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開人民幣付款先河 蘋果中國本土化路上問題多
從隻收美元到認可人民幣,支付貨幣的多樣化折射出的是蘋果AppStore中國區應用商店的更加本土化。
11月18日,蘋果AppStore中國區應用商店更改使用條款,開始接受人民幣付款購買應用。用戶在蘋果AppStore中國區應用商店購買應用後,可直接用人民幣付款,或對賬戶以人民幣充值,係統支持招行、工行、建行、農行、中行等十多家銀行的信用卡。蘋果中國AppStore推出的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約為6∶1,不按照實時匯率計算。用戶可在重新確認蘋果服務條款之後使用人民幣購買應用。
在此之前,蘋果應用商店隻支持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Card)和美國運通三種信用卡,用戶隻能將iTune賬號與一張美元信用卡綁定,並以美元購買應用,還款時再折算為人民幣。
有觀點認為,蘋果中國AppStore的此次行為顯然不是一個貨幣符號的簡單改變,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iPhone行貨入華兩年後,蘋果正悄然加速自己的中國本土化進程。
人民幣支付擁躉眾多
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三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2200萬部。對此,蘋果CEO蒂姆·庫克也承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iPhone市場。但令中國“果粉”們苦惱的是,蘋果應用商店在華未能與產品同步,不論是消費方式還是操作係統都讓消費者多少感到不便,對蘋果商店在華的業績帶來很大影響。
據悉,由於很多“果粉”使用的大都是非國際通用的銀聯信用卡,而AppStore此前隻接受國際通用銀聯卡支付,麵對這樣的規則,“黑卡”現象在近期高頻率出現。
所謂黑卡,一般是指被盜用的信用卡,對蘋果商店而言,黑卡則是指被盜用的國際通用的信用卡,它主要表現為可同時支持銀聯和Visa,用戶以低廉的價格通過非法渠道獲得蘋果應用商店賬號,然後使用盜用賬號中綁定的信用卡進行消費。這些“黑卡”即使發現被盜用後進行取消,而取消信息從國內銀行傳遞到Visa會有一定的時間差,在此時間差內,該卡仍然可以在蘋果商店進行消費,但最終有可能出現銀行無法向蘋果進行結算的現象,進而導致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因此失去應有的收入。
10月中旬,蘋果給中國的開發者們發來了9月份的賬單,但在很多開發者的賬單中,過去不超過20%的壞賬率突然提高到45%,甚至是80%。這意味著這些開發者從蘋果應該分到的賬款中有一半就白白流失了。
蘋果公司對此表示,用人民幣結算的主要目的除了方便國內用戶之外,還有望緩解他們在中國遭遇的“黑卡”問題。實際上,除了中國地區,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地區都可以使用當地貨幣進行購買蘋果AppStore應用商店中的應用程序。
對於蘋果應用商店開通人民幣支付,國內眾多果粉都表示支持,甚至一些原本通過“越獄”吃上“免費午餐”的玩家也開始考慮以正當渠道在蘋果商店內購買並下載應用軟件。在新浪微博的一項網絡投票中,有過半數的網友就作了如此表示。
除了“果粉”外,中國的開發者也大受鼓舞。今後,他們有望從蘋果公司獲得更多分成。應用軟件開發商、高德軟件副總裁郤建軍就表示,該公司開發的應用在應用商店排名靠前。此前,許多用戶沒有國際信用卡,購買受限,影響了高德應用的收入。一旦國內應用商店可以支持人民幣付費,應用的銷量應該會有較大的增幅。
最後更新:2017-04-02 1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