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省官員: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基本定稿 準備報批
11月7日,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鍛煉日前在香港的一場推介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基本定稿,準備報國務院審批,爭取年底公布。
當地區域觀察人士稱,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多的仍是在規劃層麵,但是各地政府間的互動和聯係正在加強。
大灣區規劃已經基本定稿
據悉,黃鍛煉表示,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港澳辦下周將與廣東省政府,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召開最後一次的意見徵求會。他指出,廣東省非常重視大灣區發展,從399個大項目中挑選約100個項目,加強與香港對接。
黃鍛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和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他希望將大灣區打造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粵港創新圈和創新創意基地、促進兩地在技術、人才、產業等深度融合。
關於規劃初稿的消息此前也有官方披露。
10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在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上也表示,7月1日簽署框架協議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加快了實質性的步伐,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和廣東、香港、澳門,正在加快編製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該規劃將為未來大灣區的建設提供藍圖。這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已經形成初稿,正在抓緊征求意見。
今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也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提出了合作的目標、原則、重點領域以及體製機製安排。
區域內各地政府均在積極籌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多的還是在規劃層麵,但區域內各地政府都在加強互動和聯係,特別是深港兩地。
比如說:今年年初,香港特區政府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將在占地87公頃的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立重點創科研究合作基地,吸引海內外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此外,整個河套區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均適用香港特區的法律和土地行政製度。外界普遍認為,這一舉措有可能打破兩地的行政體製障礙,促進互聯互動。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曹鍾雄說:“在大灣區建設上,各個城市都在積極籌劃和規劃階段,各地政府都在搶位和站位,力爭尋找差異化和協同發展的路徑。大灣區未來建設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如何規避過去的同質化競爭,及如何處理過去同質化競爭所帶來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進行深入地動態調整。”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已經正式貫通。這個超大型跨海通道關係粵港澳三地和珠江兩岸未來經濟發展格局,建成及通車後對於緩解珠江口兩岸的交通壓力、增強兩岸之間的聯係將起到重大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11-07 20: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