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是“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

在大大小小的中餐館中,宮保雞丁這道菜可謂司空見慣,身邊的一位朋友很愛吃宮保雞丁,卻始終不知道何謂“宮保”,這道菜源自何處。

其實,宮保雞丁是一道譽滿中外的四川名菜,特點是鮮香細嫩,辣而不燥,略帶甜酸味道。早在清末就聞名全國,被眾多食客稱為“國菜”,我想對喜歡川菜的食客,是熟悉不過的菜肴。沿街路過一些靠辣味攬客的餐館,店堂外的廣告牌上有時也可見“宮保雞丁”的菜名,隻是有的寫成了“宮爆雞丁”,望文生義,似乎以雞肉作主料爆炒而成,殊不知背離了菜名所蘊涵的曆史。

“宮保雞丁”的來曆

雖然愛吃“宮保雞丁”的人很多,但是關於這道菜的來曆,我想知道的人並不多,包括那些把它納入其菜單招攬食客的餐館老板。

說起“宮保雞丁”,不得不道出一段耐人尋味的典故。熟悉晚清曆史的人,對丁葆楨(生前封“太子少保”,尊稱為丁宮保)其人,應該不陌生,其智斬慈禧寵臣安德海的膽量和氣魄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話說,當年丁葆楨由山東調任四川巡撫,時直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遂前往視察。由於耽誤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不得不在道上一家小餐館進餐,不巧哪天剛好很多菜樣已賣完,無菜可炒。眾人饑腸轆轆,等不急去別的餐館,就用雞肉等幾種原料,快炒之。丁葆楨吃著覺得味道鮮美,很是滿意,“宮保雞丁”由此大出其名。

“宮保雞丁”得名後,人們紛紛仿製,等到餐館采納經營後,更是人人愛吃。傳說當時餐館酒樓,小販出售炒花生仁、胡豆者甚多。以前的“宮保雞丁”裏是不放花生仁的,有進餐者偶叫小販將炒花生仁倒入“宮保雞丁”盤內,混食後,發現其味更佳,故後來又將花生仁加入烹製。如今的“宮保雞丁”,烹飪技巧更加成熟。

宮保雞丁的製作

愛吃“宮保雞丁”的朋友們,按此配料製作,也可炒一道美味可口的“國菜”哦。

將250克嫩公雞脯肉拍鬆,剞成3毫米見方的十字花紋,再切成18毫米見方的丁,放入碗內,加精鹽適量、紅醬油10克,濕澱粉20克拌勻。

幹紅海椒8克,去籽,也切成18毫米長的段。取碗一隻,放入白糖少許、醋適量、紅醬油適量、味精少許、肉湯約30克、濕澱粉少許,調成芡汁。

然後,置炒鍋於旺火上,下熟豬油125克,燒至六成熱,放入幹紅海椒段、花椒約15粒,迅速炒成棕紅色,放入雞丁,炒散,再烹入少量紹酒炒一下,再加入薑片3克、蒜片5克、蔥粒15克,炒出香味,烹入芡汁,加入鹽炒花生米50克,顛翻幾下,一道地道的“宮保雞丁”即成。

點滴美食(ID:diandi360)——一個有故事的美食王國

記錄生活點滴 提升生活品質 盡享美食樂趣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6:11

  上一篇:go 美食DIY-隻要“三杯”,就能做一大桌美味!
  下一篇:go 短視頻霸屏時代,美食類短視頻能乘風而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