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汽車大全
演講實錄丨呂學強 當代教育的智能化趨勢
當代教育的智能化趨勢
呂學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網絡文化與數字傳播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呂學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上午好,我匯報的題目是當代教育的智能化趨勢,這個報告本來應該由,首都師範大學的周建設副家長來。住他今天要進行一個非常重要的高級和驗收工作,所以委托我來做這個報告。我們下麵這個以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是9月18號,剛剛掛牌的是由國家語委設立的3個科研基地之一。周建設副校長他有資力和有能力來進行對教育的思考,那麼在這裏簡單介紹,他的就是一些經曆。他現在是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培訓課程標準研製綜合指導組專家,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因此他不僅是教了一輩子書,而且現在真的是麵向教育進行這種深層這個的。我匯報的這個題目要有以下4個部分構成。是對國際國內教育信息化的,這麼一個預覽,然後由信息化催生現代的智能,最後對當代教育智能它的一個發展趨勢進行陳述。
世界教育信息化由11993年1993年9月,美國總統克林頓首先就提出來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工程計劃,簡稱的叫信息高度,即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其實同時在日本提出一個第五代計算機的計劃。那麼第五代計算機實際上是失敗,但是信息高速公路成功了,以至於我們今天都能夠在互聯網的這種狀態下去生活。教育信息化,被正式列為了美國的國家工程,咱們經常有中國的國家工程他們美國也有自己的國家工程。這是他進行的一個全覆蓋,從美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進行了全國性的覆蓋。他出來了一係列政策指導文件。當然我們也經常會研究我們的文件,但美國也有類似的一些國家政策。像他2000年的時候出了將世界一流的教育放在所有孩子的指尖。誒,種概念比我們實際上是,要超前得很多,在2004年就因特網法律和當代學生變革的這種展望,那麼我們的這種,普通照它還是要弱一些的,到2011年,一零年,他就提出了改革美國教育的技術,使學習更強大,那麼現在我們的這個教育智能,語言智能其實也都是跟他的這個一脈相承。也就說的美國在這個,未來教育我們管它叫未來覺或者是智能化教育,走得應該是更早。
教學方法。進行了這種重大的改變在手的時候那些也進行了很多的時間他的評價方法,轉向了這種標準的技術支持,從一個單一的設備到這種綜合的係統,剛才餘教授的報告我們可以遠程聽但是實際上我們將來可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屏幕的另一側可以寫它的眼將在他的電腦上能看到我們這些聽眾甚至可以互動我剛才就問這個郭屏幕能不能互動,今天沒有實現,其實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支持,那麼一個更重要的這種變化就是廣泛的,寬帶的互聯網,我們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當然美國更加領先,它這個向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都是在美國,首先做到。
教育信息化在美國發展的詳細的立法,二是比我們要想那一麵,網絡成為美國教育最重要的媒介,都在美國進行了比較大的發展。全國競相實施教育信息化的計劃。是各個國家,好像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都出現了他們這個,教育信息化的指南,那智慧教育的戰略,這樣的一些綱要性的文件。當然,剛才餘教授的報告中也提到了可汗學院就是民間教育也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興起。那麼他把這種大量的數據和視頻放到了網上,同學們可以通過這種網上互動的方式來學習。反轉課堂這是在首都師範大學也在實施了多年的,他的核心是什麼?學生在家看視頻學習。然後到了這個課堂上之後就是老師和同學上進行互動交流老師扮演的。
