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部秒杀《舌尖》的神剧让吃货们隔着屏幕就能体验“美食高潮”
点击播放
GIF/347K
点击播放
GIF/1099K
大厨们创造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曾经在节目上形容过一种吃的境界,叫“吃到高潮”。而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这部美食纪录片则是隔着屏幕,就让人体验到什么叫——“看到高潮”!
点击播放
GIF/1950K
01
国内综艺节目里的美食元素从来就没有少过,但是美食本身从来就不是重点。
《拜托了冰箱》的重点是“明星的冰箱”。
《十二道锋味》的重点是“谢霆锋无所不能”。
《中餐厅》的重点是“明星!明星!明星!全是明星!”。
《姐姐好饿》的重点不是做菜,是看“小S调戏明星”,这貌似还是小S自己说的。
总之,美食什么的全是陪衬就对了。
一般我们的节目里,对于美食的展现99%都归于两个字“好吃”,360度地形容好吃。但也仅限于“好吃”,从来没好好解答过“为什么好吃?”
所以是时候给大家推荐一部真正在讲美食的剧集了。
《主厨的餐桌》,烂番茄上98%的新鲜度,豆瓣评分9.2。
这部剧集被称为是Netflix最棒的原创剧之一,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艾美奖提名。
官网上的介绍是这样的:
《主厨的餐桌》分别记录了来自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瑞典的六大名厨的厨房生活。每一集聚焦一位主厨,讲述关于食物,信念,坚持与创造的故事,动人心魄。
Chef s Table goes inside the lives and kitchens of six of the world s most renowned international chefs. Each episode focuses on a single chef and their unique look at theirlives,talents and passion from their piece of culinary heaven.
02
本片的导演大卫·贾柏(David Gelb)必须要好好介绍一下,之前还拍过另一部美食神剧——《寿司之神》。
导演大卫·贾柏
是关于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纪录片,片子看下来简直就是“艺术+人生”的完美诠释,从音乐到镜头,到剧情编排,一气呵成。没看过的,强烈推荐!
《寿司之神》
而这次的《主厨的餐桌》可以说是《寿司之神》的升级版,惊叹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厨的餐桌》第一季大获成功之后,Netflix就接着续订了第二季、第三季,目前都已经上线,并且前两季已经被爱奇艺买了版权,可以不用自己找资源了。(重点需要加粗)
《主厨的餐桌》第二季
截至第三季,《主厨的餐桌》已经记录了世界上18名顶尖chef的厨艺人生。主厨中,共有11位执掌的餐厅名列全球50大最佳餐厅。
《主厨的餐桌》第三季
借用豆瓣上一位网友的评价:
这部纪录片带来的愉悦不单是影像上的,比如摩德纳巷弄里后厨伙计们一起踢球的时刻或是频频出现的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更让人着迷的是,身为行业之外的普罗大众,有幸能借此了解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正在发生怎样的厨房革命。(评论来自@下龙湾的侯麦)
点击播放
GIF/224K
03
在纪录片里,大厨们创造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信念,一种人生态度。
影片第一季开篇介绍了意大利主厨马西莫。
主厨马西莫
在家乡摩地纳,他拥有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
2014年至今,这家小店始终占据着全球最佳50家餐厅前三名的席位。
但是在餐厅刚开业的时候,马西莫特立独行的风格,颠覆性的菜色却遭到人们的反感,甚至被一些当地的媒体称为被意大利传统菜肴的“叛徒”。
就像影片里说的:“如果你问任何一个意大利人,意大利哪里的食物最好吃?他们会说:妈妈。”所以如果你不以“妈妈”的方式做意大利菜,那么就一定不地道,不会好吃。
但是马西莫还是冒着餐馆会停业的风险,对传统的意大利菜色做了颠覆性的改良。真的是改的面目全非,把上了年纪的当地人气得够呛。
传统的意大利馄饨一勺有10个,但是马西莫偏不按常规来,把6个馄饨一字排开,两边撒上肉汤,起名为“走进肉汤的意大利馄饨”。
“走进肉汤的意大利馄饨”
当地人看到这道菜简直想杀了他,“你到底对祖母的菜谱做了什么?谁让你这么乱来的!”
他还创作了一道意大利千层面,名字叫“千层面酥脆的部分”,长下面这样:
这是千层面?骗谁呢?
而对于这些颠覆传统的菜色,马西莫有着自己的解释。
“人们说我不尊重传统,但我觉得恰恰是传统没有尊重食物本身。”
“我只在盘子里摆6个意大利馄饨,是为了让人们认真感受每一个馄饨的味道。”
马西莫记忆最深的味道就是童年时祖母做的意大利馄饨,他所做的一切便是希望能够再次感受儿时记忆中的味道。也正是这种记忆激发了他的创意。
“我小时候和兄弟们吃千层面,最上面被烤焦的那一层是最美味的,我希望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种味道。”
说起意大利特产,作为“乳酪之王”,帕马森干酪是不得不提的。影片中马西莫对自己家乡的帕马森干酪更是热爱至极。
“乳酪的制作过程就是时间的慢慢流逝。”马西莫对于食材的至高尊崇完美的体现在“五个时期的帕马森干酪”这道作品中。
吃过这道菜的人形容:“你看着一个人切下五个不同时期的帕马森干酪,放在同一个盘子里,但对每一种都区别对待。这简直太美妙了!”
