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家結親優酷土豆閃婚內幕
3月13日,上海徐匯區斜土路1238號,太陽斜照在一座由廢舊工廠翻新的4層樓建築上。
這裏是土豆在上海的總部,下午4點半左右,它的主人王微剛風塵仆仆地從北京趕回來。麵色凝重的王微站在大門前思緒萬千,他整了整衣冠,徑直走了進去。此時,土豆內部已忙成一團——不出半個小時,視頻行業的“老大”古永鏘,就要踏上這片領地,成為他們的新主人。
在王微眼裏,古永鏘和他的優酷,都是他該用一輩子去忌恨的。但自從3月12日開始,這一切都變了,這個業界公認敢愛敢恨的“文藝青年”,被迫收拾起自己的情緒,隻留給外界一個孤傲而又悲情的維度。當天下午,優酷和土豆宣布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並,成立“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合並成功後,土豆網將退市。
根據雙方的協議,合並後仍保持兩個獨立的品牌,以吸引不同的用戶群,優酷將擁有新公司約71.5%的股份,土豆占剩餘28.5%的股份。在新的架構下,古永鏘出任新公司的CEO,王微進入董事會。雙方並未透露具體的合作細節。
第一章 從仇家到戀人
“生活繼續,導演繼續。”3月13日一大早,王微在微博上寫下這句話。但事實遠沒有王微描述的平靜,雖然生活還得繼續,但土豆這次真正要換導演了。
3月13日下午5時,頭發花白的古永鏘脫掉身上的藍色外套,露出一件事先精心準備的橙色(土豆的標誌色)襯衫,並揮了揮手,土豆上海總部的小樓就沸騰了起來。
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版權糾紛中互不相讓、有著深仇大恨的優酷和土豆,卻突然走到了一起,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跟誰合作都可以,優酷除外。”在王微這個“文藝青年”的內心中,曾對“優酷”二字極為抵觸。
在土豆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曾有記者向王微提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土豆與優酷有無合並的可能性?”王微喜笑顏開的臉嘩然大變,變得陰沉而又略帶暗紅。
“兩個男人怎麼可能結婚呢?”王微撂下一句生硬的話。在外人看來,隻有對一個競爭對手恨到極致,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從成立那天起,優酷與土豆就大小摩擦不斷,故事情節之曲折,完全可以寫一本跌宕起伏的小說。王微與古永鏘,都是中國視頻行業的標誌性人物,曾幾何時,他們的公司甚至可以與中國視頻網站劃等號。
王微生於1973年,小古永鏘7歲,但卻是在這個行業最早邁出步伐的人。2005年4月,土豆正式上線,率先在中國開創了一個新行業。2006年6月,從搜狐急流勇退的古永鏘,創辦了優酷,並將視頻分享網站帶上了巔峰。
自此,土豆與優酷之間的恩怨序幕開始揭開,並隨著它們在市場中的競爭不斷升級。就在去年12月16日,土豆還召開規模盛大的維權發布會,將炮口對準優酷,稱旗下版權節目《康熙來了》遭優酷蓄意盜播,將聯合台灣中天電視台,對優酷提起1.5億元的天價索賠。在維權發布會上,土豆網的一位高層手握利器,將代表優酷的藍色氣球刺破。
這次版權風波將優酷推向了風口浪尖。王微稱優酷為“不知悔改的害群之馬”,在業界振臂一唿,江蘇衛視、日本東京電視台、華誼兄弟、迅雷以及樂視網均向優酷發難,古永鏘幾乎成了過街老鼠。經此一折騰,優酷股價大跌。
古永鏘自然不甘示弱,隨後發起反擊戰,在上海、北京兩地對土豆提起訴訟,稱優酷有百部影視劇、綜藝節目及網站原創內容長期被土豆網盜播,其中包括《老男孩》、《強心髒》等頗有影響力的作品。優酷網認為,土豆網之前對外的一係列宣傳,嚴重損毀了自己的形象,並向對方提出480萬元經濟賠償。
