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90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川菜中的经典“菜”每次出锅都是香味扑鼻,好吃到爆!

对热爱川菜的人来说,每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二道不可替代的经典——还是穷学生时大小聚会爱点她,外出办事饥肠辘辘觅食果腹时爱点她,进了川菜馆不用看菜单也能报上她的名字,甚至你的爱人完全不用你提示就知道选她肯定错不了。遇到她你就多下一碗米饭,哪怕之前有着再糟糕的心情,以她配饭大口咀嚼的过程,都会让你心头所有的阴霾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口腔和胃慢慢充实起来的幸福与踏实。我心中这道无可取代的经典川菜就是麻婆豆腐,从小到大永远的最爱。清咸丰末年,陈家饭铺在成都北门万福桥头为往来挑夫创造出这道“麻辣烫”的豆腐菜时,可曾会想过,一朝美味竟永续流传。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着名食品。

因为实在喜欢这口,我刚学烹饪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尝试过这道菜,那时的方法离正宗还差很远,可不论是第一次尝我手艺的小贝,还是后来再检验味道的我的爸妈,全都交口称赞,不吝溢美之词。所以一直鼓励着我把这道菜放在拿手菜菜单之中。其实对一般人的舌头而言,豆腐想要做差也实在不容易,只要麻中带辣,咸淡适宜,最好再沾点肉味,豆腐立马变身下饭菜,而豆腐的老嫩,用猪肉还是牛肉,豆腥是否去的彻底,调味放不放豆豉,汤汁是宽是寡,勾芡是一次还是三次……谁又会吃得出来?大概就是如此,我过去勉强凑合的手艺也能博得家人的喝彩。

入川后吃到正宗川菜变得相对容易,在一次次与川菜的碰撞中,对于川菜经典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意。有时不再满足于随心所欲的家常制法,转而追求手法的地道和口味的纯正,对上文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力求寻找到最权威同时也最科学的答案。上周看成都本地台的一档美食节目,一家知名餐馆的主厨要参加美食大赛,刚巧也要考麻婆豆腐,厨师很坦白的说,虽然天天在做,但是对于这个菜最传统地道的做法其实也不太了解,为了参赛特意又重新找资料学习……大厨学习尚无止境,我这居家级别的厨房功夫就更需不断努力。查阅了很多资料,反复学习实践,终于有了现在这个我比较满意的麻婆豆腐版本。新出锅的豆腐红亮诱人,蒜苗翠绿带着生气,手舂花椒面只闻着就透出阵阵麻香……仿佛只有做出这样的麻婆豆腐,才对得住我入川一年对于川菜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以下制法和小贴士部分总结的内容,是我现在所能了解到麻婆豆腐制作的全部精要,如果您有关于这道菜更多的心得秘籍,欢迎与我交流。

豆腐的营养价值

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3.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豆腐的食用效果

更年期的“保护神”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的发生。2.预防心血管疾病豆腐健脑的同时,还能抑制胆固醇的摄入。大豆蛋白显着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仅可以预防结肠癌,还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3.降低乳腺癌的几率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可调整乳腺对雌激素的反应,日本妇女尿中的异黄酮浓度为美国、荷兰妇女的100~1000倍,这与日本人常食大豆有关,也是日本相与欧美国家相比乳腺癌发生率较低的一个原因。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预防白血病,结肠癌,肺癌,胃癌等的发生。4.抗血管制作大豆中含有的皂苷,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显着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5.牛奶的替代品豆腐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对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类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6.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

材料:

主料:偏嫩的胆水豆腐400g,2肥8瘦的牛肉100g

配料:葱、姜、蒜、适量(其中蒜的比例大些),长蒜苗叶若干片,高汤1杯半(约360ml,没有可用清水)

调料:豆瓣酱一汤匙,二荆条海椒面一汤匙,现舂花椒面依口味1-2汤匙,酱油、料酒、花椒油适量,盐少许,水淀粉1/4杯(约水60g+2小勺淀粉10cc)

步骤:

1、现舂花椒面:a、花椒拣去杂质,去除残留椒目,在锅中微火炒香炒脆;

b、降温后倒入石舂舂成粉末c、以下过筛步骤非必须,一般做椒盐最好再过一道,口感更细,普通的花椒面直接使用也可;

但如果家人的舌头比较敏感,不过筛的话,花椒粉会带大量如图这种壳壳,粘在口腔里会体验不会好

小陶碗里装的就是过的比较细的椒盐,连盐一起完全舂成细粉状

2、豆瓣酱和豆豉在使用前分别用刀细细的铡碎,蒜苗切1.5cn小节备用;

3、牛肉洗净后最好手工剁碎(开始我肥瘦分开剁的,之后再混合感觉更好操作);

4、豆腐切1.6cm方块,冷水入锅,加半茶匙盐,开火加热;

5、大火煮到即将沸腾之前(约80度)关火,捞出备用;

6、锅中加略多的油(喜麻的这步可加部分花椒油),下入牛肉末,小火将肉煸酥,水分煸干后将肉末推至锅边,用余油煸炒豆瓣酱;

7、炒至豆瓣香而酥,由略粘锅变得不粘锅,加入豆豉;

8、再加入辣椒面和葱姜蒜末炒出香味;

9、继续煸炒之后和肉末混合炒匀;

10、烹入少许料酒和酱油;

11、转大火炒出香气,倒入高汤或水;12、大火煮开后下入豆腐;

13、再次煮开后转小火咕嘟着慢烧3分钟;14、先分两次倒入部分水淀粉,每次加入后都用铲背轻轻拨动汤汁让芡汁混合均匀,但不要破坏豆腐;

15、芡汁断生后加入蒜苗,后倒入剩余水淀粉,转匀后关火;

16、将豆腐连汤汁一起倒入容器,在表面撒上一层现舂的花椒粉便大功告成。

麻婆豆腐制作关键:

1、豆腐:以偏嫩的南豆腐为首选,成都常见的是胆水豆腐,也是有老嫩之分,选偏嫩的胆水豆腐即可。开始对豆腐的处理,主要是为了在去除豆腐的胆水或其他卤水带来的异味、豆腥味,同时保持豆腐的嫩度和完整性,避免烫老及出现细孔;

2、调味:麻婆豆腐的制作中,豆瓣、豆豉、花椒面、蒜和蒜苗都是必须的,各有作用这里不一一细说,此外二荆条辣椒面可以提色提辣,花椒油可以增麻,葱姜去腥,都可按需要准备适量;

3、肉末:要用去筋膜的黄牛肉而非猪肉,这样的豆腐味道更香更浓郁,当年陈家饭铺也是加工挑夫提供的黄牛肉的边角料,因此牛肉也为正宗之选,需注意肉末必须先炒酥炒干水分,既保证口感也去除异味;

4、汤汁:这个比例下烧豆腐的汤汁略宽,是有意如此,充足的水分可使豆腐保持细嫩,后期勾芡也便于使芡汁厚薄均匀;

5、火力:豆腐最后要用小火烧制,更入味也保持口感不老;

最后更新:2017-10-07 22:57:30

  上一篇:go 美食介绍——红烧牛尾
  下一篇:go 美食介绍:粉丝排骨砂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