看到这儿的时候,想象了一下,有几个厨师会对同一个食材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处理,简直就是把食材当做了音符,创作了一曲交响乐,太艺术了!
影片中美食家是这么评价马西莫的:他所呈现的美食不单单是食物本身,也关乎艺术、音乐、地点、食材,是食物背后的整体概念。他食物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记忆,并且他会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这种记忆。
像马西莫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永远充满自信、敢于挑战世俗的怪咖十有八九都会有一个比较正常的妻子。
马西莫和妻子劳拉
马西莫的妻子劳拉一直扮演着马西莫与外界连接的纽带。在影片里劳拉分享了一件趣事:
有一次我们去看电影,看完我说:你觉得电影怎么样?
他竟然说:我不知道,我真的没留意,我在想如何让人们看不到马苏里拉奶酪,但喝的时候却会有番茄和马苏里拉奶酪的味道,那该有多酷!
我听完就觉得:好吧,他真的没在看电影。
看到这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这么天真的人,怪不得写起菜谱都特别有想象力, 比如:
丛林中的牡蛎
一个等待变成松露的土豆
一条在波河里往上游的鳗鱼
伪装:野兔在树林里
哦,我了个鹿!
面包是金色的
哦!我把柠檬派摔坏了
陈年香脂醋心脆皮鹅肝
好吧,还真没几个米其林三星敢这么随意起名字的。
马西莫的坚持最终让他从一个“反叛者”变成了“开创者”。
所以做自己和随波逐流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平衡点?
马西莫的故事告诉你,当你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放弃自我了。
04
第三集是整部剧集的高潮。
弗朗西斯·马尔曼
讲述了阿根廷主厨弗朗西斯·马尔曼的人生和厨艺之道。
看完他的人生才真正知道,如果把所谓的“自由”变为现实,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辍学、19岁开餐厅、远渡巴黎学艺、师从最伟大的法国三星厨师、40岁便超过自己的老师们,夺得欧洲最权威的烹饪艺术大奖。
弗朗西斯前半段的人生和很多成功的大厨没什么两样。
但是就在别人都认为他会在这条精益求精的道路上走到底的时候,他毅然地选择了放弃。
“有一个人,吃过我的料理后,很失望的对我说:你做的菜很糟糕,这不是法国料理。当时我很傲慢,认为这个人根本不懂做菜。但多年以后,我意识到这个人说的是对的。我只不过是在照搬我所学到的一切,我很年轻,有大师指导我,但我没有找到自我。人生的每种技能都是如此,有些时刻,你必须停下来,回过头,找到自己的方式。”
于是他重新回到阿根廷,开始尝试用明火,进入野外,以最原始的方式烹饪美食。
影片中弗朗西斯的美食让人有一种大快朵颐的快感,刺激,释放能量,但又有着微妙的自然平衡。
“弗朗西斯从来不由一家餐厅所定义,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在室内,他的一餐总是从视觉享受开始,他十分浪漫,喜欢色彩,喜欢丰盛,喜欢强烈的感官体验。”
如今,弗朗西斯活跃在各种电视节目上,成为了拉丁世界最有名的美食明星。
“自由”是弗朗西斯不变的人生哲学。他在人生的每个转折点都选择了“归零”,然后再次出发,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在结尾处说:我的人生总是有些不确定性,今天,我想,我们教育孩子要安于舒适,有份工作,有辆车,有地方睡觉,所以梦想都枯萎了。在安稳的路上无法成长。我们都应该去征服生命中的什么东西,这需要刻苦努力,也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为了成长和提高,你必须走在不确定的道路上。
现实中阻挠我们获得“自由”的障碍很多,虽然我们并不能像弗朗西斯一样足够强大,有勇气选择放弃一切,从头再来,但至少我们应该有跳出舒适区的勇气。
05
除了这两集,第一季还展现了其他四位主厨的非凡理念和人生轨迹,给大家留些悬念,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其中包括世界Top100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日本主厨中山仁木(Niki Nakayama),她很好地代表了女性大厨在这个行业的尴尬境地;
点击播放
GIF/1099K
还有曾经率先发起“从农场到餐桌(Farm to Table)运动的美国主厨Dan Barber;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主厨Ben Shewry,展现了如何在高压的工作下,尝试实验性的澳洲料理;
以及北欧的主厨Magnus Nilsson,根植于北欧的历史文化,在极具恶劣的环境下,发掘食材的可能性,让食客欣赏到反主流食材的美妙之处。
此外,顺便再给大家推荐一部Netflix网站的另一部有关食物的纪录片《烹》,这部影片分别从火、水、空气和泥土四个元素阐述人类和食物的关系,该纪录片改编自畅销作家Michael Pollan的同名书籍,并由曾获奥斯卡最佳长篇纪录片导演Alex Gibney执导。
纪录片《烹》
特别适合和《主厨的餐桌》一起看。估计看完之后,大家会对“吃”这一人类的原始欲望有更深刻的了解。
注:本文所有配图来源于《主厨的餐桌》纪录片
end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最后更新:2017-08-23 12: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