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麵獸楊誌"護送生辰綱看IT項目管理
《水滸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著作之一,我縱然是維吾爾人,但也很早開始接受漢語教育,因此對於該著作也是略知一二。今天這篇文章中,重點講述下《水滸傳》中較為精彩的故事:楊誌護送生辰綱前往東京,半路卻被晁蓋等人劫取。通過這個故事的,可以發現IT團隊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若幹問題。本篇純屬虛構,若有雷同,那就雷同。
開始之前:“青麵獸楊誌”的出生
楊誌在《水滸傳》中出場是第12回,與剛上梁山不久的林衝在樹林中相鬥,不想王倫及時出現方才阻止了兩強相爭。王倫問到“青麵漢”的出生,楊誌回答到:
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誌,流落在 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製使官,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 製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 河裏,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如今赦了俺 們罪犯,灑家今來收的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 打從這裏經過,顧倩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可把來還灑家如何?”王倫 道:“你莫是綽號喚做青麵獸的?”楊誌道:“灑家便是。”
楊誌自稱楊家將之後,可謂是”根正苗紅“的英雄。隻可惜因為丟了花石綱淪落民間。可謂鬱鬱不得誌且報國無門的鐵血真漢子。渾身上下都是英雄氣概,卻無奈因有過錯而不得不在四處浪蕩。放眼望去,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中這種”獲取過XXX學士、XXXMBA、XXX博士“頭銜的人比比皆是。可是這麼許多人中,真具有楊誌這般”真功夫“的人卻寥寥無幾(《水滸傳》中能和林衝打個平手不分上下的人,除楊誌外,沒幾個人罷)。有許多”職業經理人“或其他管理者給自己帶上各種”美麗光環“,企圖以此換取老板或投資人的信任,真讓人覺得哭笑不得。可話又說回答,老板或投資人除了參考這些”光環“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麼?
項目經理人選確定及“生辰綱”故事的開始
故事輾轉發展到“生辰綱”相關的情節時,已是《水滸傳》第16回。楊誌的故事也有了戲劇性的轉變:因為賣刀誤殺了牛二之後被官府發配至北京大名府,最終做了大名府梁中書門下一員。也正是從這裏開始,《水滸傳》中楊誌的能力才漸漸開始突現,也開始讓我真心誠服。
“運送生辰綱到東京”項目剛剛確立,需要選擇項目經理人選,恰巧這時楊誌的出現才讓梁中書選中他作為項目經理。有鑒於上一次項目的失敗(上年運送金銀珠寶半路被人劫取),梁中書選擇楊誌擔任本次項目的項目經理人選,是有一定依據的。上一段講述過“青麵獸楊誌”身上的“光環”,其人為楊家將後人,可謂有勇有謀,是完成這個項目的最佳人員。
擬定自己的方案,敢對老板說出心中的“不”
“運送生辰綱到東京”項目經理人選確認之後,梁中書和楊誌便開始策劃如何完成本次項目。梁中書給出了自己的方案:
梁中書道:“著落大名府差 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 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三日內便要起身去。”
楊誌不是那種喜歡“拍馬屁”之人,更不會“阿諛奉承”。既然選中自己作為項目經理人選,那麼需要自己完全掌握項目的實施過程。老板的意見可作為參考,但不能完全聽之任之。當然,他也深知這次項目的重要性:無論對於大名府梁中書來說,亦或對於楊誌自身想要“在罪立功”而言,本次項目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因此,楊誌沒有著急起身。更沒有完全要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做。對於老板梁中書給出的方案,楊誌果斷選擇了“不”,並且給出了非常詳細的理由:
楊誌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 人劫去了,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 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這幾 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更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 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書道:“恁地時,多著軍校防護送 去便了。”楊誌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濟事。這廝們一聲聽得強人來時, 都是先走了的。”
上述理由可謂充分、合理。老板給的方案看上去是一個“常規”而且“有效”的方案,但在這個特殊的項目中,常規的解決方案已經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了。不僅可能導致項目徹底失敗,更有可能結果了項目經理的“性命”。因此,與老板一番周旋之後,楊誌給出了自己的方案並獲得了老板的認可:
楊誌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隻做客人的打 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夫挑著。隻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 做客人,悄悄連夜上東京交付,恁地時方好。”梁中書道:“你甚說的是。我寫書 呈重重保你受道誥命回來。”楊誌道:“深謝恩相抬舉。”當日便叫楊誌一麵打拴 擔腳,一麵選揀軍人。
通過楊誌的解決方案可以看書:采取偽裝的方法,將沿途可能遇到的“項目風險”降低到最低水平,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項目能夠順利實施,這叫做“規避風險”。
爭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拍板”的權力
楊誌獲得項目經理的職位之後,項目目標以及實施方案都已獲得老板的認可。在臨行前,還需要確立自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具有“拍板”做決定的權力。為避免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項目幹係人的過多幹擾,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成功完成項目,楊誌需要確定自己在項目團隊中的地位和權力。在將要開始項目的前一天,老板又喊來楊誌委托另一個附帶項目:
