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我國智慧醫療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醫療信息化發展路徑日漸清晰,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已經有幾十家互聯網醫療機構正在開展互聯網問診服務,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任機製、醫療質量監控機製等逐步建立,智慧醫療的收益方式、與醫療保險連通等開始有效的嚐試,以及諸如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取消醫院事業編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等政策也將促進智慧醫療產業快速擴大。

“十三五”期間,智慧醫療與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建設形成良性互動。社區服務信息化平台提供低成本、易管理、可按需靈活拓展的信息共享平台,滿足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多方醫療健康需求,這是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的重要功能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隨著PACS的不斷普及,醫院的影像數據呈幾何級數增長,對存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50%以上的醫院集中存儲容量超過5T,其中近30%為5T-10T之間,對這些數據的存儲、管理成為醫療信息化的一個重點。雲計算技術可將存儲資源、服務器、網絡資源等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且具有安全、方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優勢,為不斷增長的影像數據存儲和管理提供解決方案。

隨著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醫療數據量將快速增長。據預測:到2020年,醫療數據將急劇增長到35Zetabytes,相當於2009年數據量的44倍。如何充分挖掘這些醫療大數據,使其產生價值,為患者、醫院、醫生等服務是智慧醫療關注的重點,未來大數據分析可以在疾病監控、輔助決策、健康管理、醫保監管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大數據輔助決策可以實現:醫療人員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和區域化治療;模仿幹預措施,預防流行性疾病;改善和監督醫護工作者的醫療護理等。

移動醫療將更多地借助傳感器記錄和收集人體健康數據。慢性病患者是主要目標人群,其中,糖尿病被認為是未來五年移動醫療服務的最主要用戶群體,肥胖、高血壓和抑鬱等慢性疾病也頗受關注。

通過對醫院工作人員、病人、車輛、醫療器械、基礎設施等資源進行智能化改造,對醫院內需要感知的對象加以標識,進而通過各種信息識別設備進行識別,並反饋至信息處理中心,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及時處理,提升醫療行業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未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媒體等新興技術在智慧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將更加深化。在政策的助力下,我國醫療信息化進程將加快推進。未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 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最後更新:2017-09-28 14:03:26

  上一篇:go  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下一篇:go  工業4.0時代製造業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