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六出祁連山為什麼六次都失敗,後繼無人成為主要原因

1、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在日夜操勞下病歿於伐魏前線五丈原大營,這不僅對蜀漢伐魏不利,且對蜀漢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損失。雖有薑維接替前線指揮,但總顯人才匱乏,後繼無人。

2、在三國鼎立中蜀漢政權相對而言,形成氣候晚於曹魏、孫權。夷陵之戰後,軍事實力遠不及魏、吳。與才多將廣,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較,差之遠矣。

3、“興複漢室”的口號早已沒有多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東漢腐敗政治在人民心目中早已完全喪失。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4、蜀漢朝廷宦官黃皓等專權,後主昏暗,後防空虛,縱使薑維在前線拚命作戰,終難挽回危運,後主早以降魏作俘虜,進入安樂宮。

5、北伐戰事中,關鍵時刻用人失誤,馬謖失街亭,李嚴誤軍糧,失去大好戰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失之難以挽回。

6、攻占隴右後,沒有建立起牢固的政治、軍事根據地,往往糧盡兵退,收地複失,隴右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

7、屯兵戍邊措施不力,前線軍需供給不濟,往往糧盡而還。與此,曹魏采取得力改革措施,經濟發展,國力相之強盛。

此文為(小兒曆史觀)原創,特此聲明。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0:01

  上一篇:go 王源遠赴廣西,做公益,不停止!
  下一篇:go 諸葛亮真的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