的科學問題和應用技術。對於不同的應用任務而言,所麵臨的挑戰也不一樣,例如,文本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係統,各有各的難點,不能一概而論,但無論什麼樣的任務,語義理解是最核心、最本質的問題。

在語言智能研究領域,目前業界與學界采用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並無本質區別,有的方法原創自學界,而有的技術來自業界,學界和業界已經成為“同一戰壕裏的戰友”,就像現代戰爭,難以區分真正的前線和後方一樣,雙方麵對共同的“敵人”。如果說有所區別的話,業界擁有更多的數據和計算資源,而學界更多的是在理論方法和模型上追求完美,雙方的協作已經成為共同發展的必然趨勢。

問:那麼目前在語言智能方麵已經有哪些能夠讓大家學習與借鑒的成功案例?在下一階段,語言智能在行業應用方麵又有著怎樣的突破口?對於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作為人類的我們總會產生一種即將失業的恐慌,比如對於自然語言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應用普及,諸如同聲傳譯、語言速錄師等的從業人員是否會麵臨將被淘汰的窘境?
宗成慶:首先,在語言智能方麵,現在已經有了許多相當成熟的落地項目,譬如本次論壇我們邀請到的初敏、梁家恩、林德康和俞凱以及他們的公司(阿裏雲、雲知聲、奇點機智、思必馳),都已經研發出在語言智能方麵的成功產品,此外,Google、微軟、百度研發的機器翻譯係統,以及“出門問問”係列產品都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對於探討在業界應用的突破口,實際上並非我個人能力所能預測,但隨著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深入,以及計算機硬件性能的快速提高,智能語言技術在很多特定領域趨於實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加快了行業的變遷,但關於“人類是否即將失業”的討論卻也一直不絕於耳。在此,我個人並不想用“失業”這個詞把形勢說得那麼嚴峻,我也不相信某一項技術可以使人徹底沒事幹。我認為,機器的確在很多任務上可以替代人工做大量工作,減輕人的勞動強度,或者大幅度減少人工的需求量,但對於一些需要高度精準處理的任務,完全不需要人的參與恐怕並不現實,同傳和速記也是如此。任何誇大和忽悠某一項技術的做法,都是不負責任的。

問:CCAI 大會即將在 7 月與大家見麵,每年大會論壇的主題都會緊緊圍繞著當前的熱點趨勢進行設置。那麼,作為連續三屆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尤其是今年的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主席,對於組織這一論壇,您的出發點是什麼?
宗成慶:近年來,人工智能研究獲得了較大的突破和進展,而自然語言理解作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目光,很多挑戰性的理論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而現實生活和社會中又麵臨著巨大的應用需求。

因此,我們選定“語言智能與應用”作為論壇主題,一方麵是希望更多從事人工智能、自然語言理解和機器學習等相關理論方法研究的學者關注語言智能的挑戰性問題;另一方麵,希望產業界朋友從實際應用的角度,提出對語言智能技術的具體需求和預期。學界和業界共同探討在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尚不成熟,理論體係尚未建立,技術性能仍有待於提高的情況下,如何讓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和應用的相互反饋中共同進步。

問:我們可以看到,本次論壇所邀請的對話嘉賓,既有來自學術界的頂級專家,也有來自產業界資深大牛,這樣的對話組合又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您希望通過此次討論能夠為聽眾帶來怎樣的價值啟示?
宗成慶: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朋友往往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學界更多地看重理論方法和模型是否完美、性能是否能夠進一步提升,而業界則更多地關注技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滿足用戶和市場的需求、成本是多少,二者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彼此矛盾的地方,那麼,如何找到二者的和諧和統一,如何通過頭腦風暴相互啟發,為學界和業界提供可借鑒的思路,便是本論壇發起的初衷。

最後,我真心地期待能夠有更多的朋友來到大會現場一起互動。當然,想要通過一個論壇就能夠徹底解決參會者所麵臨的困惑和難題是不可能的,恐怕現在也沒有哪個會議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我相信,每一位參會者都能夠在思維的碰撞中大獲裨益。

7月22-23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阿裏巴巴集團 & 螞蟻金服主辦,CSDN承辦,阿裏雲雲棲社區作為獨家直播合作夥伴的2017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17)將於中國杭州舉辦,預計將有2000多位技術精英和專業人士參加此次盛會。本屆CCAI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阿裏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係主任楊強、螞蟻金服首席數據科學家漆遠、南京大學教授周誌華共同甄選本年度海內外最值得關注的學術進展案例。

其中,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將在會議第一天的下午舉行,歡迎大家訪問大會官網立即搶票,來到大會現場,與宗老師等 8 位專家一起進入語言智能的前沿殿堂。

立即搶票:https://ccai.caai.cn/


 

最後更新:2017-06-22 11:32:16

  上一篇:go  《vSphere性能設計:性能密集場景下CPU、內存、存儲及網絡的最佳設計實踐》一3.2.1 建立一個真實的環境
  下一篇:go  《vSphere性能設計:性能密集場景下CPU、內存、存儲及網絡的最佳設計實踐》一3.2 成功構建測試實驗室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