梁中書道:“夫人也有一擔禮物,另送與府中寶眷,也要你領。怕你不知頭路,特地 再教奶公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和你一同去。”
項目將要開始之前,平白無故又多了幾個可以“左右”項目實施過程的人選,這對楊誌來說無異於“增加風險”。因此,楊誌再次說出了心中的“不”。對此,楊誌理所當然的給出了足夠詳細的理由與梁中書溝通並獲得了認可。其結果是:
梁中書大喜道:“我 也不枉了抬舉你,真個有見識!”隨即喚老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出來,當廳分付道: “楊誌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 這幹係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聽他言語, 不可和他別拗。夫人處分付的勾當,你三人自理會,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 失。”老都管一一都應了。
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不能一味的迎合老板,要在適當的時候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並拿出切實可行而有準確充分的理由去說服別人。這樣,可以掌握項目的管理權同時也會讓老板覺得你是個“有思想”的管理者。話說,職位越高身上負擔的壓力就越大;職位越高,在公司裏要做的事情就越是需要自己主動去挖掘。如果你隻是一個普通的開發人員,大可等著項目經理分配任務即可。而作為管理者,要時刻“找點事情”給自己完成,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才可獲得認可。
項目實施過程及“生辰綱”運送途中
故事發展到這裏,應該說是“生辰綱”故事的高潮起始階段。楊誌命眾人打扮成腳夫模樣就這樣開始了這段艱辛又讓人惋惜的項目。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楊誌的項目管理能力頻頻讓人覺得惋惜。尤其楊誌管理團隊成員的方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水滸傳》中說: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得好,隻是酷熱難行。這樣開始走了5、7天之後,人家漸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而楊誌因為項目任務在身,采取不少極端方法以保證項目成功。隻可惜,實施過程中完全沒有考慮到項目成員可能出現的逆反情緒。
五七日後,人家漸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楊誌卻要辰牌起身,申時 便歇。那十一個廂禁軍,擔子又重,無有一個稍輕,天氣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 便要去歇息,楊誌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兩個虞候雖隻背些包裹行李,也氣喘了行不上。
因為“項目工期短”、“臨時新增需求”、“需求變更”等原因,項目經理往往會安排加班。 雖然項目經理不像楊誌那般“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但長時間加班及對待團隊成員惡劣的態度,導致成員開始渙散。或許團隊成員不會直接告訴你:你的管理能力很爛。但其實內心中早已對此失去信心,甚至對項目都不再報有希望。在“生辰綱”的故事中,那十幾個人最終發展到“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實去不得了”的地步,就基本上宣告項目將要徹底失敗了。
不管是什麼理由,千萬不能忘記:項目成員是項目經理賴以完成項目的根本人選。再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應該仔細衡量某個決策可能對團隊成員產生的影響。其實關於項目團隊管理的方案,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適當舉行集體活動、加強業餘生活關聯等。讓團隊成員的每個人感覺到,團隊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有問題可以擺出來大家一起解決”的地方,項目經理不是“領導”,而是大家的“前輩”。如果能做到這些,我相信團隊成員之間相處也會比較融洽。當然,團隊成員中有“人渣”的情況除外。哪個團隊沒有那麼一兩個人渣呢?你說是吧?!
“生辰綱”的故事,其中還有很多細節可以挖掘。比如:白勝拉著白酒出場之後,楊誌對此的警覺;晁蓋、吳用等人出場時,楊誌同樣對他們警覺;以及後來晁蓋等人喝酒歡笑、再到白勝假裝生氣不賣酒給楊誌等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然後再想想是不是可以把這些故事和項目管理過程聯合起來。
還有,在《水滸傳》中楊誌最後喝酒,而且喝的很少,所以大家中了蒙汗藥醒來的時候,是楊誌首先醒來,而其餘人等是之後醒來。但翻拍成電視劇時,不知為什麼這個細節處理上把先後順序反過來了。
項目結尾及故事結束
《水滸傳》中關於“生辰綱”的故事大體在這裏就結束,之後的章節是楊誌遇到曹正及魯智深等人,而這篇文章也將要結束。可是,我們來分析一下:
項目前期:楊誌對於項目最終要完成的任務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具有自己一定的方案也獲得了老板的認可。在開始實施之前,通過各種方法確立了自己在項目中的職位和權力。在這點上看,楊誌是非常有水平的項目經理。能夠對具體問題,拿出自己一定的方案。能夠分析各種條件的利弊、能夠平衡項目幹係人的意見等。
項目過程:完全不顧團隊成員的狀態、進度,一味以項目最終目標為驅動,盲目施加各種壓力,最終導致團隊成員渙散。不僅團隊成員對項目失去信心,也逐漸對楊誌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和支持。
項目結尾:項目徹底失敗,且團隊成員反咬一口將責任推卸給楊誌,最終逼得楊誌落草為寇。一代名將之後,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不令人惋惜麼?!
所以,作為管理者時刻要明白:項目團隊是你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不妥善處理團隊成員相關的問題,最終不僅可能致使項目失敗,而且其個人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題外話:“智取生辰綱”的過程,自然不能全歸為楊誌領導無方。這裏也需要肯定的是,吳用的策劃能力,尤其“下蒙汗藥”的細節才是整個故事的亮點。誰讓楊誌這麼倒黴,偏偏碰到吳用、晁蓋這幫人呢?
這篇文章站在楊誌這個角度分析項目管理的方麵問題。哪位朋友有興趣,可以寫寫晁蓋、吳用這幫人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其中一點不缺乏項目管理技巧,從項目策劃開始到項目團隊的組成,尤其人員執行力方麵等都可以作為參考。)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