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央行“守”字当道 不跟随美联储加息脚步
据路透报道,上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亚洲国家央行态度淡然。新西兰、台湾及菲律宾央行周四都料将维持利率不变。印尼及日本上周已宣布按兵不动,6月稍早时,澳洲及印度央行也一样不动如山。
美联储3月升息后,中国央行调升了部分利率,但6月的这次美国升息后,中国央行则未跟随调升。
不同于过去几次美联储紧缩周期情况,亚洲目前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大于对美国的依赖。
“有一条共同的关连,那就是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中国,持续减速之中,”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门联合负责人Frederic Neumann称。
“更多央行按兵不动,甚至还倾向于放松政策,因为中国在拖累需求,而西方国家的经济还没强劲到足以弥补这方面。”
2016年,美国与十大亚洲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较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增长近25%。
但据路透测算,同期中国与其余九个亚洲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增加近60%至1.05万亿(兆)美元,而美国与这九个亚洲国家的贸易大约只有中国的一半。
动能下降?
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相当稳健,但随着打击高风险融资的行动产生影响,增长动能料将减弱。
中国需求依然低迷,抑制了亚洲的增长和通胀。实际上亚洲没有哪个国家的央行面临通胀会超过央行目标的风险。
印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升幅降到至少五年来最低。菲律宾5月通胀率也触及四个月低位。许多人认为菲律宾是最可能会升息的亚洲国家。
“考虑到他们的法定任务,这些央行均未面临随美联储升息的实质压力。”澳新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负责人Khoon Goh表示。
新兴亚洲过去时常追随美联储脚步升息,主要是为了争取资金。美国升息若侵蚀到其他国家的利差优势,可能使这些国家货币承压并引发资金外流。
但尽管近来美联储升息已提振短期美债收益率,但对长期收益率的影响较小。美国30年期公债收益率US30YT=RR在2.75%左右,接近2.1%的纪录低位,远低于四年前的近4%水平,且随着特朗普政策承诺还很难兑现,收益率已回吐特朗普胜选导致的激升行情。
条件有利
市场行情在5月就已大致反映了美联储上周的升息行动,根据澳新银行分析师,当时55亿美元流入新兴亚洲股市,同时债市也吸纳87亿美元资金。
“条件仍有利于承担风险,”星展银行(DBS)策略师在第三季展望中表示,并指出在高流动性环境下,美国长期收益率可能仍处于低位,尽管美国料进一步升息。
亚洲需要维持低利率的另一个原因是债务。
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上个月将中国评级下调一个级距。此次评级下调反映了穆迪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财政实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经济体系整体债务将随着潜在增长的放缓而继续上升。
在亚洲部分地区,家庭债务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而且与指标利率不同的是,抵押贷款利率一直在上升。
韩国周一宣布采取更严格的规定,以促使楼市降温。韩国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92.8%,超过美国和日本。
“如果美联储升息200个基点,韩国是会升息200个基点还是50-75个基点?韩国每次升息带来的紧缩效果都会大于美国,因为债务水平高,”汇丰的范力民表示。
(责任编辑:DF134)
最后更新:2017-06-21 16: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