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國資運營公司頻頻出手 山西國企改革進入“施工期”
國企改革,無疑是當前A股概念板塊的當紅“炸子雞”,而改革力度明顯,涉及上市公司眾多的山西板塊,更是國企改革地圖上的一枚新星。
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西考察期間,先後對潞安集團、太鋼集團等國企改革橋頭堡進行調研。當前,從成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到陸續興建一批新型國企,山西國企改革已從“規劃期”進入“施工期”。
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9月6日晚間,山西焦化、太原重工、國新能源相繼公告稱,公司實際控製人山西國資委將持有的公司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100%股權全部注入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國資運營公司”)。股權劃轉完成後,上市公司實際控製人仍為山西國資委。
從8月31日至今,山西地區上市公司中已有包括太鋼不鏽、西山煤電、潞安環能、藍焰控股、陽泉煤業、大同煤業、山煤國際等9家公司公告控股股東股權向國資運營公司劃轉事宜。而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將持有的省屬22戶企業國有股權全部注入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的通知》,後續或仍將有上市國企陸續公告劃轉動作。
成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實現國企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當前地方國企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
公告顯示,國資運營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27日,注冊資本50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負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及相關業務;國有股權持有、投資及運營;資產管理及債權債務重組;企業重組及產業並購組合;企業及資產(債權、債務)托管、收購、處置;重大經濟建設項目投融資;投資谘詢;產業研究;金融研究;財富管理;經審批的非銀行金融服務業項目運作;經批準的國家法律法規禁止以外的其他資產投資與運營活動等。
汾酒帶頭混改
早在2017年初,山西國企改革的大幕已經拉起。山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駱惠寧疾唿,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不徹底改不行、不抓緊改不行的曆史關口。2月,山西省副省長兼國資委黨委書記王一新也提出,山西18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今年開始,每年都必須在資本市場上有動作。
8月17日,山西省國資委印發國企國資改革“21項重點工作”,涵蓋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改革,混合所有製改革,分離企業辦社會、解決曆史遺留問題,深化產融結合,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改進國資監管,市縣國企國資改革指導督查等8個方麵,被視為山西國企改革的具體“施工”方案。
據悉,山西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將全麵推行省屬企業經營班子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一企一策”製定經營業績目標責任書。與以往不同,經營業績目標責任書將體現行業平均值、淨資產報酬率、人均勞動生產率等反映企業效益、質量的關鍵指標。煤炭企業還要重點考核噸煤成本。對省屬企業領導人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
此外,本輪改革還要實行市場化選人。新設立公司將積極探索經營層市場化選聘。現有公司短缺的經營層職位,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汾酒集團”)官網就發布信息稱,王一新在集團調研國資國企改革試點工作中提出,下一步將以汾酒集團主業整體上市為抓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製度同時,要求集團結合整體上市方案,依法依規搞好員工持股試點工作等。
而本次“21項重點工作”中已明確,山西省國資委2017年將選擇汾酒集團、建工集團2戶企業作為代表推進混改,選擇5至10戶上市類、科技類子企業試行員工持股。
加快資產重組
山西38家上市企業中,18家屬於國資控股,且處煤電行業居多。近期中國神華集團與國電電力集團的重整,掀起了市場對煤電行業整合的關注。而事實上,今年以來山西地區已有部分上市國企屢屢傳出資產轉讓、整合的消息。
3月22日通寶能源、太鋼不鏽相繼公告,國際電力擬將通寶能源3586萬股無償劃轉給太鋼集團,占總股本的3.13%。太鋼集團擬將太鋼不鏽4514萬股無償劃轉給國際電力,占總股本的0.79%。對於此次股權劃轉,雙方均稱是為深化太鋼集團與晉能集團戰略合作。
5月24日,*ST三維公告稱,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擬通過購買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山西三維華邦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間接持有三維華邦所持上市公司27.79%的股權,間接控股上市公司。
5月底,山煤國際也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華南有限公司和山煤國際能源集團忻州有限公司的各100%股權分別轉讓給山煤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和山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本次資產剝離前,公司已經剝離了7家虧損資產。
此外7月21日,停牌近一個月的大同煤業公告,公司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改為現金收購控股股東同煤集團持有的同煤大唐塔山煤礦21%股權。本次購入了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後,大同煤業持股比例將上升至72%。
除加速國有企業改革外,山西省還率先試點煤電聯營。
5月17日,山西省經信委印發《煤電聯營一體化企業廠用電試點實施細則》,提出符合一定條件的煤電一體化企業,其煤礦和洗煤廠可變更用電接入方式,就近接入配套發電廠,部分餘量電量還可參與市場交易。細則還規定,原則上將參與廠用電供電的發電容量,按整機劃分為自用機組和公用機組,自用機組自用後的餘量電量可以參與市場交易。
構建四梁八柱
解決一煤獨大
長期以煤炭資源見長的山西省,在本輪國企改革中,也要奮力擺脫一煤獨大的局麵。
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早前對媒體介紹,煤炭目前是山西省的支柱產業,未來要樹起山西國民經濟的“四梁八柱”,新組建一批承載山西經濟發展的專業化的大集團公司。
今年8月初,山西省文化旅遊投資控股集團(下稱“山西文旅”)、山西大地環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大地公司”)等一批新型國企也相繼誕生。據悉,大地公司在整合山投集團、經貿集團、能投集團所屬四家公司基礎上設立,逐步將省相關部門的土地整治、固廢處置、礦山修複經營性資產劃入大地公司。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今年以來山西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今年6月山西省發布的《關於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到,在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方麵,山西要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一批新產業、新動能項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國有企業要引領帶動各類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碳纖維、石墨烯、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製藥、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山西省國資委介紹,除了上述新國企,大數據、水務、交通等領域新國企也將陸續掛牌運營。山西國企陣營一煤獨大、一股獨大局麵將會改變。
(原標題:國資運營公司頻頻出手 山西國企改革進入“施工期”)
最後更新:2017-09-07 06: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