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比特幣
比特幣的“原罪與暴漲”像極了史上最牛美股,為何?
共享財經
媒體 | 營銷 | 谘詢
摘要:比特幣到底是旁氏騙局還是未來的貨幣,眾說紛紜。看好比特幣最常規的說法是貨幣去中心化發行和交易前途無量,還有就是貨幣超發論,最不濟的也能搬出大型金融機構把杠杆帶入幣圈的故事。看空的則表示國家絕不會允許貨幣發行權旁落比特幣,因此早晚會將其禁止。
比特幣最初隻能稱得上“遊戲”或者說實驗中的代幣,參與者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實際用途,比特幣的價值並不被認可。幾年之間比特幣幾乎從一文不值隨後一路飛奔到6000美元,伴隨著無數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耗動了全世界數字貨幣改革的進程。一路以來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巨大,有人因此傾家蕩產,有人借此一夜暴富。哪怕有華爾街精英指責比特幣是一場騙局,仍有不少比特幣的擁護者認為比特幣就是數字貨幣的未來。
比特幣到底是旁氏騙局還是未來的貨幣,眾說紛紜。看好比特幣最常規的說法是貨幣去中心化發行和交易前途無量,還有就是貨幣超發論,最不濟的也能搬出大型金融機構把杠杆帶入幣圈的故事。看空的則表示國家絕不會允許貨幣發行權旁落比特幣,因此早晚會將其禁止。
就拿逢幣必言的去中心化來說,很多我們熟視無睹的經濟現象其實是“中心化”的結果,比方說就連現代經濟最基本的單元---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在國家強製力的推動和維護下誕生並且發展壯大至今的,單純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不見得在經濟上有正麵的效益。
以上的論述並沒有直擊要害,思索良久,在此提出一個比特幣價值的思維框架,旨在突出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比特幣到底哪裏像美國史上最牛股票呢?讀者先別急,後文很快就會揭開謎底。
這個思維框架包含四個方麵:
1)邊際生產成本持續大幅上升
2)龐大交易需求持續支撐價格
3)總價值規模還不大
4)國家的態度
比特幣的邊際成本
雖然比特幣的最大總量是有上限的,但很多有限的自然資源的長期價格漲幅跟通脹相比並不顯著,比如石油價格現在跟十幾年前差不多,考慮通脹後的價格跟20世紀80年代也沒漲多少。
來源:inflationdata.com,紅色為考慮通脹的價格,黑色為曆史上實際成交價格
而據瑞信研究,一些資源(比如銅)過去一個世紀剔除通脹的價格甚至是下降的。來源:瑞信
邊際生產成本持續大幅上升
比特幣不同之處在於,新挖一個比特幣的邊際成本是持續快速上升的。
來源:綜合計算難度,電力成本等
比特幣在過去兩年裏的采掘成本上升將近10倍,據估計,截止2017年9月18日,每個比特幣的生產成本高達2800美元,而且隻會越來越高。就算存在"公家電“等降低成本的因素,比特幣長期而言的邊際生產成本會接近理論成本並且快速上升。
龐大交易需求提供持續支持
我們耳熟能詳的投機泡沫,比如美國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長得是這樣的:
來源:Stockcharts.com
如果比特幣僅僅是限量發行,沒有任何交易價值,那可能就無異於小浣熊方便麵的某些限量卡片。而比特幣與上述的投機泡沫(以及小浣熊卡片)不一樣之處就在於其有龐大的真實交易需求,從這個角度而言,比特幣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願意接盤,能避免像投機泡沫那樣大起大落。
比特幣潛在的交易需求從何而來呢?主要包括合規和不合規的交易需求。經常被忽視的是,高通脹發展中國家的居民有潛在動力使用比特幣,且在這些國家的銀行體係進行交易的成本往往也較高。在發達國家通脹率長期低迷在1-2%的今天,如果把通脹率超過5%的國家定義為高通脹的國家,這些國家的GDP總額(也就是一年商品和服務換手的金額)也能達到6萬億美元。當然,一個令人無法回避的事實就是比特幣的匿名性很可能導致另外一些交易需求不那麼合規(比如連發達國家都有大量為了避稅而進行現金交易的現象,歐美經濟學家稱為“地下經濟”),乃至不合法(這就毋庸多言了),而世界上潛在的比特幣”使用場景“有多龐大呢?*綜合相關經濟學家,取較低估計值
**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的估計
***:綜合聯合國等的數據庫
光一個粗略的估計,比特幣使用場景可以超過12萬億美元的交易額,實際上應該遠不止這個金額。誠然,如今在比特幣實際交易中的投機需求可能占大部分,目前還主要在透支未來真實交易將逐漸轉入到比特幣的預期。
有意思的是,美國和歐洲調查大麵額紙幣的使用時,發現他們的用途也經常不合規,這也是哈佛教授Rogoff在《現金的詛咒》中主張逐步取締現金的理由。甚至原美聯儲副主席Alan Blinder在2017年4月接受《華爾街日報》的訪談時稱,“美聯儲很早就知道大部分100美元紙幣不在美國境內。不需要一個天才就可以意識到它們被用來進行違規的活動”。
這讓人想起美國過去50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居然是"罪惡"的煙草股Phillip Morris(現為Altria,奧馳亞),如果1968年投入1美元購買Altria ,持有到2015年的回報是6638美元,為同期美股第一,同期投資標普500指數的回報隻有87美元。
來源:S&P Capital IQ
如果在1900年投資煙草股1美元,持有到2010年的回報將是更驚人的630萬美元。
押注比特幣,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押注上述那些不太光彩的交易需求將長久存在並且逐漸轉移到比特幣。
比特幣總價值規模並不大
截止2017年10月19日共有約1660萬比特幣發行在外,總價值不到1000億美元。如果未來上述合規和不合規的交易需求轉向了比特幣,那可以用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貨幣量來模擬比特幣的價值。下圖是一些中等發國家的經濟總量和貨幣總量,可見比特幣總價比相比其潛在交易使用場景,以及對標的中等發達國家經濟總量,還在一個幾乎看不見的位置。
國家的態度
前述三個因素是有利於比特幣進一步發展的核心要素。而各國最近的態度則對比特幣的未來蒙上了了陰影。
比特幣本身作為一項技術革新很無辜。一方麵它的匿名交易功能賦予其巨大的交易價值,另一方麵,各國會在多大程度上容忍這些交易,尤其是不合規那部分的“原罪”卻沒準兒。
近期各國也相應出台了打壓比特幣的政策。從中國禁止交易,到歐美收緊ICO,到俄羅斯傳言考慮取締,到韓國考慮予以征稅。目前各國對比特幣主要停留在監管上,而非一棒子打死,也許是因為比特幣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功能:去美元化!正如前文所述,美國大牌經濟學家自己都承認,大額美元經常被用來為非作歹,如果這部分美元需求轉向了比特幣,那正是瓦解美元國際地位的暗度陳倉之舉。而一些亟需財政收入的國家可能會試圖對比特幣征稅,從而為比特幣提供一個安全港。
總之,在比特幣生產成本持續上升,萬億應用場景的交易需求提供持續支持的背景下,國家的態度成為了關鍵。如果各國合力圍剿比特幣,從技術上阻止交易,那比特幣可能會歸零;而如果各國隻是監管、征稅,那比特幣的回報也許將和美國的煙草牛股媲美,這也就是比特幣的罪與漲。(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詹艾倫)
最後更新:2017-10-23 20:15:58
上一篇:
陳雲峰律師:比特幣場外交易風險探討
下一篇:
加速清退!比特幣中國宣布將提幣費率上調3倍:馬上關閉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