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比特幣
比特幣,規模最大的龐氏騙局?
在第一篇《晦澀難懂的區塊鏈疑點重重(一):讓人頭疼的區塊鏈》裏我們盡可能簡單的介紹了區塊鏈,在此基礎上,後麵我想逐漸展開擴展寫些區塊鏈相關的問題和自己的思考,而這些的起點無可爭議的應該是比特幣,這是分析區塊鏈繞不過去的必經之路。這一章我們試著描寫神秘的比特幣是怎麼運作的,它的背後究竟是不是隱藏了一個設計巧妙的龐氏騙局。
事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整理分析的目的是希望通過一種簡單易懂的描寫來正確理解比特幣這個概念,進而為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因此不會對技術細節層麵進行詳細描述,想要深入研究這部分內容的還需要移步自行大量查閱。
實際上,在我構思這篇文章時,我深深感覺到研究比特幣本身盡管花費了自己大量時間精力,但是最難寫的一定不是這部分,而是比特幣引起的巨大爭議。
盡管很多人都聽說過比特幣,但是大部分人一定不知道這究竟是啥玩意兒。我們就從比特幣的來龍去脈寫起,目的是希望能夠正本清源,糾正普通人被比特幣持有者和狂熱追逐者逐漸誤導的觀念,也希望糾正另一端的無知偏見者對於比特幣的妖魔化。
比特幣(Bitcoin,縮略為BTC),來自於傳說中的人物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的電子現金設想技術方案,是其本人作為數字貨幣的先驅者來提出的。在最初的設定中比特幣的總數限定在2100萬,沿用至今沒有提高。最新的消息在2017年8月17日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3萬人民幣,總值達到驚人的近千億美金。
那麼比特幣是怎麼一步步運作起來的,中間的機製又是怎樣的呢?
上一章講過,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典型應用範例,所以我們看著比特幣心裏卻不能忘記區塊鏈本質,即比特幣也仍然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基於互聯網的賬簿。
比特幣的誕生來源於中本聰的設想,但是他並不是一個人,實際上比特幣體係初期的建設推動是一些頂尖的程序員、黑客,數學天才,密碼專家以及各色奇能異士共同完成的,他們創造了一個最頂級的聯盟。同任何此類組織一樣,他們的共同點是高智商、高度自願、高度推崇自由主義。可以想象,當這樣一群人麵對比特幣這麼一種不受政府監管,不受道德約束,完全匿名,完全由程序和技術來支配的電子貨幣技術方案橫空出世時是何等興奮。
當比特幣產生流程被區塊鏈技術初始激活時,中本聰首先建立了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也就是在比特幣創立的初始時間段內中進行了交易驗證(記錄賬簿),並隨後驗證了對這一區塊(一個時間段內交易的賬簿)的打包。
按照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是點對點的交易,由於沒有中心數據庫的支持,對比以往數據正確與完整在大量計算時絕對是場災難,因此係統設定每10分鍾就在整個交易網絡形成一個區塊,這些區塊一個接一個最終形成區塊鏈,既同步了記錄又保證了數據一致性。那麼怎麼來保證鏈條沿著唯一正確的軌道繼續向下運行呢?就像第一章寫過的遊泳班約課權的例子,需要通過哈希計算來爭奪唯一的區塊打包權。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為了讓大家願意去爭奪打包賬簿的權力,係統設定為每個完成打包賬簿的節點(計算中心)都將得到一些比特幣,初始值是打包一個區塊獎勵50比特幣再加上按每KB交易計算的小額手續費,後麵則每當打包數量達到21萬個區塊(約4年)獎勵衰減一半,全部2100萬比特幣在2140年耗盡,再往後就隻能靠交易手續費形成獎勵了。
我們常聽說的挖礦其實就是通過哈希計算來爭奪唯一的區塊打包權,2100萬比特幣就是這樣逐漸被分發掉的。之所以稱“挖礦”是因為在這一計算過程中消耗很多資源,包括硬件和電力等,而且其行為與人類曆史上的尋找金礦進行發掘很相近。
中本聰最初的想法是通過比特幣驗證自己的方案,同時完成比特幣的發放,對於他來說也許隻是個遊戲,或者一群天才愛好者在進行完美的技術演繹,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
對於挖礦的興趣提高始於比特幣價值在真實世界的外溢,當人們發現比特幣不僅在區塊鏈上有用,而且竟然可以吸引人用真實的鈔票購買時,這個圈子裏的人開始瘋狂。從最初的CPU,到GPU,再到專門的礦機,最後發展到礦機陣列,為了挖礦這個狹小的領域裏竟然經曆了多次硬件升級,其全部算力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財力升級礦機,聰明的投資者就將那些弱小的挖礦者(硬件條件差)集合在一起,整合大家的算力,形成“礦池”,如果挖礦成功,收取手續費後,將獲得的獎勵按照算力分配給參與者。這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與我們A股的打新基金何其相似。
由於貪心而又傻的人用不完,緊隨比特幣又誕生了無數偽幣,這些山寨貨在利用完投資者的貪心之後基本都倒閉了。
這些衍生出來的各種版本的人性故事絕對是中本聰本人無法預料的,恐怕背離了他“一個計算節點(CPU)一票的投票表決機製的設計初衷。
為什麼比特幣發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本聰作為創始人反而銷聲匿跡,而他手中可以換取巨額財富的110萬枚比特幣甚至動都不動呢,事態發展已經完全超出他的控製和想象應該是重要原因。
以上這些就是比特幣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線索。通過這些線索可以比較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最初,比特幣是一個隻屬於頂級群體或者社區的遊戲工具;當遊戲火爆範圍擴大後,比特幣進化為類似於Q幣的虛擬貨幣,隻是它是去中心化的,傳播範圍和力度遠較Q幣大得多;當比特幣價值外溢到現實世界時,炒作者可能獲得的利益超乎想象,比特幣就具有了投資品的部分特征。
那麼,講了這麼多比特幣,它究竟是不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龐氏騙局呢?從特征方麵講,龐氏騙局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從上麵寫到的比特幣流轉過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如果隻單單從投資、炒作角度分析,比特幣投資者是通過判斷價格漲跌而進行博弈,與新老沒有關係,確實並不是龐氏騙局,倒是有點像股票和期貨市場。但是,比特幣絕不是股票或者期貨!
說來說去,比特幣能夠進入現實世界充當一部分人或者機構的支付物用來換取真實生產生活資料,靠的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在第一章寫過的一個關鍵因素——共識。在人類的世界裏,共識是產生信用的基礎,而在一定範圍內,那些人達成了一個暫時的共識。
雖然比特幣驗明正身,不是龐氏騙局,但是圍繞比特幣卻存在比龐氏騙局更多的爭議,這些爭議我想放在下一篇寫。
最後更新:2017-08-23 11:07:16
上一篇:
瘋了!瘋了 比特幣價格瘋狂上漲突破4500美刀
下一篇:
比特幣突破4500美元 市值超越Netflix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