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采用魏延的子午奇謀,蜀國就能贏?毛主席說了五個字

劉備死後,諸葛亮算是操碎了心,既要完成先主的意願,還要為後主穩坐蜀中打下基礎,沒有辦法,在蜀國元氣沒有徹底恢複就屢次發動對魏國的進攻。六出祁山,卻無功而返,自己也星落五丈原,身體力行了“死而後已”的初衷。

然而,對於這個殷切的老臣之心,壯年派代表魏延深表不服,作為蜀國後期比較拔尖的武將,魏延曾向諸葛亮獻上了一條險計,《三國誌》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製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從出兵方略看,這一計策嚴重違背了諸葛亮步步為營,蠶食魏國的軍事方針,所以諸葛亮沒有采用。後世不少人引為遺憾,認為積弱蜀國與其不死不活的撐著,不如痛快的幹一場,或許能拚得入主中原的機會。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條計策有何缺陷。

這條計策成功與否的條件,蜀國自己占有的隻能說有三成,這就是戰術的突然性和急行軍的隱蔽,這兩條完全達到,可算4成把握;而還有三成是取決於東吳的態度,一是東吳在同時牽製魏軍,致使魏軍不能兩顧,二是與東吳達成共識,互不侵犯,這樣才能將蜀國戰鬥力最強的戰士集中到一處,做為突襲的精兵,這個很難完全達到,畢竟國與國之間利益才是最先考慮的,保不準東吳就會背後捅蜀國一刀,這個蜀國掌控不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魏國的防務和圍點打援的能力,就看能不能讓魏延堅持到諸葛亮大軍一路趕到了,這一點是不確定的。

如此算來,子午奇謀勝算最多也就六七成,但戰場形勢瞬間萬變,即便計劃是十成把握能夠取得八成勝利也算是全功了。所以六七成勝算確實算是險招了。當年張靈甫的“中心開花”估計勝算都比這個要大,得到的卻是被全殲的結果。一旦諸葛亮救援兵力到不了,張靈甫就是魏延的樣板。

所以,當年毛主席當年對子午奇謀也做出:“此計太玄危!”的論斷,這就不難理解諸葛亮為何不采納了,經曆過夷陵慘敗的蜀國,實在是不敢拿一萬精兵冒這個險。

最後更新:2017-10-24 03:34:26

  上一篇:go 諸葛亮為何當年不取長安或潼關?毛主席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下一篇:go 明星演戲時永遠少不了的出戲小動作,楊冪鄭爽楊洋光榮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