網絡教育入駐大學教育。斯坦福大學開設隔人工智能課,當然這個標誌的課對我們今天這個大會也非常有意義它的第一門課就。席卷全球,2012年,美國成為和元年,在咱們中國,向清華大學申報書老師,小明老師他們也做了?在美國的這個民眾教育,網絡在線的課堂。應該說有注意點小節好,美國倡導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率先實現了美國學校教育的信息,那麼培育了民眾教育信息化的意識,產生了這種可汗學院為代表的。催生了學校和企業教育平台,它真正成為了一個教育平台。而且現在是。全球信息化的這樣一個教育熱潮。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一看中國教育信息化的情況。咱們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其實可以追播電視大學,七八年的2月6號,鄧小平同誌親自批辦廣播電視大學。現在你要到北京西四環,路邊有一個中國開放大學。聽得名氣很高大上其實在前身就是。政府高度重視。各級的電視學校辦學便是給予,實現了個電大的繁榮。說當時的這個電大解決了要年齡可能比我更大的一些人幫助的一些大學夢文憑嗎?你得咱們在座不少同學真的是老師的這個而是通過這種方式,拿文憑。咱們中國也出了國家的這個綱要要在2010到200年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的規劃綱要它這個第19章就是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它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那麼要第一次麵向未來育人為本。第二是應用驅動,共建共享。第三是統籌規劃,分類推進第四次深度融合,引領創新。
在這裏麵它的這個語言都很簡單政府的這個綱要大家要是細心去體會的話,它裏麵表麵上都是這個需的氮。產生了這一係列的政策,和它推出來了各種支持。這樣毛澤東跟尼克鬆談哲學,找來就能把它具體給落實。發展的任務要建成,人人可以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樣一個信息化學習環境。實際上這個地方體現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教育均衡在中國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甚至就在北京市這樣一個地方學技法,可以達到10萬以上,五道口那地方號稱宇宙中心,原因就是學區房貴,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係寬帶互聯網全麵覆蓋,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要顯著提高,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發展要水平顯著提升。這是發展的目標,我就不一一讀了,其中就是縮小小基礎教育數字鴻溝促進又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這一點上北京走得比較靠前它的方法之一,就讓這些名校那些中學名校辦分校,比如北師大二附中你不有名氣很多人想上不了,那麼北師大二附中現在辦了很多分校把一些那個原來比較差的學校給收編了然後他派一些老師當的講課。優質的資源共享。
國家總的投入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投入了2000多個億,應該說在教育信息化方麵也進行了巨大的投入,社會也就包括科大訊飛在內的這些公司企業。利用的技術和資金優勢都投入到了這個,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智能化的這樣一個大。均衡發展的就是在城鄉校際,要說小它的差別,而且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那邊不準擇校這邊家長就舉牌抗議在我們家小區下麵上還貼著這樣一個,號召大家聯合起來去抗議這個,咱們進的小學沒有對應的那個,好的中學,所以教育均衡是一個很大的係統性問題。而我們一個最大的成就是由是互聯網接入現在在2011年的時候,介入率到2014年達到了74%,應該說中國這個互聯網的發展,盡管咱們不如美國但是在世界上、在教育方麵,我們也處在一個更好的位置。組設施做的想好了,我們能不能在上麵?我們取得的業績好,財政性教育經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一二年以後強製性要求4%,應該說中國現在的投入是絕對夠百分,但是它的利用的效果不高,這可能也是教育的。將來去怎麼想的一個問題我們深有體會。他的這種在教育上的投入非常大。但是這個錢經常可能花不到這個點上或者是說的有很多會被浪費,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全覆蓋剛才我們的數值,說這已經達到了百。
