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8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六出祁连山为什么六次都失败,后继无人成为主要原因

1、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殁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这不仅对蜀汉伐魏不利,且对蜀汉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损失。虽有姜维接替前线指挥,但总显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2、在三国鼎立中蜀汉政权相对而言,形成气候晚于曹魏、孙权。夷陵之战后,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吴。与才多将广,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较,差之远矣。

3、“兴复汉室”的口号早已没有多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东汉腐败政治在人民心目中早已完全丧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4、蜀汉朝廷宦官黄皓等专权,后主昏暗,后防空虚,纵使姜维在前线拼命作战,终难挽回危运,后主早以降魏作俘虏,进入安乐宫。

5、北伐战事中,关键时刻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李严误军粮,失去大好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失之难以挽回。

6、攻占陇右后,没有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根据地,往往粮尽兵退,收地复失,陇右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

7、屯兵戍边措施不力,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粮尽而还。与此,曹魏采取得力改革措施,经济发展,国力相之强盛。

此文为(小儿历史观)原创,特此声明。

最后更新:2017-10-08 07:20:01

  上一篇:go 王源远赴广西,做公益,不停止!
  下一篇:go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