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擴容 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年內開展

子基金近250億

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年內開展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擴容

專家稱,在本級財政設立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的21個省市優先試點,然後推至全國

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旺盛和相關政策的日趨完善,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迅速“擴容”。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截至目前,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下設的創投子基金多達14隻,基金規模超過247億元,基金總申請額超過千億。在表現形式上,除設立子基金外,未來還將設置貸款風險補償和績效獎勵機製。其中,貸款風險補償工作年內開展,而已在本級財政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的21個省市成為優先試點對象。

“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設立子基金方式已運行兩年,貸款風險補償即將年內開展,轉化基金績效獎勵工作以後也將進行。”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技術創新引導處處長沈文京在第二屆全國科技評估機構協作發展研討會上透露。記者獲悉,即將開展的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其總體思路大致為:中央與地方聯合實施、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允許地方創新補償機製和合作銀行分類補償。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開展貸款風險補償先行試點區域的選取。“目前的情況是,已在本級財政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開展貸款風險補償工作的21個省市優先開展試點,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在支持方式上也將“擴容”。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國家技術轉移體係建設方案》提出,國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通過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貸款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技術轉移早期項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投融資支持。隻不過,有別於轉化基金與投資機構共同設立子基金模式,貸款風險補償則為轉化基金對合作銀行發放的成果轉化貸款,給予一定的風險補償。而績效獎勵模式則為轉化基金對為轉化科技成果做出突出貢獻的機構,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

科技部、財政部2014年正式推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因其旺盛的市場需求,規模不斷“膨脹”。統計顯示,9月27日公示的2017年度首批擬設立的5隻創業投資子基金,基金規模高達73.68億元。加上2015、2016年的兩批,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下設的創投子基金將達到14隻,基金規模超過247億元,其中轉化資金出資約56.6億,引導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出資超過190億,轉化資金比例大致1∶4.5.

“自2014年以來,特別是最近兩年,基金申報非常踴躍,截至目前有270多個項目申請了基金,總申請額超過千億。”沈文京透露。在他看來,設立基金機製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探索。更是充分發揮政府科技資源的杠杆作用,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政府財政資金每投入1元錢,我們基金的投入就是4.5元。”沈文京解釋。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麵臨多個難題,其中最難的是缺資金。比起研發和產業化的投入,先前成果轉化處於政府投入不足、市場不敢投、科研事業單位沒錢投的尷尬局麵。”有剛剛入選轉化基金名單的東部某合夥人士表示。他坦言,“成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子基金,有利於基金結構的優化,也堅定了更多潛在投資人的信心。”

事實上,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遠非於此。今年6月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披露,全國已經有14個省份設立了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120多億元。另外,一些像中科院這樣的部門也設立了自己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目前,各地政府主導的引導基金正如火如荼,快速發展。主要集中於各地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需求的行業及領域。”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首屆理事會理事、上海市建緯(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袁毅超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袁毅超看來,雖然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在規模上不斷壯大,但有些運行並不通暢、資金利用率仍有待提高。“應注重對引導基金社會投資者的遴選,要擇優選取那些有誌於參與國家科技成果轉化事業,社會信譽及信用記錄優良,且具有相匹配的投資實力的社會投資者。此外,還應注重引導基金的投後配套輔導與服務工作,發揮基金對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企業不斷提升自我價值。”袁毅超建議。

(原標題:子基金近250億 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年內開展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擴容)

最後更新:2017-10-13 01:33:14

  上一篇:go 勝利精密擬4.7億收購智能製造企業 標的資產增值超12倍
  下一篇:go 我國對外投資流量五年翻番 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