教育資源雲服務器,已經實現了20個以上省級平台和若幹地區平台,開展教育信息技術的這種培訓,已經有260萬人次,其中中小學校長培訓了5萬人,應該國家在這個教育信息化方麵的這投入。啟動了五大類共30個國家核心信息一些係統建設。現在有1.781學生的信息已經入庫了,累計完成是,11億安,現在,教育基礎數據庫覆蓋了五十多萬所,學校1700多萬教師2.4億學生,200萬棟中小學宿舍。實現了全國學校的這種一校一碼講它的編碼。習近平也在5月22號去年的5月22號,給這個國際教育信息化。發去了賀信,也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我們注意點小節,中國教育信息化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廣播電視大學,20世紀是一教育部的一係列信息化政策和投入,使得我們在這個教育技術,教育資源上奠定了重要基,基本暢通落教育,信息網絡,不同的信息化教學,也就是基礎設施,現在我們做的已經很好。
那麼我們當然還麵臨一些問題,將教育資源利用率不是很高,也需要這些資源,有了技術設施也好有了,但我們講的1.78億的學生信息我們怎麼用了?這些老師上課,他們課堂上這些演講他們這些,是不是錄下來了是不是能夠優質學校的這些老師的講課,那些邊遠地區的學生能夠分享?我們並沒有解。在就是內容上追求的大一統,這是國家模式,評價體係不健全,就是說它整個這些係統應該以什麼樣的來。那麼很重要的一個。我們現在老師講課,針對班級裏麵,中等偏下的學生定位智能化成分,明顯不是,現在的教育,這一方麵也可能要著重要加強的。那麼這個信息化催生智能化就是要在這一方麵進。
克林頓的巴馬從信息高高速公路的到了智慧地球這樣的概念,從信息技術追求到智慧追求08年的十一IBM提出了這個智慧地球的概念。09年的1月?奧巴馬給予肯定,它的這種核心理念就強調技術與社會的這個。當然美國提出一些新概念,咱們全世界的,通常會跟著這個。所以我們現在也經常會有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小區,這樣的這種概念。那麼智慧地球計劃他在教育領域的這種表現,智慧教育它發展的5個方麵有學生的技術,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路徑,文化資源全球整。那麼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關於對人腦的探究,就能不能把人腦的這種教育過程進行模擬出。基於對人腦信息處理機製的這種研究,教育能夠更有效率地實施。所以人腦研究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一個話題。美國提出了他的,人腦計劃,歐洲也提出了他的大腦計劃,中國也提出了類腦計劃,北京也提出項目支持,他說他要開展這種類腦的研究。中科院自動化所,甚至專門成立了類腦研究的腦計劃中心。
我們做一個小結就是信息化技術發展,引起了對智能化技術的追求,技術智能,必須了解人類智能,人類智能根本在腦,因此要研究這種大腦,他使得各個國家,在大腦計劃方麵都啟動。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這個教育智能化的趨勢,在這個信息化和智能化追求的大潮之下,比爾蓋茨就說了,教育的未來在於數據剛才餘教授的報告中也提到了教育大數據。數據的生命在於智能。光有數據,如果不能掙能發利用的,那麼他就沒有這種真正的生命。那麼我們看一看。教育經驗在大數據要挖掘。剛才於教授。很多的教育。他的專家形成的這種大量得數據我通過人工智能進行挖掘,才能為大家所利用。
雲計算虛擬課堂的趨勢,這種虛擬課堂如果剛才餘教授的講話,我們在這裏真的有他的這種事,聽他的,有他的影像,他的電腦上也有咱們聽者的影像,可以交互,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麼的話完全可以實現這種。互動方式。教師智慧動態聚集的這種問題,講解精華被及時推進,甚至一個老師在這講課,全國的學生可以點播隨時聽。子到了這種推薦的這種因此課上也完全,實際上這種大家會給它打分,因此打分高的課程會被更多的。學習軌跡追蹤計算趨勢就是一個學生,他對課程掌握的程度怎麼樣培養的能力如何了他的這個學習的過程。跟蹤挖掘。個性支持定製配送,那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開發的一些產品。
當然不夠就是一個孩子他掌握的英語單詞,可能在這個學習軟件上,他沒掌握的就給他顯示出來,這就是一種簡單的,個性之配送你的閱讀。做完的能力,閱讀文章的能力達到了哪個水平我提給你,相當水平的或者更高水,而且那些已經掌握的題型個性的定製。那麼基於這種大數據的跟蹤計算,還有個性化挖掘,能夠實現他依靠的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新的人工智能。
