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是先倒油還是先開火,很多人錯了很多年…
點擊播放
GIF/261K
南哥問問大家:
“誰家炒菜的時候是不用油的”
(食用油,不是地溝油!!!)
我們每天炒菜做飯,食用油必不可少,
而現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食用油
非!常!多!
既然種類多,那就證明一個道理:
“不是隨便買瓶油就能回家炒菜”
每種食用油都有它特定的用法,
用不對,對身體有傷害!!!
種類不同的油,怎麼用?
一張表看懂咋吃油
9種常用油
這樣吃才最健康
花生油——最適合炒菜的油
1
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鬱,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健康吃法:
適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盡量還是避免高溫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項:
花生油分為壓榨產品和溶劑浸提產品,前者更香,購買時,最好挑選大品牌、等級高的產品,這是因為,花生容易被黃曲黴毒素汙染,且這種毒素容易溶於油脂,劣質花生油存在這方麵風險。
大豆油——最不適合炒菜
2
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和棕櫚酸11.1%,由於亞油酸含量豐富,屬於高亞油酸型植物油,並富含維生素E。
大豆油為啥不適合炒菜?
有實驗對常見的四種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產生的油煙濃度和組成進行了研究。
產生油煙濃度排名為:
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調條件下,大豆油產生油煙的濃度及有害物種類和總濃度都明顯高於其他3種食用油,因此建議家庭在高溫烹調時盡量避免選擇大豆油。
健康吃法:
植物油怕熱,最好隻用來低溫烹調,如做麵點、煲湯及調餡。
橄欖油——最好涼拌
3
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研究發現,橄欖油有助於預防高血壓,降低外圍血管疾病,改善大腦功能,有助於女性延年益壽。
健康吃法:
最好是用橄欖油涼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級初榨橄欖油:最好隻用於涼拌或做湯。
注意事項:
1.橄欖油“高溫敏感性”強,一旦油鍋起煙,就會產生煙霧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風和白內障等疾病危險。
2.購買時優先選擇壓榨產品,質量更好。橄欖油摻假現象比較常見,選購時不要貪便宜。
菜籽油——可以日常炒菜
4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極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高達99%,可調節血壓、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
注意事項:
1.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對較高的芥酸,影響其營養價值。因此將炒菜鍋燒熱後倒入菜籽油,並多燒一段時間,讓部分芥酸揮發掉。
2.菜籽油開瓶後要盡快食用,放置過久,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破壞,產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好在菜籽油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增強抗氧化作用,使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免受氧化變質。但還是建議盡量買小瓶裝,買後盡快吃完。
芝麻油——涼拌
5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同時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病。
健康吃法:
最好用於涼拌、蘸料或做湯添加。芝麻油的香氣經不住高溫加熱。
注意事項:
通過傳統壓榨法或水代法生產的芝麻油,在香氣和營養價值上更好。
亞麻籽油——涼拌
6
亞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含量達50%以上,遠遠高於深海魚油的5%和核桃、鬆子的6%~12%,堪稱“陸地魚油”!具有增強智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保護視力的功能。
健康吃法:
最好用於涼拌,因為亞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熱。
專家建議:
兒童、孕產婦、老人等可以適當選擇亞麻籽油,對智力發育、延緩記憶力下降有好處。
注意事項:
亞麻籽油不飽和程度太高,開封後要盡快吃完。
小麥胚芽油——涼拌
7
小麥胚芽油味道鮮美,富含維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麥胚芽油富有多不飽和的歐米伽6脂肪酸,該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皮膚及毛發生長,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
可以用來做醬、醬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熱!
豬油、黃油、牛油——加工麵點
8
豬油為飽和型食用油,和它類似的還有黃油、牛油等動物油,以及棕櫚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於飽和程度較高,這類油脂的耐熱性較好,長時間受熱後氧化聚合較少,這是最為突出的優點。
但是,大多動物油脂含較多膽固醇,以豬油為例,平均每百克含膽固醇93毫克,不適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健康吃法:
這類油脂常被用來加工麵點、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專家建議:
除大運動量人群外,不建議多數人經常食用這類油脂,因為攝入肉類和奶類足以獲得充足飽和脂肪酸成分。喜歡吃各種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難忘的口感背後隱藏著大量的飽和油脂,還是控製食用為妙。
茶籽油——東方橄欖油
9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營養價值、食療功能方麵並不遜色於橄欖油,並且價格便宜,算得上物美價廉,因此又被稱為“東方橄欖油”。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兒童以及“三高”人群。
健康吃法:
山茶油耐熱性較好,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涼拌菜。山茶油適合與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注意事項:
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熱壓榨方法製油,可能存在雜質多、營養損耗大、易黴變等問題,建議盡量購買大品牌山茶油。
日常用油最易犯這3個錯
長期隻吃一種油
1
橄欖油應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籽油換著吃。不能簡單認為隻有橄欖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而且不同烹調方式要選用不同的油。比如高溫爆炒要選熱穩定性好的油脂,如花生油等;煎炸後的油要盡快用掉,不能反複煎炸和長時間存放;涼拌菜和燉煮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豆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充分保護和利用其中的維生素E。
油上加油
2
食用油作為純能量食品,過量使用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負麵影響,所以家用烹調油最好每日限製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湯匙3湯匙左右)即可。
如果一餐飯、肉類較多,烹調中就應少放豬油、牛油等;如果菜比較油膩,最好選米飯、清湯麵或玉米、紅薯等粗糧作主食,少吃油、鹽、糖含量多的南瓜餅、蔥油餅等。
先倒油再開火
3
炒菜時,不要先倒油再開火,等油鍋冒煙才開始炒菜。油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產生的致癌物會增加患癌症風險。
來源:健康時報、最愛大北京、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08 04: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