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来四川,美食虐遍朋友圈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感谢,侵删)
美食中国、食在四川,借着国庆七天长假,
天南海北的食货们,陆海空,千里赴蜀,
打着观赏奇山秀水的文艺幌子,
川南川北就这么走(chi)一遭。
一碗伤心凉粉的舌尖酣畅,
一口富顺豆花的入喉柔情,
还是那一勺蕴载陈年故事的酸萝卜老鸭汤……
不管你来自何方,
兜兜转转都是对美食的留连。
吃过,晒过,今夜你就是个地道的四川人。
各位食货,大家好!
很高兴来到豆荚沙龙“做主人”。
我叫张浩,来自山西,贪吃好耍的90后学生党一枚。
这已经不知是第几次来四川了。入蜀直奔成都,心心念念,为吃而来。
还记得第一次吃成都火锅还是高中毕业旅行,成都作为中转停了一夜,哥几个刚从九寨归来,饥肠辘辘时也没按照攻略里去吃老字号,只街头找了一家看着不错的点了一红汤,一帮北方汉子本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壮着胆点了特辣。待汤锅燃沸,肉片往油碟里一滚,入口只一句卧槽!真辣!然后后劲便慢慢从舌尖上蔓延开来。再后来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那味道,至今记忆犹新,而第二天峨眉路上闹肚子的酸爽也真真是久久难忘!转眼,三年过去,再回成都。
第一顿就是几年来心心念念的火锅,店虽不是当年,但味道还是久违的好味道。当年的那帮哥们此时天南海北各自拼搏一方,想想看,嘴里的食物除了火辣竟多了份别样的感觉。当年把一段青春留在了这,三年煮成一锅好汤,如今细细回味,嗯,够味。
除了火锅,旅途中最惊喜的还属甜水面,作为在杭州念书的山西人,吃惯了北方面,总觉得南方的细面没有筋骨。西南甜水面则不同,根根分明的面条拌上甜辣浓郁的辣子甜面酱,入口劲道像在舌尖舞了整整一套拳脚,好吃到爆!
三天成都行,吃过了下饭神菜陈麻婆豆腐,外形似“翔”的三合糕,和排了一个小时队才吃到的烤匠黑椒耗油味烤鱼(还可以加意面!),绝对的满载而归!美味成都,我们再会!
05-09年在成都读书,10年离开,帝都两年,香港三年,这是第一次回来。学校里面逛逛,那感觉说不上亲切,但很奇妙。
第一天去江安,吃大盘鸡。
第二天朋友请去西门上新开的陈麻婆豆腐,吃正宗地道川菜,据说这家是几家连锁里面最好吃的。点了麻婆豆腐、荤豆花、上汤娃菜。结果两口麻婆豆腐就把我放倒了,后半程嘴唇一直被麻得没知觉。
第三天住处附近找了家面馆,点了碗清汤炸酱面,结果竟然长那样!!!上来时我还以为端错了!!!
最后一天,风雅老树吃冒菜,好大份好好吃。不过又要滚回本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吃。
四川山美水美,其实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四川的小吃!小吃虽小,滋味可不少。
这碗小吃,北方叫馄饨,在四川就叫抄手,还有个龙抄手名冠全国,响当当的中华老字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味道!抄手蘸料里包含的红油,可是川味中的经典、不可缺少的“灵魂”。
酸辣粉是必吃不可的。川菜的辣,辣在舌尖,辣在心尖,无辣不欢的四川人发明了各种BT的美味。比如下面你看到的酸辣粉和伤心凉粉(个人偏好洛带牌)。
初来四川的人,在竭力分清麻辣烫和串串香,大火锅小冒菜的时候,其实还可以尝试下祖籍四川乐山的钵钵鸡。钵钵鸡是什么?钵钵鸡不是鸡。钵钵鸡就像冷串串一样,是泡在五香卤水或辣味卤水里的串串。但是钵钵鸡又不是冷串串,冷串串是要先烫过的(烫过还叫冷串串,太欺负人了),再泡在热卤水里上桌吃,而不是现烫现吃。
很多同学肯定已经凌乱了,我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分清楚,给你们列表说明,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进错店铺啦。
吃过一回后,就再也忘不掉了。关于此鸡的用户体验,那是不要不要的。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来成都出差。但每次出差时间都很紧,对巴蜀的秀美河山无缘欣赏,对四川的深厚情感,也就只能维系在几样美好的吃食上了。
老妈抄手、四妹钵钵鸡和结子串串等等,都是我的心头爱,每次来成都都会跑去吃,但是最爱的还是串串香。
记得前几年来川时候听过一首歌,歌词这样唱到:
麻辣烫串串香到底鲜不鲜/盖碗里头茉莉花飘香了三千年/老成都的各种滋味都往里头掺……
成都的串串,品牌之多,数量之大,千滋百味,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但串香不怕巷子深,对味的串串即使藏在深巷,门庭若市的盛况也着实吓倒了我们这些外地人。最爱的那几家店,都是从成都资深吃货口耳相传得知的。成都串串那么多,上过芒果台的康二姐,分店开遍全国各地的玉林串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袁记和花串串。吃得多了,口味在变,好吃的评判标准也随着吃历的增加不断升级。有时候我着实纳闷,成都的串串这么多,为何没有一本官方的串串食用地图指南呢(看来好吃客们都只顾着吃去了)。
以下都是豆伴们感兴趣的美食,你也喜欢么?
最后更新:2017-10-08 0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