第二點,學生學習潛力,選擇權拒絕權,多年來我們的學生是,隻能接受填鴨式教學,沒有這種選擇和拒絕的。那麼在這種未來的教育之中,教師必然是全能的可能完全你達不到。規劃知識是否每個學生必備?傳統教育體係,支持配送至絕對掌握在官方。未來要更多的教給學生,因此教師簽字之前受到了這種分化有的知識,甚至可以被學生拒絕。也就是說,在這個孩子的這種能力提升過程中,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可能逐漸的要適應這一點。對老師也會。學生能力養成社交融合最後。就是這個設計者,教師的這個身份也會接受挑戰?我知道,我在北大住了。他那的老師在科研上不一定都是國內最頂尖的。因為他們的學生會。
知識給養這種。弱勢一些,職業導師選擇的係統性是學校教育的這種,但是在學生的個體觀察需要體驗,感悟需要到進行知識的。學校的主要職能就是設計這種,專業設計實驗。它的主要職能將變成這種。包括我們昨天人工智能,他討論要把人工智能,作為一個那很多老師。就是學校它在這裏麵起到這種設置的。逐漸的,學生會是教學組織的這種主體,主控教學的主。對我們這個傳統的教育。教師的行為方式未來?我們教室很可能就成了一個在線的助教加評論員,學生像你,他學習視頻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了跟老師。教師的現代的自我認定方式,會接受這種挑戰。
就包括以前我們的尊師重教,中國的傳統可能,也會越來越多地招手挑戰。事實上現在就是沒有那麼發達的情況下,我們學生已經在挑戰老師了未來經受的這種挑戰可能會更多。我們講了這些厄其實剛才餘教授的報告中他很少有這種智能化應用的案例。我在這裏。我,這是我們開發的批改網。他現在在中國90%的大學裏,已經是應用了。而且是當這個是已經批改了2億2000萬篇的學生作文。中小學裏麵我相信如果在座的,有英語教學的老師或者有一些學生大概是用這個。
他的這種方式就是學生,把這個他的作文提交到我們這個係統上一點二秒左右,平均一點二秒就給你反饋回。我們學生以前是不愛寫這個英文作文?用這種方式有的學生一天就能把這個作文提交十幾遍,他的這種作文成績就得到提升。而且它非常好的作用,老師批改作文這樣一個煩心的工作,從中解放出來。凡是用了這個係統他使用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因此現在最喜歡他的是各個大學的英語老師,還有他們外語學院的院長。因為他會通過這個知道他的學生學的怎麼樣了他的老師教的怎麼樣?而學生通過這個係統它可以比較快地提升他的英語作文的能力。
這是它起到的這種作用。老師說的批改網,能給我們課堂環節中達標車型成為,是我們在瞬間過去,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態。它的平均時間是一點二秒那麼分是怎麼打出來了?我們用人工智能的話其實是。然後利用我們機器,而這種規則的記憶。並且這個打分的結果與老師打分,進行過模擬對比他的那個達到了這種。批的不會這麼細。那麼最終評得結果又跟老師。這樣的話,學生非常願意。學生通過這種反複修改,可以提高作文的質量,這裏頭大家可以看。你要是登陸怎麼係統,它隨時就這樣在滾動,幾乎每一秒鍾都有學生在網上提交作文。診斷報告單上,按照知識維度列出測量值,指出你是否達標?,也可以組織這樣的教育大數據,百萬同題170多萬參加同一篇作文的寫作。接受我學生也成為這個教育數據的生產者。也發布了這些報告。
朝陽區某一個區域某一個學校,它的學生哪些單詞掌握得好哪些但是掌握的不好這裏都可以給。家裏朝陽區的調研和海澱區教研麵臨的這個問題是不同的。每一個學生也可以進行統計,那麼利用它產生的教育均衡的一個貢獻,大家可以看一看人在朝陽區。都是差的2011年。好學校加起來。差學生看學校變好了。其他的因為時間關係這些案例我就不細講了。比如小學英語知識,運用學習的這種智能協作,人民日報光能日報都報道了我們的城。還有電子陪讀機器人,這種嚐試也是剛才是說到,有一個高精尖項目首都師範大學一個高階項目,那麼在這個項目?我們就要進行英語作文,漢語作文的這種智能批改,自適應學習係統,它也就完,,漢語寫作,陪讀機器人,陪聊機器人,聾啞學生的這種教育等等研究。這是我們項目評審的過程,這裏給一個調節就是大數據精華,教育經驗,雲計算跨越學校微笑是教師教學精華聚集雲端,學生的學習軌跡並科學非訟之事和人倒拾進初二,要讓學生在興趣中構建知識係統,增長數素養技能實施互聯網加智能化教育,必須重新思考學生的學習權利,陪能力養成路徑,知識配送渠道,甚至還需要重新定位學校的職能,重新思考教師的實際角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周建設副校長的時候,對他說的一句話也讓我想起了今年就是教師節。朋友圈裏經常流傳的那個段子說教書是一場單戀老師深情他的一同學上最後隻感動了自己,但老師應該是無怨無悔,習總書記說的就是,用心用情辦好教育我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努力實現習總書記的這種主唾。謝謝大家。
最後更新:2017-05-24 1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