兩家公司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戰火越燒越廣。今年1月12日,土豆網還聯合搜狐視頻、樂視網,宣布屏蔽優酷旗下視頻搜索引擎“搜庫”,認為“優酷的搜索引擎不公平,且可能存在人為降低用戶對各自視頻內容體驗的作弊行為”。
次日,優酷回應稱,土豆網采取了18世紀的“閉關鎖國”發展策略,置用戶的需求而不顧,把狹隘的私心放在首位,嚴重背離“平等、自由、開放”的互聯網精神,為用戶所唾棄。
土豆與優酷為爭奪市場份額引發的惡戰,沒有贏家。據消息人士稱,僅在官司方麵,雙方就耗費了千萬元以上,此外還錯過了大好的發展機會。這樣耗下去,雙方的財務報表將更加難看。
被操控的“資本”局
“嫁給優酷,並非王微想要的結果,雖然他早有意抽身而退。”有分析人士指出,它們從冤家跨越到情侶,主要是“家長”做主的結果——被深度套牢的投資人,對土豆持續虧損深感失望,他們促成了這樁“婚姻”,以求盡快套現走人。
本刊從知情人士口中獲知,與土豆網進行接觸的公司有多家,其中包括百度、騰訊等,外界還傳言土豆網的股東新浪也想將其納入門下。但王微態度“很不友善”,將這些大買家一一拒之門外。
王微的做法,讓董事會一些成員認為擋住了他們的財路。所以,在土豆與優酷的接洽中,其他董事再沒對王微寄予希望,全都投了讚成票,力挺這樁交易。
他已無法左右結局,在土豆網的股權構成中,風投占了83%的份額,其中IDG、紀源資本、淡馬錫、凱欣亞洲、First Easy這幾家風投機構所持股份都在10%以上,而王微手中僅握有8.6%的股權。
最關鍵的是,不論是資本市場還是股東,他們對土豆的未來都不再有信心。去年,土豆網虧了5億多元,這樣的業績讓很多投資者心底泛起了絲絲寒意。“匆忙上市,又匆忙賣掉,都是出於資本的考量。”互聯網分析師謝文認為,土豆網向來不是一家嚴肅的公司。
土豆網的行事風格,打上了創始人王微太多的個人印記。在這個福建人身上,人們很難將他與企業家聯想起來,他更像一個“文藝範”,感性大於理性。用土豆的員工的話來說,“就是做事容易衝動,且很少顧及後果。”
土豆網不顧業界反對逆勢上市,就是很好的證明。當時,中國概念股因誠信危機遭做空機構打壓,哀鴻遍野;王微與前妻楊蕾的離婚事件也鬧得滿城風雨,財產分割官司難分難解。選擇這樣一個時間點上市,對土豆很不利。但王微不為所動,並於2011年8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結果開盤即破發,首個交易日下跌3.44美元,跌幅為11.86%,報收於25.56美元。
有人認為,上市前土豆就變質了,動機很功利——圈錢跑人。根據土豆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截至去年3月底,土豆網手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2.09億元。以當時的虧損速度,不盡快上市將體力不支。
“王微認為從資本市場融資後,土豆網就有錢進行版權投入,可確保自己在行業的領先地位。”一位接近王微的人士指出,王微總把事情想象得很簡單。
事實上,圈到錢後土豆網也進行了自我拯救,去年10月18日與樂視網達成合作協議,共建視頻服務平台,共享樂視網之前所有版權內容,而土豆網付出的代價是每年向樂視網支付5000萬元的保底金以及基於該平台的廣告分成。但上述舉措並未緩解土豆網的危機,登陸納斯達克以來,土豆網不僅出現市場份額下滑,虧損幅度也逐漸擴大。
風投的本質是逐利的,投資7年不見盈利,隨著財務危機加深,被土豆網深度套牢的股東已徹底失望,並一直在尋求抽身的機會。現在,土豆上市已過半年,一些風投的鎖定期已到,他們想通過利好消息刺激股價,進而華麗轉身。這次優酷給了土豆159%的溢價,對土豆的股東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套現機會。
王微被擠到了邊緣位置,成了局外人。土豆也不再是王微的土豆,他阻止不了這次事件的發生,這是一項被投資人操控了的交易。不過,從最終成交價格和成功概率來看,選擇與優酷結盟仍有其合理性。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