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汽車大全
基本麵篩選汽車行業優質藍籌股
我們挑選藍籌股的參考指標有很多,如企業的主營業務成長性、盈利能力、資產負債情況和現金管理能力等。但上述指標都是相對指標,沒有太絕對的行業數據標準,因此筆者認為選擇行業龍頭給投資人的確定性要多一些。汽車行業是周期產業,和經濟周期有很大相關性。中國經曆了汽車製造業快速發展的時代,現在進入了增速放緩的階段,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傳統汽車市場,各類新能源汽車製造工藝參差不齊,與國外先進企業還有較大差距。筆者通過對比分析汽車製造業上市公司的市場占比、財務狀況和分紅回報,來談一談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一、市場占比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4.2%,增速下降3.2%。從主營業務收入數據看,近幾年來在國內汽車製造業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團無疑是老大,緊隨其後的是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集團(見表1)。在民營企業創新不斷、國有企業競爭激烈的汽車行業,一家國有控股企業能做到營收常年第一名且與二三名相差甚遠,這是生產規模和管理能力的體現。
投資人不能忽視合資車在國內市場的占比,畢竟從中端到高端車銷量中,合資車還是占比較大的。尤其在中端市場,擁有較強號召力的引進車型銷量始終占有優勢。上汽和廣汽兩家集團公司都有合營企業,比較2015、2016年連續兩年兩公司的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從將近6倍到接近5倍,差距雖然在縮小,但是差距還是很大的,且上汽數據連續7年持續增長(見表2).
從利潤構成分析,龍頭企業上汽集團的整體利潤中合營企業的貢獻占比較大。從營業利潤數據看,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幾乎達到了營業利潤的63%,其中通用和大眾經典車銷量的貢獻較大,一旦其他合資企業在技術上和產品創新上有所突破,甚至一些企業直接將合營企業並入利潤報表將對上汽構成威脅。
在新能源車領域,比亞迪是絕對的龍頭,翻看公司2017年半年報可以發現,由於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和準入規則調整的緣故,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整體下降,但比亞迪仍舊在該乘用車領域占比21%以上,並不斷地拓展海外市場,在公共交通領域發展較快。
二、財務數據縱觀行業淨利潤前五名的車企,從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增長率、銷售毛利率的絕對值來看,廣汽集團優勢比較明顯,其次是長安汽車和上汽集團(見表3).
值得各位注意的是,新鮮出爐的2017年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各家民營車企的淨利潤增長和營收增長大部分是負的,而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都是正增長。究其根源,經濟因素、充分競爭和護城河深淺是主要原因。
上汽集團的優勢在於穩定,近5年以上財務指標的波動率較低且基本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他企業的不同類型指標波動率較大。如果從絕對值比較的話,上汽的存貨周轉率是相當高的,在這一點上,廣汽和上汽的優勢比較明顯。說明企業在庫存管理和與經銷商的協調做得比較好。筆者比較了營收前五的企業年報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見表4),應收和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排名中優勢最大的是長城汽車,上汽沒有太大優勢,並不像一些分析中提到的對於供應商和經銷商賬款管理優勢那麼大。
三、分紅政策如果以除息前股價計算,上汽集團的分紅率為5.19%,如果以今年首個交易日開盤價計算則達到7%。淨利潤前五名車企中,其他幾家分紅率最低不到1%,最高為4.5%。因此筆者把上汽比作一隻優質的企業債券,不僅常年享受較高的債息,且以目前僅10倍動態市盈率計算,即使A股市場發生較大波動,相信上汽下跌幅度也不會太大。筆者認為,如果在調整時買入此類股,既能獲得穩定的現金分紅,還會獲得股價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特別適合長期投資。
綜上所述,從傳統財務基本麵觀察,上汽集團有絕對優勢。而從企業近年來各項增長率綜合比較,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各項數據比較紮實。從新能源車技術前景和整車銷售增速上觀察,比亞迪無疑是龍頭。而從分紅政策看,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更適合長期投資。各位不妨抓住近期汽車股調整的機會深入觀察靜待投資時機。
(文中涉及股票,隻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且作者承諾未持有文中提及股票)
(原標題:基本麵篩選汽車行業優質藍籌股)
最後更新:2017-09-10 17:17:28