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經鑒定,支付寶的確是個神經病
前兩天又有人跑來問我,說官方微博怎麼運營。
我讓他多去看看支付寶的微信號。是的,沒毛病。
一般招運營,或者招日常文案的條件,都會要求有:
1—2年運營經驗,懂排版;文筆好,懂social;會互動,擅長抓住用戶洞察……
但支付寶的招聘條件,我想應該是:懶,且不會排版。
突出的“泥石流”性格
你見過用一個“ · ”拿到10W+的嗎?是的,支付寶做到了:
你見過用老年機進行排版的官微嗎?支付寶這麼幹過:
你見過哪家官微敢在七夕這天用“離婚”這個點來追熱點的嗎?是的,支付寶這麼做了:
你見過跨年不祝大家過年好,還說不好的官微嗎?支付寶說了:
你見過開老板玩笑,但沒被開除反而出來耍賤的小編嗎。支付寶小編就是這麼活著的:
你見過不說正事,讓粉絲數數的公關稿嗎?在支付寶你啥都能見到:
這三個典型的說人話內容,分別表現了支付寶賣萌、耍賤、懂互動的三個特點。
這樣的一個說話方式,完全巔峰了企業微信號發產品介紹,體現領導關懷,美化員工生活的傳統思路。自此,支付寶靠著這種非主流的“泥石流”性格,擁有了一票忠實粉絲。
說正事專用欄目
企業號之所以存在,一定是需要傳遞企業的某種價值,給用戶提供有用內容的。光耍嘴皮子那是KOL 的事情,雖然支付寶經常“神經病”,但有事的時候還是會好好說事。但不是公關稿的簡單搬運,而是把粉絲關心的用他們愛聽的方式說出來。
把留言區當成內容的第一戰場
還有陪著支付寶一起神經病的死忠粉們:
還有無論支付寶發啥,都能把樓帶歪的粉絲:
如今支付寶內容已經形成這樣的趨勢。評論比原文還要好看,原文五分鍾,評論點讚兩小時……
把廣告發不像廣告
在給自己打廣告時,支付寶也非常的有病,“都是第一次做人”,誰看到這個標題會想到是廣告啦!完全放鬆了戒備心!
評論說,“吵架後,男朋友給我轉了438?”這代表死三八??笑死我了
再回到廣告片,看的我卻有點想哭。

看完,我的感覺是,這甚至不像一隻廣告,
而像是我們生活中,
稀疏平常的種種畫麵的紀錄。
因為場景都太真實了。戀人過生日,
不能陪伴,就為她開通親密付。
手頭緊但還要給外公發紅包,
就去給螞蟻借唄借一些。
口頭上抱怨妻子,
卻用支付寶打包了一份她愛的菜。
不怎麼跟爸爸說話,
卻發現他也在支付寶裏種樹。
2011年,支付寶的新slogan“知托付”出爐,
我還記得,那隻很出名的《鄭棒棒的故事》。
讓我對“知托付”三個字有了印象。
因為那時候,支付寶還尚未深入人心,
所以,給我的感覺是,支付寶平台,
是值得用戶去托付的。

而在現在,“知托付”的意思,
其實在變得更加的寬泛,
因為支付寶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所以“知托付”也不僅僅是支付寶的品牌觀,
而是一種社會價值觀。
這其中包含著對錢、對愛、對親情、對責任的托付。
因為每一份感情背後,都有一份信任,
都有一份托付,
而支付寶,作為鏈接每一份感情的樞紐,
也在替我們傳達這一份份托付。
你說,一個好好的神經病,
為什麼要讓我看哭一個廣告片???服氣。
最後更新:2017-08-20 0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