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先過油、吃剩菜吃出了大腸癌,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大腸癌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被稱為癌症中的“癌老三”。這個病一般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長期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這樣就導致飲食結構由於缺乏足夠的水分及膳食纖維,致使腸道蠕動減慢,糞便長期滯留腸道,易產生毒素,因此其患癌幾率比較高。
吃剩菜吃出大腸癌
吳老師以前是一名女中音歌唱家。離開舞台之後,她走上音樂教師的崗位,培養了數不清的音樂人才。從舞台到講台,從一個歌唱家到一名人民教師,吳老師有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也正是由於這份執著,使吳老師忽略了生活,忽略了健康。
吳老師的愛人理解妻子,主動承擔了家務,一日三餐上更是下功夫,一定要做出最香的飯菜。吳老師也特別愛吃丈夫做的菜。然而,每次丈夫做菜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過油。過了油的菜吃起來才會香,隔夜也不容易壞,所以吃剩菜更是經常的事。用過的這些油也不能浪費,還要反複用。這樣的飲食習慣竟然持續了幾十年。
去年6月的一天,剛剛退休的吳老師突然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她去醫院開了一點消炎藥,當做腸胃炎來治,沒想到,疼痛卻一直不見好轉。她來到腫瘤醫院,醫生診斷吳老師患上了大腸癌,幸運的是屬於早期,及時進行了治療,病情得到了控製。
出現四個症狀當心大腸癌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隻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這也屬於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表現。
3、貧血,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溫馨提醒:
早期大腸癌治愈率可以達到90%,晚期隻有10%—20%,可惜的是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到醫院治療。所以一般家族有腸癌或各種癌症病史的朋友應該定期做腸道檢查。
如果平時大便有血,就需要做一個腸鏡;如果隻是有家族病史,並無便血,可以做一個常規的大便檢血,如果呈陽性,都應該進行進一步的腸鏡檢查。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隻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最後更新:2017-08-30 1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