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宮保雞丁到底加不加黃瓜青筍胡蘿卜呀?

前段時間我在微博上發了下麵這張照片,很快引來了關於宮保雞丁加不加黃瓜萵筍胡蘿卜的討論……然後有熱心讀者發給我一個最近很火的美食視頻,視頻裏的小姑娘在調味時加入了大量的豆瓣醬,看起來已經完全不是宮保雞丁,叫做家常炒雞丁可能更為貼切。

關於宮保雞丁名字的起源,接受度最廣的說法是由清朝的四川總督丁寶楨發明,因丁寶楨被朝廷加封為「太子少保」,這道菜就有了宮保雞丁的稱號。宮保雞丁在川菜裏屬於荔枝煳辣味,荔枝味呢,不是指要在菜品裏麵丟真正的荔枝,而是形容「成菜不見荔枝,卻又有酸甜的類似荔枝的風味」,煳辣則用來形容幹辣椒的焦香味。至於黃瓜萵筍胡蘿卜?所有川菜菜譜裏都是不加的!加了那是食堂用黃瓜充雞肉騙錢呢!至於豆瓣呢?我們也不加,不加!

在北京的餐廳點宮保雞丁,非常容易踩坑,除了常加黃瓜胡蘿卜,有時候端上來的是一盤黑煳煳的醬爆雞丁,更有時候則是一盤油汪汪的油泡雞丁......宮保雞丁的操作其實很簡單,自己試兩次,很快就能秒殺外麵大部分餐廳的出品。

食材:

- 去皮雞腿肉250g,酥花生50g

- 幹辣椒10g,花椒1g,大蔥50g,蒜4小瓣,薑片15g

- 醃肉汁:鹽1g,料酒2g,醬油3g,水澱粉15g

- 調味醬汁:鹽2g,料酒3g,醬油5g,白糖10g,醋10g,水澱粉15g

食材挑選和處理依然細節很多,分段來寫:

幹辣椒我喜歡用四川的二荊條,優點是香氣濃而辣度適中,花椒用的是四川漢源的紅花椒-花生要用去皮的酥花生,帶皮的賣相和口感都會差很多。

因宮保雞丁的雞肉講究「嫩滑」,雞腿肉就比雞胸肉更適合。最優的選擇是用新鮮土雞的雞腿,雞肉細嫩且雞味十足,平時家裏做的話,也可以用更容易買到的冰鮮肉雞腿。

去皮雞腿肉切 1.2 厘米左右見方的丁,切丁時注意去掉多餘的筋和肥肉,雞丁的大小盡量保持一致。切好的雞丁淋上醃肉汁,醃製二十分鍾左右。

薑和蒜切片,大蔥和幹辣椒都切1厘米左右的小段,幹辣椒需要去籽,否則成菜會比較辣,賣相也不夠好。

調味汁一定要預先調好,宮保雞丁屬於快炒菜,如果已經開始炒了再調汁,雞肉很容易過老。

炒菜:

熱鍋,鍋中倒入30ml植物油,油燒至五成熱時倒入花椒和幹辣椒節,快炒至辣椒變成棕紅色。這一步建議新手全程保持中火,因為如果用大火,時間稍微掌握不好,辣椒很容易炒黑。

辣椒變棕紅色後立刻倒入雞丁,並將火力改為大火,快速翻炒至雞肉變色。

雞肉變色後加入蔥薑蒜和調味汁,預調好的調味汁放置一段時間澱粉會沉到碗底,烹入前攪拌一下即可。

全程依然保持大火,這時候要不斷翻炒,避免煳鍋。待芡汁收幹變粘稠,薄薄的裹在雞肉上時倒入花生米後關火,翻炒均勻出鍋。倒入花生米後立刻關火,是因為花生炒久了很容易變軟,失去了酥脆的口感。

宮保雞丁整個炒製時間非常短,大概兩三分鍾左右就可以完成,因此炒之前將食材和調味汁全部準備好非常重要!

宮保雞丁最後的成菜應該是辣椒呈棕紅色帶一點黑,是為煳辣味,但又不能全部炒成黑黢黢一片。好的宮保雞丁應該是花生酥脆雞肉嫩滑,大蔥也是斷生偏脆的口感,鹹鮮中帶一點酸甜,挖一勺拌著米飯吃,開心的不得了!

祝好胃口啦。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9:50

  上一篇:go 炒菜時經常犯的錯誤讓營養流失
  下一篇:go 東山人,周六來一次漂流 美食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