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人工智能醫療算法能夠診斷出85%的老年癡呆症

近日,意大利巴裏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一種人工智能醫療新算法,可以在阿爾茲海默症狀出現前10年,發現由疾病引起的大腦微小的結構變化,以達到盡早檢測出阿爾茲海默症的目的。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發病機製尚未闡明,特征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研究小組通過對67個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來訓練他們的人工智能,其中有38個來自老年癡呆症患者,29個來自健康人的控製。研究人員將掃描結果分成小區域,並讓他們的人工智能分析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在訓練完成後,他們通過對148個實驗對象進行腦部掃描來測試這種算法。在這些測試之外,還有48次對患有此症的病人進行掃描,48次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進行掃描,最終,人工智能得以全麵地檢測阿爾茨海默症。

據悉,該研究團隊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夠診斷出85%的老年癡呆症,檢測出輕微認知損傷的正確率能達到84%,這使其成為早期診斷潛在老年癡呆症的有效工具。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未來有可能為阿爾茲海默症病人爭取10年寶貴的治療和心理準備時間。

最後更新:2017-10-20 10:33:35

  上一篇:go  盤點十九大報告中那些與醫療健康和信息化的信息
  下一篇:go  鋒銳程序助保險續費方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